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華麗的坑裡裝滿了聰明的人,你在嗎?

這個華麗的坑裡裝滿了聰明的人,你在嗎?

關注「領炫分享」,每周都有收穫!

當你的老闆評價你「太過精明」,很有可能意味著你升職無望了。當精英圈評價你「太過精明」,意味著毫無掩飾的厭惡感!精明能幹從來不缺乏欣賞之情,怎樣的「精明」屬於「太過精明」呢?

1

堅決不讓自己吃虧練就的「精明」

這種不讓自己吃虧的精明叫「算計」,也有個專業術語叫「精於算計」。當對方顯示出精於算計的本領,我們往往變得謹慎,或者下決心「離遠點」,其實我們很多人並不是怕吃虧,而是感覺與「精於算計」的人在一起很無趣,甚至無聊。

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同事?職場里總是有一群愛橫向比較、愛計較的人:同事偷懶,我為什麼不能偷懶,同事拖拖拉拉,我為什麼不能拖拉?一個辦公室上班,憑什麼我多做事?這不公平!老闆就給我這麼多工資,我為什麼要多做事?拿固定的工資,少做點事,我就佔了老闆的便宜了多開心呀。這是一種格局特別小的精明。

為了省一點油錢,我有個同事自己有車也要死皮賴臉地蹭同事的車回家;和人一起吃飯AA制,他總是積極地去結賬,等到大家還他的時候,他又不動聲色地多報十元二十元;明明是一些經常需要用到的東西,他卻一直不買,總是去借別人的來用,還美其名曰是節約。其實,生怕吃虧,看起來工於心計和善於算計不會吃虧,準確的說叫不吃眼前虧,但結果往往吃了大虧!精於算計的特點就是佔小便宜,斤斤計較,這些人自己的活動空間搞得越來越狹小,導致沒有人願意接近。如果沒人願意跟你玩了,合作機會也就慢慢枯竭了。

馬雲曾經分享過,說自己評估生意,馬上能賺錢的生意他不做,他要做就是做10年後能賺錢的生意。當然我們很多人不能和馬雲比格局,但是從一個層面也體現了,為什麼馬雲是聰明人,且能夠成功的道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在小處花的精力多,勢必容易被小利所吸引,犯下大錯。這就是我們每個生意人都必須要引以為戒的啊。

堅決不讓自己吃虧的人把工作當成計件獎賞、計時獎賞,這是一種很原始的折算方式。格局大的人不會這樣算,格局大的人著眼於自己的成長,著眼於自己的能力培養。這些和同事和老闆看似精明的鬥智斗勇,無異於職場慢性自殺。我們一輩子平均要換好幾份工作,很難在一個公司待一輩子,那麼每個公司都只是成長的一個階段,儘可能地從每一份工作里汲取養分,儘可能地成長,為下一次出發積蓄力量。

2

喜歡展現自己比別人精明的「精明」

這類精明的目的,似乎很簡單,就是給別人看的!為什麼要給別人看呢?本質上就是為了獲得及時讚揚,滿足眼前的虛榮,獲得眼前的更多機會。

我曾經有個哥們,工作完成了,很擅長故意關註上司下班的時間而刻意加班,只要上司還沒有從辦公室走出來,自己就一直假裝努力工作著,忙忙碌碌的樣子,但只要上司一下班,自己就飛快地溜出辦公室。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很多人只是為了給上司留一個勤奮的好印象,但事實是你在假裝加班的條件下,業績一直毫無起色,甚至花上別人兩倍的時間卻業績平平,很可能讓上司覺得你的能力不足,這樣反倒適得其反。加班這件事本來是好的,但是你得證明自己的成果,這才是關鍵!

不少人確實通過一些小聰明暫時獲得了上司的青睞,獲得了一些讚美,那也只是代表你比別人獲得了更多機會,然而,如果你沒有真正的實力去牢牢抓住這個機會,上司交代的事情不能出色地去完成,上司只會對你比一般員工更加失望而已。我有兩個同事David和Tony,David倒是各種小聰明機關算盡,一路高升,從小職員升到了總助。可是Tony,壓根不屑這些拼了命做業務,時間一到直接跳槽,工資更是翻了好幾番。

3

一知半解和自以為是的「精明」

200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頒給了來自Cornell University的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因為他們的一篇報告,報告所寫的內容被稱為「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文中說到:「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這話應該是達爾文說的)。一知半解,自以為是,本來就屬於無知!

朋友公司財務審計崗位新來了一位帥哥Jacky,學歷很好,很聰明。老闆把一個大項目總結報告的任務交給他來負責,不料報告里通篇都是:我方認為,需要下一步對方提供資料進一步核實;對該處收入的確認,我們未完全核實;請貴司確認我們是否進一步抽樣……」老闆很無語,只想知道問題和結論到底是什麼?下一步怎麼解決?Jacky非常肯定地說:「主要問題是資料沒有提前收集全面,收入確認存在差異,有些環節還需要進一步抽樣核實……」老闆徹底暈了,也徹底失望了。總之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在現實生活中,自作聰明的人到處都是,他們不失時機炫耀自己的才華和聰明,結果往往顆粒無收還遭人鄙視,貌似腹內學富五車,口袋裡空空如也。

4

快速發現和緊盯別人問題的「精明」

也許這是最讓人生厭的精明,不分場合破壞氛圍,挫傷人家的積極性,往往不歡而散!

在同學聚會,會議中,討論方案,等等場合,迅速抓住別人的錯誤或漏洞(如果你是領導對下屬,問題不大),或許會讓你覺得自己很精明有成就感,但你一定不會獲得別人的好感。所以只要自己明白,沒有必要當面就指出對方說話時的漏洞或錯誤,如果對方是比較隨和大方的還行,如果不是,千萬不要這樣。你或許是好心提醒,但會被別人認為你是為了出風頭而讓他們尷尬丟臉,以後他會怎麼對你?

老闆喜歡聰明的人,但未必喜歡「過於精明」的人。「大智若愚」還是很有道理的!大智慧,大格局;小聰明,小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領炫分享 的精彩文章:

你的工資漲不動了,那就對了!

TAG:領炫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