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坑了中國6萬遠征軍!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英國軍隊在緬甸又上演更醜陋的一幕...

坑了中國6萬遠征軍!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英國軍隊在緬甸又上演更醜陋的一幕...

點擊政商參閱

關注我


 做價值的傳播者,歡迎您加入!更多交流請添加微信號:

jxy376




法國三大報之一《世界報》發聲批評《敦刻爾克》這部電影,因為沒有看到為了掩護英軍撤退在防線血戰到底的四萬法軍。




言下之意就是英國佬你不但是歷史反革命,還是現行反革命,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德行從未改變,法國許多影評家也跟上。




英國媒體反擊,嘲弄法國佬勇敢的投降。




美國媒體則抱怨影片中沒有更多的非白人和女性身影,政治正確還有待加強。




估計不久俄國人也該跳出來了。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中國人不應當盲目給《敦刻爾克》捧場點贊,因為歸根結底涉及到二戰史觀問題。




「反戰精神」套用在這部影片上是極其虛弱的託辭。二戰,全世界已有公論:這是一場人類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現在天天掛著「反戰」牌子的是誰?日本。




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英國軍隊在緬甸又上演更醜陋的一幕,掩護他們逃跑的是中國遠征軍。




有網友說,敦刻爾克英軍逃跑有理,難道法國地界上要讓英國軍隊守到最後?聽起來理直氣壯。




但是,在緬甸,當時可是英國地盤,他們守到最後了嗎?他們甩掉中國軍隊溜到印度去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後沙」(ID:HSYGLGJ),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賣隊友專業戶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共有兩次,1942和1944,本文說的是第一次,先大致回顧一下當時的過程。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日軍33師團,55師團進駐泰國。




12月28日,緬甸獨立義勇軍成立,日軍南機關將他們劃入15軍。




1942年1月4日,日軍沖支隊,從泰國邊境率先進入緬甸。




1月20日,緬甸獨立義勇軍為日軍15軍帶路,向緬甸第四大城市毛淡棉進攻。




 2月15日,新加坡英軍立馬投降,日軍部署在馬來亞的18師團和56師團調頭撲向緬甸。




2月22日,中國遠征軍主力進入緬甸支援英軍。




3月8日,仰光受攻,英軍撒腿就跑,淪陷。




4月17日,孫立人新編第38師與日軍33師團血戰三天,解救了英軍。




4月29日,56師團佔領臘戍,切斷遠征軍退路。


 


5月1日,18師團攻佔曼德勒。







5月5日,56師團抵達怒江邊,中國軍隊炸毀緬甸通道的命脈惠通橋。




盟軍總撤退:一部份中國

遠征軍退回雲南,孫立人部撤往印度,還有一批遠征軍退入森林,雨季來臨後,求生不能,救死不得。至今仍有累累白骨。





簡述雖然能大致了解過程,但看不出英國做了什麼?而且我們一般也不願意展現這些醜事,畢竟歷史已經翻過這一頁,大局為重。




但問題是人家沒完沒了,一天到晚給大家洗腦說自己有多麼高大上。《泰坦尼克號》看到白人的人性光輝,紳士風度,女人兒童優先,你就當真的聽。




《敦刻爾克》乾脆喪事喜辦,到底要灌輸什麼思想?




二戰結束之後,中國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西方是如何展現中國人的形像?







1946年某雜誌的一張上色照片。焦點是一位白人女子和中國車伕




能不能換個位置?白人拉車,中國人坐車?不可能,除非是要自黑一下。今天所有洗腦式西方價值觀傳遞,就是要讓中國人跪視西方。




1942年,英軍賣隊友對他們來說是天經地義之事,況且人家也沒拿你當隊友。






英軍亞歷山大將軍,1944年升為元帥




敦刻爾克大撤退他是主要指揮者,最著名的事情是在海灘上啃蘋果,以示鎮定。緬甸跑路他也是指揮者。人生格言:死道友,不死貧道。





2



為什麼要有遠征軍?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英國非但沒有援助中國,還拿中國主權跟日本做交易,1938年,《英日海關協定》規定將中國關稅和退回庚款全部存入日本正金銀行。




