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入園一周還在哭?這樣做,孩子才會適應快

孩子入園一周還在哭?這樣做,孩子才會適應快

送孩子離開時,不能這樣做

路路入園一周了,可是每次送他入園要走的時候,他都會哭喊著「媽媽別走!媽媽別走!」讓路路媽媽每次都不忍離開,不得不離開後,上班也不安心。

小編觀察,路路媽媽每次離開孩子的方式是這樣的:「你好好聽老師的話,我很快就會來接你。」「你再哭,我就不來接你了!」「我去給你買酸奶,不是想喝酸奶嗎?」然後扔下這些話,趁著路路情緒略有緩和的時候,沒注意她的時候,悄悄走了。等孩子反應過來媽媽沒在身邊,便會大哭不止:「我聽話了,媽媽怎麼還沒來接我?」媽媽不要我了?」「媽媽買酸奶回來了沒有?」邊哭邊不斷詢問。

分析一下路路媽媽說的話存在很多問題:

「你好好聽話老師的話,我很快就會來接」,雖然為了讓媽媽快點來接,孩子暫時聽話了,但是孩子不能理解很快到底是多長,在他入園後的感受里,三分鐘不見媽媽已經很長時間了。

「你再哭,我不來接你了!」這句帶有威脅性的話,只能最多一分鐘止哭,而且還能給孩子的心理讓造成「我哭,媽媽就不喜歡我了,她不見了,是不要我了。」

「我去給你買酸奶,不是想喝酸奶嗎?」讓孩子有一份期待,他會和媽媽平時買東西時間對應,感覺這次時間太長而焦慮等待,如果大人只騙他,並沒有買回酸奶,他會因為大人這樣說就是騙自己。所以下次再用這種話搪塞他,他會更焦躁。

離開孩子時,應該這樣做:

按照幼兒園接孩子的時間,指著時鐘告訴他,等指鍾指到哪裡就來接他。

直接告訴他,你上幼兒園,媽媽去上班,等媽媽下班後就來接你。

製造離開時的「儀式感」,如:每次離開前和孩子一起用積木搭好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離開前陪孩子一起讀完一本書;離開前和孩子例行擁抱或彼此吻別。

開心地和孩子擺手,說「再見」。

接孩子時,不能這樣做

坤坤的奶奶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一直不放心,就趴在班級的窗戶外偷看,結果發現小張老師把手放在坤坤的頭上,一直在跟坤坤說著什麼,因為看到的是老師的背影,坤坤奶奶不知道老師究竟在幹什麼,離開幼兒園後,心裡滿是猜測,一天都心神不安,生怕孫子被老師訓。

傍晚接到坤坤後,第一句話就問:「小張老師是不是凶你了?」孩子本來入園情緒就不穩定,奶奶這樣一問,正好找到發泄窗口:「我不上幼兒園了!我不上幼兒 園了!」

看到孩子如此反應,奶奶更堅定了「老師凶孫子」的猜測,坤坤媽媽下班回家後,就直接告狀給坤坤媽媽,坤坤媽媽當晚便質問老師,小張老師被質問得非常委屈,原來,坤坤奶奶走後,坤坤不但沒有哭還安心在玩插塑,她正撫摸著孩子的頭表揚他,結果卻被誤解。

孩子入園後,很多家長在接到孩子後,問的問題不恰當,比如:「你在幼兒園哭沒哭?」「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老師有沒有打你?」「是不是沒吃飽飯啊?,我給你買點好吃的。」

這些消極暗示的問題很容易把孩子帶進不愉快的回憶,為了給你一個答案,他會使勁回憶自己有沒有哭,有沒有人欺負自己,老師說話凶不凶等。如果沒有,孩子還會想像一些情景來回答你,如果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家長因為心疼孩子的緣故,往往很容易相信孩子而造成對老師的誤會。

接孩子時,應該這樣做:

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開心的事兒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今天有沒有認識新朋友?

今天在幼兒園是自己吃飯嗎?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馬上說:「上了幼兒園真是長大了,都能自己吃飯了。」

老師表揚你了,說你在幼兒園自己午睡時自己疊衣服呢。(提前和老師了解一下孩子在園情況)

正面引導,用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孩子才會喜歡上幼兒園,才能適應得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