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污泥陶粒生產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污泥陶粒生產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污泥摻量少且不穩定。

根據實驗研究結果,污泥陶粒中污泥的摻加量可以達到30%(干物料),但污水排出的污泥含水率很高(水處理廠排數的污泥在80%以上,再經物理脫水後可降至65%左右),而陶粒成球要求水分16~23%,生產中只能以滿足成型要求來確定污泥摻量,污泥的摻量(重量比)多在20%~30%之間波動,核算為干物料,往往不到12%。遠遠達不到理論利用水平。

(2)環保投資不到位,污泥預處理工藝簡單,煙氣處理裝置單一落後。

誠如前所述,高含水率的污泥含有病原體、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極不穩定,易腐敗產生強烈的臭氣。目前污泥陶粒廠對於污泥預處理,能做到完全密封儲存和輸送的幾乎沒有,煙氣處理大多採用單一水膜除塵脫硫技術,難以完全消除煙氣污染隱患,致使環保壓力大,影響連續性生產運行。

(3)生產能耗高

我國陶粒的平均熱耗約為900kCal/kg陶粒,與國外平均水平806kCal/kg陶粒的相比,高出12%,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出20%,與我國水泥熟料的熱耗700kCal/kg相比,高出29%左右。我國90%以上的陶粒生產線均未進行節能設計與建設,有的甚至連冷卻設備都沒有設置,將近1000℃的陶粒直接從迴轉窯中卸出至空氣中,造成大量的能耗損失與浪費,就更談不上餘熱利用和窯爐節能問題了。

(4)生產裝備落後,缺乏成套設備,自動化程度低。

我國陶粒發展50年歷程,裝備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主要體現在窯爐的研發製造方面,但總體而言,產業裝備水平不高,大部分陶粒生產企業生產裝備簡陋粗糙、性能質量和國外先進國家或與我國水泥、磚瓦生產裝備相比有較大差距。自動化程度很低,不少企業還談不上機械化。除窯爐、冷卻機、造粒機外,生產需要的其他設備大部分借用磚瓦和水泥行業的相關設備,這種簡單借用造成了設備的性能參數與陶粒生產工藝不相符、不匹配,使陶粒的生產能耗加大,成本提高。更為嚴重的是設備的使用效果無法滿足陶粒工藝要求。陶粒行業本身還未形成不同工藝、不同規模生產裝備的系統化與成套化。

總體而言,陶粒產業生產應用與理論研究脫節,研發成果沒有轉化為應用技術,缺乏裝備支撐,導致產業規模小、集中度低,行業影響力小。以上問題已成為了污泥陶粒產業發展的瓶頸,各生產企業都充分認識到技術升級的重要性,積極尋求經濟適用的生產技術和裝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礦山機器設計維護中心 的精彩文章:

石灰石迴轉窯系統
迴轉窯工藝對整體系統運行的影響
解析影響球磨機產量的因素都有哪些
濕式球磨機在磨礦中對筒體水量要求
球磨機是如何實現節能環保的

TAG:礦山機器設計維護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