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手斷了嗎?給我發那麼多長語音?

你的手斷了嗎?給我發那麼多長語音?

最近,美媒發文稱,中國很多年輕人都害怕收到語音信息,因為需要一條一條地聽,如果漏掉了什麼,還要重聽。

這個研究很對,太特么對了。我最討厭一類人,是微信使勁髮長語音的。當然,小部分是可以理解的,大部分都是蠢貨。

我總結了髮長語音的人,大致分為三種:一,我現在情況特殊,不方便打字,比如擠地鐵,騎車,手上拎著東西之類,緊急事宜,語音處理。二,我們關係特殊,你喜歡我的聲音,對我無限包容,不喜歡也得喜歡。三,我說的話很重要,我還是長輩,我是你上司,領導,爸媽,一種特權的宣示。這類老年群體,通常打字不太方便,情有可原。

如果都不是以上三種,非要髮長語音給我,就是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發一次,忍你;發兩次,回復呵呵;發三次以上,基本拉黑。

對於動不動60秒的蠢貨來說,聽三次就耽誤三分鐘!

而長語音基本上屁用沒有,想get到的信息,只能靠!腦!記!

看看長語音可怕的使用場景:

當你正在認真閱讀其他的信息,文字,圖片,哪怕視頻,叮叮!一大屏小紅點長語音過來了!如果你在開會等工作場合,還不能馬上處理,需要二次操作,拿get信息效率最低的聽覺去提取;

好吧,開始聽!步驟如下:點一下小紅點——拿起手機放在耳邊——小心翼翼謹防大臉觸碰到屏幕——聽完60秒剛準備回味——卧槽怎麼自動連續播放了,剛才丫說的啥我正準備做筆記呀!

這就是長語音常見使用場景。你爽了60秒,需要別人在60秒內一絲不苟聽;你痛快嗶嗶了一分鐘,需要別人放下所有其他手機操作,專心致志,沐浴焚香更衣,聽你他媽的60秒的長語音!

聽了半天才聽完,聽到後面忘了前面!

漏聽一句就要重頭開始!

來電話了,草,又得重新開始!

被其他信息打斷!還得重新開始!

你這是在交流嗎?你特么是在下聖旨吧!

中文是世界上最言簡意賅的文字,也是多義多態的文字呀!為什麼不好好用?好好學?

呵呵與呵呵噠一樣嗎?

哈哈與蛤蛤蛤一樣嗎?

嗯與嗯嗯一樣嗎?

顏文字可以賣萌,表情包可以調情斗圖,發么么噠會下親親表情,發紅包可以聯絡感情……這些操作你特么都不知道,只知道糙漢子一樣,脫光就上,發特么長!語!音!

不隨意耽誤別人時間,是基本的社交禮儀。對這些基本的新社交禮儀都不懂的蠢貨,才會簡單粗暴的使用長語音。

我敢斷言:逮誰跟誰長語音的傢伙,必然不浪漫、不懂尊重人、沒有換位思考精神,尤其有大概率是表達能力很差,不懂交流的迂迴,表達的優雅。

這類人就是一個信息時代的莽夫,裝了微信的手機,只是他們捏在手上吼的對講機,而不是信息中轉站、人際關係操作台、社交展示區。他們應該生活在諾基亞3230時代,沒有多餘的富媒體,拿起來就可以吼。

最後,示範一下萬不得已要用長語音的操作方式:

第一句,說語音:親,我現在不方便打字,能接受語音嗎?這句不要超過10秒,越短越好。

得到對方肯定後,打開語音輸入法,慢條斯理說出你的話,讓它轉化為親愛的文字。

信息基本交代無誤後,最後補充一句:如果有不清楚,我們電話溝通。

重要的事電話直接溝通;重要的信息文字傳達,能文字化就不要使用語音——這就是它的使用方式。

不要輕易給別人長語音,除非你的手斷了。

編輯:好久不見の晴兒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道 的精彩文章:

TAG:今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