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音樂有沒有消極作用?告訴你真相

聽音樂有沒有消極作用?告訴你真相

聽音樂有沒有消極作用?

我要告訴你一些真相

文 / 北斗

音樂帶給人的都是愉悅和力量嗎?

經常看到有勸人聽音樂的文章這樣自問自答:我們為什麼聽音樂?因為音樂給了我們愉快。

那麼,有沒有聽了不愉快的音樂呢?當然有,比如哀樂。不斷地聽哀樂,你能愉快嗎?自然不能。

音樂帶給人們愉快,是一個有方向的矢量,相反方向的矢量,就是不愉快。同樣,音樂能帶給我們堅定和力量,也可能帶來的是憂傷和苦悶,甚至抑鬱,關鍵要看是怎樣的音樂。

古人勸讀書,說「開卷有益」。但開卷一定就有益嗎?如果是反人類的說教或者是黃色的書呢?對所有人群看了都有益嗎?自然不是,音樂也是一個道理。

人類自有了音樂這個作用於精神層面的東西,內容就五花八門。有如莫扎特那種展現愉快和自然風情的,也有貝多芬那種激勵昂揚和深深思索的,但也不乏輕佻無聊的。所以,鼓勵並指導人們聆聽「高雅音樂」、「經典音樂」是有相當理由的,那是多少年積澱下來的證明對人有積極意義的曲目單。

但就是在經典音樂中,也有大量表現憂鬱、失望和死亡這樣的題材。如果一個人的情緒被音樂帶入消極的方向,加上暗示和移情對於不同個體的作用,結果就難以預測。

琴瑟之聲也可以傷人於無形,比如在中國小說或影視作品中,洞簫吹奏能迷亂心智、懾人膽魄。比如,武俠小說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射鵰英雄傳》里東邪黃藥師那讓人聞風喪膽的簫聲了,他可以在數里之外讓人迷失心智,五臟俱裂。 武俠小說是虛構的,不管是黃藥師的簫聲也好,還是六指琴魔的琴音也好,表達的是一種現實可能,文學表現就是誇張的。

真實的消極音樂例子

十幾年前,湖北長江大學一名大三的學生因為聽了一首被稱為「死亡音樂」的樂曲就當場暈倒,並從此陷入極端的恐懼心理之中。中央電視台2005年7月6日在「科技博覽」節目中曾以此做了一檔節目。

節目中這位同學叫陳磊(系化名),他和三名室友一同在網吧上網。陳磊在網上看到一個陰森的頁面,介紹一首被稱為「死亡音樂」的歌,並說在歐洲已經有一百多人因為聽了這首歌而自裁。

陳磊告訴央視記者:「我當時看著覺得很好奇,就想聽一下,到底什麼歌有這麼大的力量。我打開鏈接聽了一下,最開始出現的是一段鋼琴曲,只覺得那個旋律非常緩慢,一個女生開始唱,唱兩句之後,我發現自己好像有點不對頭了。那首歌聽著聽著越聽越難受,我胸口很悶很悶,心跳越來越快,就準備離開,就在離開時暈倒了。」

與陳磊一起去網吧的同學描述:」他突然暈倒了,我們感覺很奇怪,他身體非常好,然後我們一看他,覺得他不行了,就打120,把他送到醫院去了。醫生檢查後發現陳磊並沒有什麼器質上的疾病,他的暈倒應該是由於高度緊張或者受到什麼驚嚇造成的。

節目中介紹,陳磊很快就出院了,可從此陷入了無邊的恐懼之中。他覺得自己時刻處在死亡的邊緣,害怕一切與自殺有關的事物,眼前經常浮現死亡畫面,極其恐懼。巨大的心理壓力給陳磊生理上帶來了極度不適,他先後兩次到醫院檢查,但絲毫沒有減輕痛苦。

這首歌叫《黑色星期天》,也叫《憂鬱的星期天》,是一首很普通的歌曲,就是略帶憂傷。這首歌在歷史上確實存在,是由匈牙利作曲家魯蘭斯·查理斯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創作的,略帶傷感,曾廣為流傳。

陳磊的恐懼源自網頁畫面,它的整個色調是黑色的,旁邊的骷髏頭傳遞了一種恐怖的信息。而網頁裡面的一個個故事駭人聽聞也讓人不寒而慄。

湖北長江大學心理諮詢中心教授丁萬濤後來分析,不良心理暗示是造成這個同學聽了這首歌之後,產生極其消極反應的根源。音樂是通過旋律、節奏等音樂要素來傳遞某種情緒的,是向人們作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分為良性暗示和不良暗示,接受良性心理暗示能夠產生積極的結果。但不良暗示,就會使人感到害怕、痛苦、絕望,甚至產生一些非常極端的念頭。

問題的關鍵是音樂的受眾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音樂學研究、心理學研究,還是社會學研究,都不能指出哪一首或哪一類音樂,可以直接誘發自殺或者是導致絕望。就比如前文提到的那首歌,恐怕世界上聽過的人數以千萬計,然後從它誕生的1933年到1945年這13年間,還是有100多人因為聽了這首歌而走向絕路。從統計學的角度看,這是個小概率事件,但也不算一個偶然事件。

這其中有兩個關鍵要素,第一是這首歌的旋律確實比較消極;第二是聽的人被暗示性非常高。第二個因素非常要緊。其實,喜歡聽音樂的人基本都是被暗示性很高的人,這個人本身的信念和情緒很重要,俗稱「三觀」很重要。聽音樂聽到絕望,是他的認知和當時的情緒在起作用,而音樂作品本身是帶有提示和催化作用的。

愛音樂的人,性格往往都不太穩定

由於音樂主要通過暗示作用於人的情緒,暗示作用在理論上是建立在人的幻想、遐想和推測之上的。容易接受暗示的人,往往性格是不穩定的,可能帶有偏激或易變的傾向,實際上是一種弱點和缺陷,它標誌著一個人的幼稚,意味著一個人人格的不成熟。

幼稚和不成熟,或者情緒不穩定的人,容易被帶領也依賴被帶領。喜歡音樂的人在音樂中想像的世界,比現實世界要豐富很多。情緒被放大,這是音樂有魅力的地方,也是音樂節目需要選擇的必要所在。

我們看到小孩子在音樂聲中會手舞足蹈,情緒興奮,這就是音樂放大了現實感受。但也有例子說,小孩子聽某些音樂時,神情突然黯淡了,不作聲了,這就是消極的情緒被放大,所以音樂並不總是帶給人愉快和鼓勵。二戰的時候,希特勒的手下可以把莫扎特的音樂演繹成納粹音樂,來灌輸反人類的思想,也說明了音樂並不總是積極的。

有一部非常有名的香港紀錄片《音樂人生》,記述了一位音樂神童成長的故事。這部紀錄片可以從很多角度去看,有一個角度我是這麼看的,主人公只有17歲,鋼琴技藝一流,整天在思考和討論人生的意義,這也許沒有錯,但他也總是在想關於死亡的價值,這就很消極,並且越來越消極。在他身上,由於音樂的作用,顯著積極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極端的關於個人消亡的虛無主義態度並存,最終使他放棄了音樂,放棄了個人前程,讓人扼腕痛惜。

因此,我們要重視音樂的積極和消極意義,選好音樂,始終走在快樂和積極的人生道路上。

長按上圖中的二維碼可關注本公眾號

所刊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當她要搬到一輛車上生活時……?
孩子的興趣愛好是自己選擇的,還是父母安排的?
淳安歷史上10個不簡單之說
你也一樣活在別人眼中,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中華民國袁大頭價值推新高!拍賣一枚百萬不在話下!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