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00年前為了搬家到北京,皇帝也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600年前為了搬家到北京,皇帝也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故宮,可以說是最熱門的新晉「網紅」之一了。在微博上,粉絲已經到達了77萬。

無論是歷史地位還是藝術價值,它都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如今,這座古老的皇城兼博物院,仍以淡定的眼神注視著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

然而,一般人想要看到紫禁城最漂亮的一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為當你興沖沖地買票進入故宮博物院,看到的往往是

像是這樣

這樣

和這樣

......的景色,只有專業攝影和紀錄片中才能見到。

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紫禁城的確魅力非凡。它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當今學者們研究的對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

紫禁城是如何建成的?

它為什麼會是現在的樣子?

作為皇家宮殿的紫禁城,是明成祖永樂皇帝下令建造的。

但俗話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紫禁城的建設,要追溯到這兩個人。

1356年,朱元璋攻佔了南京城,當時的他忙著打架,沒有時間建造皇宮。

1360年,劉基趕赴南京,成為朱元璋的謀士。

1366年,朱元璋下令改造南京城,為他謀劃南京紫禁城宮殿規制的人正是劉基。劉基以自己對大都(北京)和杭州宮殿和宮殿遺迹的理解,建立了紫禁城的正統宮室布局和空間規劃。

1367年,南京新皇宮、太廟、社稷壇、寰丘、方丘城牆建成。

但朱元璋這個人有個特點,容易不爽

1368年徐達攻下北京,元代的宮殿大多都保留了下來。大臣們問朱元璋要不要直接把這些宮室拿過來用,被他很乾脆地拒絕。

實際上,朱元璋對南京的皇宮也不是很滿意,決定在自己的老家鳳陽(當時叫臨濠)再建一座更華麗的宮殿,命名為「中都」。雖然劉基很反對,但最終還是由朱元璋拍板決定了。

事實證明,劉伯溫還是正確的……

中都從1369年修到1375年,最終因為「成本太高」而放棄了,成了「爛尾樓」。

然而朱元璋始終惦記著這件事,雖然中都沒有修成,但他以中都皇宮為範本,改造了南京皇宮,它也以這種方式在選址、規模、格局、裝飾等方面深遠地影響了明代宮室,直至後來的北京紫禁城。

然後,輪到我們的主角登場了。

遷都北京是朱棣做出的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朱棣的性格和他老爹很不一樣,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老謀深算

傳說他曾經為了遷都,偽造老爹朱元璋的語錄。

朱元璋晚年時曾說過「本欲遷都,年老力倦,興廢有命,惟有聽天」,很多人認為這是朱棣為了證明自己遷都北京的正確性而找人編出來的。

出於老爹安排的工作,朱棣長期生活在北方,據說很喜歡吃辣白菜。

即使在登基之後,也不太適應長江以南的氣候和生活方式。

現在看來,遷都北京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在當時,他面臨的內憂外患很嚴重。

一方面要穩定南方局勢,平息他「篡位」的不利輿論;另一方面要打擊邊境上蒙古人的動亂。

於是他制定了一個直到現在仍然十分有效的計劃:

溫水煮青蛙(循序漸進)。

1403年,有官員提議北平應該改名為北京,朱棣欣然同意,並在北京大力鼓勵生產。

1406年,有官員提議在北京建立行宮,朱棣欣然同意,並調集大批建材、工匠群赴北京。

1407年,朱棣的皇后去世,然而一拖再拖,遲遲沒有下葬。

1409年,朱棣親赴北京,命人在北京附近擇地建陵(長陵)。

1413年,長陵竣工。

1416年,朱棣下令在北京建造一座西宮。

1417年,西宮建成,隨後在元代皇城基礎上繼續興建宮殿。

1420年,北京紫禁城全部完工。

紫禁城完工之後,再反對遷都也沒有用了。

隨後,朱棣把家直接搬到了北京,再也沒有回過南京……

朱棣在改建元代宮殿的時候,也有很多自己的小算盤。

元代的皇宮正殿叫大明殿,一切重大儀式都在這裡舉行。皇帝和皇后並列坐在一起,接受大臣朝拜。

到了明代,皇帝不願意讓老婆和自己一起坐,因此找來一群人開始翻古書,最後找到了「三朝五門」制度。

三朝,指的是外朝、治朝和燕朝

外朝在宮城之外,是中下級公務員上班的地方;

治朝位於宮城內的前部,是領導們日常朝會、處理政務的地方;

燕朝在治朝之後,是舉行冊命外加開party的地方。

五門分為「皋、庫、稚、應、路」,或「皋、稚、庫、應、路」,兩種說法只在前後順序上不一樣。

皋門,皋就是告的意思,用來向民眾下達重要通知。當時並沒有擴音器和LED屏,站在後排的聽眾大概什麼都看不到吧……

庫門,相當於一個分界線,一般人就不能進去了。

稚門,特指現在故宮午門外面,左右兩翼前展的形式。

應門,是皇帝辦公地點的大門,皇帝們平時很少走出這道門。

路門,是皇帝住宅和辦公室之間的門,皇帝住在這道門後,有時也會招待大臣來開party。

除此之外,紫禁城的格局還需要符合「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原則。

至此,北京紫禁城的基本內容已經確定,至於後世之人又對它進行了哪些修理和改造,裡面發生了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那些都已經是後話了。

畢竟我們目前能夠看到的紫禁城,大部分還是這個樣子的……

當然,如果你實在不想被擠到絕望,也有更簡便的方法。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北京紫禁城》[劉暢著]《賞景探源》[樓慶西著])

圖源:網路

編輯:祁蕊

作者:劉暢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三部分,上篇為圖說規劃,中篇為圖說營造,下篇為圖說內廷。在規劃部分中,從營國舊事始,明朝朱棣定都北京,再到清朝康熙、乾隆等對於紫禁城的變動,紫禁城始終與國家象徵密不可分。

在中篇部分,作者談及古建築的數據分析方法,並用該方法對於太和殿、英華殿、體仁閣、弘義閣等建築進行了分析,從而闡釋了各建築在營造上的不同手法以及局部特點。隨著作者分析數據的思維路徑,並逐漸揣摩出古代工匠的設計思想和方法,沒有絲毫的枯燥之感,反而有種解謎般的閱讀樂趣。

下篇為圖說內廷,主要講述的是紫禁城內的諸多使用者,以及他們對於室內裝飾設計的不同審美情趣,還穿插了關於帝後生活起居的趣事,細節感十足,有著不遜於文學作品的故事性。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贊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她是慈禧乾女兒、吳晗堂嬸,更是清末中國女首富、亂世奇商!
致血統:血緣怎治世,能力定輸贏
抽過煙酗過酒,最終他成了跨越文理學科的國寶級教授!
古代的秀才究竟有多難考?聊聊科舉那些事……
細數古代的「精神病人」,作妖的方式真是花樣百出

TAG:清華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