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30種摧毀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長超過5個就算不合格!

30種摧毀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長超過5個就算不合格!

30種摧毀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長超過5個就算不合格!

推薦閱讀:孩子要是有這個現象,學習再努力也白費

下面這30種家庭教育方法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跟著極客數學幫來看看你佔了幾個!

1

常否定孩子,以為是激將法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會經常用「你真笨」等否定孩子的詞語來給孩子加標籤,以為孩子會因此努力改變現狀,實際上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變得自卑。

2

除了學習,什麼事也不讓孩子做

把孩子隨手亂扔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這樣孩子會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3

說配偶壞話

時間久了,夫妻間的恩愛也少了,家長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於是家長對孩子曆數另一方的不是。這樣做,會降低一方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孩子還學會了恨和報復。

4

給孩子過多自由,讓其放任自流

不論書刊好壞,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以干涉,不管孩子的腦袋裡裝了多少垃圾。

5

夫妻吵架不迴避,即便關上門也能聽到

家長經常吵架,惡語相向,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即便注意到這個問題也只是「掩耳盜鈴」地關上門繼續吵,可孩子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家庭關係不和睦,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下降。

6

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自己苦也不能虧待他

孩子要什麼,你就給什麼,慢慢他就會養成「只會索取,不懂付出」的毛病,自然就不會懂得感恩,也不會孝敬你。

7

曾經護短包庇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闖了禍以後,家長不以為然地對上門找麻煩的人說:「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題大做了吧?」,一旦有這種現象,孩子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犯錯的嚴重性,有時候還以為自己做的是對的。

8

拒絕和孩子談 「性」,卻不知傷害有多大

前段時間有個12歲的男孩被足球命中「要害」,因為缺乏性教育的基本病理知識,他以為忍忍慢慢會好起來,也沒給家長說,結果第二天已經無法下床行走,到醫院檢查為睾丸扭轉,醫生說要是再晚30分鐘就要面臨睾丸壞死被切除的危險。你還在指望孩子無師自通?

9

礙於面子,冤枉孩子卻不承認錯誤

教育孩子難免會冤枉孩子,不少家長礙於面子,礙於保護自己的威嚴,要麼唬弄過去,要麼隻字不提,實際上孩子早就記下了,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家長不講道理,開始不聽話,然後自己也可能變成不肯承認錯誤的人。

10

經常會在氣頭上懲罰孩子,即便孩子有時承認了錯誤

孩子犯錯,家長經常情緒化地懲罰孩子,即便孩子已經承認了錯誤,有的家長照打照罵不誤。

實際上當家長冷靜下來處理孩子的錯誤,孩子也會更理性地面對自己的問題,效果可能會更好;如果孩子主動承認錯誤,家長可減輕或不懲罰,以免孩子以後撒謊逃避責罰。

11

孩子鬧情緒你就讓步,沒有堅持原則

有些「機靈」的孩子知道耍耍性子就能獲得想要的東西或者達到某個目的,家長往往因為愛孩子或者拿孩子沒辦法而妥協,導致之前的原則崩塌。其實這種情況都是家長慣的,你們需要打消這個觀念——孩子還小,先由著他,等他大一點再教他。

12

沒有認真對待孩子的興趣

下棋浪費時間?彈吉他浪費時間?......不少家長認為學習應該擺在第一位,興趣愛好都該往一邊站,實際上培養孩子的才藝,對孩子來說是一項技能,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氣質,說不定哪天孩子還靠這個業餘興趣成功了呢?

13

隨意跟孩子訴苦或坦誠秘密

聰明的父母,不會向孩子訴苦。因為他們知道,既然孩子解不了你的苦,你又何必讓他也一起苦?

14

沒有真正傾聽和對待孩子的話

當孩子給父母講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都似有似無地聽著,然後支吾幾句結束話題,或者隨便給幾個沒有和孩子一起研究的經過深思熟慮的建議就解決了。為什麼孩子越來越不想和家長說話?大多數時候是家長自己率先關上了交流的心門。

15

總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別人家的孩子即便再好也是別人,要想讓孩子從比較中成長,建議從孩子自身進行比較,比如昨天比今天進步了多少,在哪些地方做得比以前好等。

16

只看的到失敗,卻很少提進步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進步覺得理所當然,對於孩子的失敗卻過度焦慮,這種失衡感容易造成孩子患得患失。

17

不注重家校溝通,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

學校更多負責傳道授業解惑,其他方面仍舊需要家長費心,萬不可做甩手掌柜。

18

經常吼、打罵、懲罰孩子

你越吼,越打罵,孩子可能越差勁!要多試試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

19

經常窺探孩子的隱私

孩子的內心和情感是很脆弱的,如果父母想單純地通過窺探孩子的隱私,來把握孩子的成長軌跡,只會加劇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20

當眾說教、懲罰孩子,想讓孩子丟臉長記性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若經常當眾批評懲罰孩子,有一天他可能會反過來讓你「長記性」!

21

唯成績定輸贏,唯分數定成長

成績雖然很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就連中高考改革都在一再減弱「一考定終身」的局面,你也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其他方面,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記住是「知識」改變命運,而不是「分數」改變命運!

22

不孝敬長輩,還當孩子面說長輩的不是

不孝順自己父母的家長,又怎麼能教得孩子也孝順你呢?

23

命令太多,建議太少;道理太多,示範太少

要想孩子盡量按照你的思路走,就要多給建議;你的道理無論多正確,都不如你親身示範的來得實在。

24

給孩子示範鑽空子、走漏洞

路上又堵車了,你將車從緊急停車道上開了過去。後面5歲的女兒問你:「為什麼我們走這邊?」你說:「這兒沒警察,也沒有攝像頭,沒關係的。」孩子就會學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麼都可以。

25

把自己的未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

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你應該教給孩子實現夢想的能力,而不是灌輸你的夢想。

26

言行不一致,說一套,做一套,經常給孩子空頭承諾

其實人最難過的,就是他最信任的人言行不一致,這讓他最痛苦,孩子也一樣。

27

經常向孩子抱怨工作上、生活上的瑣事,散播負能量

和訴苦一樣,孩子解不了你的抱怨,卻能吸收你的負能量。

28

帶孩子看非適齡電影、電視劇

有些家長喜歡帶著孩子一起看電視,有些電視劇是非適齡的,但家長卻認為這樣既能照顧孩子還能自己娛樂,兩不耽誤。甚至讓孩子做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齡的事情。

29

形式上關心

每天家長下班回到家裡,總是習慣性地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一邊問,一邊忙著做飯,整理房間,或者看手機。父母的行為好像在告訴孩子,「我並不關心家你答案」。於是,孩子從父母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並學會敷衍別人。

30

過於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歡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然而孩子的天性是,家長越不要我這樣,我越要怎麼樣!你越禁止,越容易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他們絕對會在不久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幹了這事。所以,在孩子引導好奇心疑問時,要積極回應,不支支吾吾,並規範引導。

數過了嗎?你佔了幾個?如果沒有超過5個,恭喜你是一位合格的家長;如果超過5個,那你就要注意了哦!


推薦閱讀

(1)孩子要是有這個現象,學習再努力也白費

(2)孩子的青春期,是留給父母最後的教育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