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外國人鏡頭裡的明朝和清朝:一個極度的富裕,一個驚人的貧困

外國人鏡頭裡的明朝和清朝:一個極度的富裕,一個驚人的貧困

現在關於明朝和清朝的爭論很多,兩個朝代均有大量的擁躉,圍繞誰的制度更先進、經濟更發達、國力更強大,網上的爭論一直持續不休。

特別是在閻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播出後,因為一句「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朝代」,更是引來大批明粉的撻伐。

學者閻崇年先生

身為局內之人,我們看待和對比這兩個朝代難免會有失公允和客觀,好在這兩個朝代都有不少外國人來訪,並且用文字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見聞記錄。所以不妨看看外國人是如何記錄這兩個朝代的,這樣的對比也許更具說服力。

1585年西班牙人門多薩寫成了《中華大帝國史》,裡面詳細記載了菲律賓群島聖奧古斯丁會主教馬丁·德·拉達修士和他的同伴遮羅尼莫·馬丁修士以及同行的西班牙軍人,於明朝萬曆年間在中國的見聞。

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黎平翹街

他們先後拜訪了當時的泉州以及福州,所到之處看到的是「在這個大國……人們的食品豐富,講究穿著,家裡陳設華麗,尤其是他們努力工作勞動,大商人、買賣人等等所有這些人,連同上述國土的肥沃,使他們可以正當地被稱做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

關於明朝的經濟狀況,書中這樣寫道:「這個國家各地都有大量的糖,這是糖價奇賤的原因……那裡生產的絨、綢、緞及別的織品,價錢那樣得便宜,說來令人驚異……人們種植稻米,他們收穫如此之多,以至在米價最貴的時候,你用一個里亞爾錢幣就可購買一法捏格。」

福州三坊七巷保留明朝民居典型

關於明朝的城市風貌,他們看到的是:「第一是極其清潔,不僅在他們的屋內,也在街上。他們通常在街上設有三四處必需的或公共的休歇處,布置很好,因此忙於公務的人不會把街道弄髒,並且從那裡得到供給,類似的法子通行全國所有的道路。有些城市的街道可通航,如同義大利的威尼斯。」

關於明朝時人民的精神面貌,他們也投以欣賞眼光:「這個國家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好的體質,勻稱而且是漂亮的人;他們大都臉寬、小眼睛、扁鼻子、鬍子稀少,但也有人有大眼睛和大鬍子的,臉孔很均勻……達官貴人的服裝使用不同的顏色的絲綢製成,他們有上等的和極佳的絲綢;普通窮人穿的是另一種粗糙的絲綢和亞麻布、嗶嘰和棉布,這些都很豐富。」

明朝大型手卷《杏園雅集》

《中華大帝國史》還記載了一件具有現代城市文明的事情:「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行乞,因此問他們原因何在,他們告訴我每個城市裡都有一個地區,那裡有很多給窮人、瞎子、瘸子、老人等無力謀生的人居住的房屋,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始終有充分的大米供應……他可以在上述的大館舍中住到死去,此外他們在這些地方養有豬和雞,因此窮人無須行乞就能活下來。」

《中華大帝國史》還詳盡描述了明朝城市的繁華商業、郊區的田園風光、發達的水路和陸路交通、豐富而美味的飲食等方方面面。總結起來,在這些西班牙人眼中,這是一個環境乾淨、經濟發達、生活富饒,同時人民生活寧靜祥和的國家。

關於清朝的記載則可參照英國人斯當東編輯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1793年乾隆時期,馬嘎爾尼使團乘「獅子號」抵達天津大沽口,首先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國人的冷漠。

他們向當地官員提出需要一個熟悉海路的人給他們引路,清朝官員沒有並沒有像英國人希望的那樣去僱傭一個人,而是派出士兵直接去街上抓捕搜尋。「他們很快就帶回了一群人,他們是我平生所見神情最悲慘的傢伙了,一個個雙膝跪地,接受詢問。」

英國使團覲見乾隆皇帝圖

馬嘎爾尼的船經過運河時,一艘小船被看熱鬧的人壓翻了,雖然旁邊儘是來來往往的船隻,但卻沒有一艘船去上前施救。甚至英國人勸說自己船上的人去施救,也沒有得到船工的響應。

馬嘎爾尼對中國的第二印象是臟,「他們穿的是小亞麻布或白洋布做的衣服,非常臟也很少洗,他們從來不用肥皂。他們很少用手絹,而是隨地亂吐,用手擤鼻子,用袖子擦鼻涕,或是抹到身邊的任何東西上。這種行為很普遍。」

清朝北京崇文門外的街市

不僅是普通人不講衛生,貴族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馬嘎爾尼寫道:「更令人憎惡的是有一天我看見一位韃靼人讓僕人在他的脖子里找虱子,這東西咬得他難受。這裡沒有沖水廁所也沒有固定的方便之地,廁所設施暴露無遺,糞便不斷被清走,幾乎到處都是臭氣熏天……」

馬嘎爾尼原本是一個中國迷,以前在他對中國的想像中,中國是由開明的皇帝和溫良的官員治理,萬千子民生活在祥和的環境中,然而當他親自踏上這個國家以後,原來的想像多少有些幻滅了。

清朝北京的人力洋車

《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總結認為中國是「靠棍棒進行恐怖統治的東方專制主義暴政的典型。中國不是富裕的國度,而是一片貧困的土地,不是社會靠農業發展,而是社會停滯於農業。」

清朝北京的四人轎

這就是外國人記載的明朝和清朝,一個極度的富裕,一個驚人的貧困。當我們身處其中之時,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地去看待這兩個朝代,而這兩個外國人的詳細記載卻為我們打開另一個視角,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兩個朝代的巨大差異。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比較明朝皇室遺傳特徵 朱棣是否朱元璋的親生兒子?
韓國搶走龍舟節後,又來搶我國一帝王,給的理由美國人都笑了!
明末攏共存在三股勢力,如果朱元璋掌控南明,能否重振大明江山?
為何現在很多人還念明朝而不是唐代那!只是因為唐代太遙遠嗎?
明朝大臣為什麼敢對抗皇上,這麼有骨氣,清朝大臣卻自稱奴才?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