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要保證持有中國外債的英國人收益,實際上在變相鼓勵日本侵華野心。




1939年9月,希特勒攻佔波蘭後,英國才有了一些反應,但對日本仍然抱著綏靖妥協思想。




當時中國抗戰,只有四條外援通道。




蘇聯到新疆。




香港到內地。




越南到雲南。




緬甸到雲南。




月運輸量最少的是蘇聯這路,只有500噸物資。最大的是越南這條路,有15000噸,滇緬公路是10000噸。




蘇德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法國投降,前三條路全部斷絕。剩下只有滇緬公路,這條路是在1938修建完成,11月全線通車。







這是20萬雲南人民用生命和鮮血趕修而成,全長959公里,由昆明至畹町。




1940年6月20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要求英國關閉滇緬公路,想徹底斷送中國外援生命線。




蔣介石知道後就急了,6月30日,由外長王世傑起草,以蔣介石名義致電英國駐華大使卡爾,說明中方立場,指出日本陰謀。




第二天,駐英大使郭泰祺就此事緊急拜訪英國副外相巴特勒,重申中國希望英國拒絕日本要求。




美國也建議英國不要關閉這條通道,這會影響到中國抗戰前景。

英國在觀望一陣後,在7月6日答覆日本,拒絕關閉。




日本對英國下達最後通牒,日本海軍軍艦向香港逼進。




英國立馬認慫,7月10日,英國改口,答應日本關閉滇緬公路,完全不顧中國的處境。




7月15日,蔣介石發表聲明警告英國將失去中國的友誼。




7月17日,英國與日本正式達成協議,關閉滇緬公路三個月,視情況可以無限延長,根本沒理蔣介石。




在抗戰最危險時候,英國在中國背後狠狠插上一刀,用背信棄義不足以形容這種可恥,它是在跟魔鬼交易。




9月13日,中國外交部還在苦求英國開放這條公路,英國百般推託。




到了9月27日,德,日,意三國在柏林簽訂了《同盟條約》,這下英國成了日本的敵國,賣友救榮套路不靈了。







10月18日,滇緬公路重新開放,雖然中國表示感謝,但這種傷害難以彌補,它甚至動搖了國民黨的抗戰決心。




珍珠港事件後,蔣介石向英國提出派兵入緬想法,共同保衛緬甸。

結果印度總督,遠東軍事總指揮韋維爾直接拒絕蔣介石提議,稱如果需要貴國軍隊相助,實則我大英之恥辱。




中英對緬甸看法完全不同:




中國視緬甸這條公路為生命線,必須死守,但入緬需要英國同意。




英國視印度為核心利益,緬甸只是個行省,能守則守,不能則棄。




只要日軍不進攻緬甸,英國決不讓中國軍隊踏入半步。中國攤上這樣一個盟友,也是衰到家了。




1942年初,在羅斯福斡旋下,英國才對中國進兵緬甸略有鬆口, 但只接受三個團的兵力。




1月21日,日軍攻佔土瓦後,英國才同意遠征軍兩個師入緬作戰。




2月3日,中國第三次要求入緬作戰,英國勉強答應,因為他們撐不下去了。




3月份遠征軍司令部成立後,亞歷山大將軍在24日飛往重慶,要求得到遠征軍指揮權,蔣同意將最高指揮權交給亞歷山大,等這傢伙一走,蔣介石又收回了指揮權。




然後中美英三國為了指揮權吵成一團,憑心而論,中美之間尚可商議指揮權問題,但英國哪裡來的自信?如果遠征軍交給亞歷山大指揮,會是什麼下場?




杜聿明在回憶錄中說過

「英國只是想利用中國軍隊來掩護它的安全撤退,並不希望並肩與日寇決戰,更不想保全仰光這個海口。」




遠征軍先頭部隊是在2月16日才得以進入緬甸,按照約定,中國從正面對日軍發起進攻,英軍負責保護遠征軍側翼安全,並提供交通工具,武器彈藥。




但事實上,英軍不但沒有在側翼作戰,而且連物資支援也不提供。





3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原先駐緬甸英軍司令是赫頓,抵擋日軍進攻的是史密斯中將,他有一個印度師和緬甸師,根本不是日軍對手。英軍主力則打算跑路,退守印度。




3月7日,仰光港被炸,英國皇家海軍艦隊不是迎戰而是離港跑路。司令赫頓被免,因為他不擅長帶兵潰逃,哈羅德.亞歷山大接任英(緬)軍司令,人家跑路那是行家呀!







然後,仰光直接丟給日本人,英軍,印軍,緬軍在他率領下一路狂奔,目的地曼德勒。




5月1日,日軍18師團逼進曼德勒,英軍再跑,曼德勒也丟了。中國遠征軍將側翼交給英軍守護,結果英軍一再潰逃,把遠征軍逼入絕境。





4



那麼中國遠征軍在做什麼?








日軍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在攻佔仰光之後,制定三路並進作戰方案。




西路:33師團,攻普羅美方向。




中路:55師團,攻曼德勒方向。




東路:18師團,56師團向北進犯。




羅卓英司令和杜聿明副司令的應對方案:




杜聿明率第5軍南進同古方向。




張軫的66軍進駐曼德勒一帶。




甘麗初的第6軍布防景東和毛奇。




亞歷山大率領西路軍,如果不是為逃跑而逃跑,他應當守住普羅美,阿蘭廟,仁安羌等要地,至少要拖住日軍,減輕遠征軍側翼壓力。




遠征軍浴血奮戰,戴安瀾的200師在同古打得很漂亮,擊斃日軍5000人以上,成功擋住日軍北進。甘麗初第6軍打得不好,有得有失。




但亞歷山大的信念不是戰鬥,而是逃跑,4月1日,日軍進攻普羅美,英軍一觸即潰,當天就丟了普羅美。




4月5日,又一天丟了阿蘭廟。




4月16日,一路狂逃的亞歷山大部隊,在仁安羌被日軍包圍,可笑的是,日軍人數遠遠少於英軍。




戰局變成了遠征軍要抽調部隊來解救英國佬,孫立人38軍分兵救急,由團長孫繼光指揮,連夜馳援仁安羌。




遠征軍經兩天兩夜激戰,擊退日軍主力,奪回仁安羌,救出英軍7000餘人,還有500多名傳教士,記者。




英軍兵強馬壯,汽車百輛,彈藥充足,戰馬千匹,就這樣還被日軍差點圍殲,他們的指導思想就是跑路,要不就投降,有人拚死相救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中國的炊事兵,他們決定著行軍速度




本來應當是英軍在西路迎戰日軍,結果,在仁安羌被解救後, 亞歷山大仍然是跑字當先,38軍還要繼續掩護他們撤退,直到躲進印度阿薩姆邦的達武鎮。







遠征軍得到什麼?英國媒體的誇獎,王室的勳章,「嗯,幹得不錯」。畢竟在西方人心裡,你是拉車的,他們是坐車的。




除了逃跑,英軍還給了遠征軍錯誤情報,說喬克巴當有大批日軍活動,結果200師前去布防,到達時才知道是個假情報,導致戰局大亂。




第一次遠征緬甸的結局是:




英軍順利撤回印度。




中國遠征軍十萬之師,死傷六萬餘人。




新28師,新22師,第5軍退入印度,第200師,96師撤回國內,還有一些人永遠留在了原始森林之中。




失敗原因總結,以及對二戰貢獻意義,就不再細說了。總之,英國的表現跟敦刻爾克一樣醜陋,甚至更惡劣。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貴族風範,騎士精神,紳士風度,那是天下太平時的裝飾物,迷信,崇拜這些,將來被人賣了還得幫人數錢。




自卑自賤會是什麼結果?腦子和骨頭一起沒了。




中國有自己的道德規範,文化傳承,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屹立於世界,特別是要站直了。




 我們不想翻英國這些陳年破事,但你也別裝白蓮花。




不是中國欠這個世界什麼,而是這個世界欠中國太多。


歡迎親們

留言並

點擊右上角把政商參閱置頂,第一時間免費接收內容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美國人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精力還是那麼充沛?
這些股下周到底是賣還是不賣?
突然,這個國家宣布:棄用美元,改用人民幣!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