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那年花好月正圓》吻戲,看古人的口腔健康

從《那年花好月正圓》吻戲,看古人的口腔健康

近日,清末年代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孫儷與何潤東、陳曉共同演繹亂世虐戀,受到觀眾強烈追捧。

特別是最近開播的幾集,何潤東實力寵妻,與孫儷接吻連連,狗糧撒了一波又一波,畫面極為唯美感人。

可是,聯繫實際想一想:那時候還沒有牙膏,也沒有口香糖、口氣清新劑等口腔用品,古人接吻會不會很尷尬?雙方滿嘴異味,豈不是要上演兩團暗黑物質的激烈糾纏?

答案是否定的。

早在3000多年的《周禮》,就有「雞初鳴,咸盥漱」(公雞打鳴,人們起床後,以鹽水漱口)的記載。可見,古人平常也知道「刷牙」,從達官貴人到底層百姓,都有口腔護理的意識和方式。

雖然牙膏還沒出世,但其替代品也不少。古人常常利用鹽能清潔殺菌的功效,來清除口腔異味,防止牙齦發炎。《紅樓夢》中就有賈寶玉用青鹽擦牙的記載。

還有就是用茶水漱口,宋朝蘇東坡在《仇池筆記》里以現身說法告訴我們,清潔牙齒用茶漱口最佳,因為茶中含有氟,既能清潔牙縫,還能堅固牙齒。

用中藥牙粉也是一種護理方式,將古代醫生所配選的中草藥晒乾磨粉,這算是後世中草藥牙膏的雛形。

牙膏的替代品解決了,但是牙刷呢?要知道,潔牙力度不夠,污垢去除不全,口腔照樣會出問題。

不用擔心,早在春秋時期,人們意識到使用摩擦劑去除牙垢,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楊柳枝。有古籍記載:用楊柳枝沾牙粉刷牙,可使得牙齒「香而光潔」。

到了唐代,開始出現骨質牙刷,刷頭部分也有了現代牙刷的雛形,一般用動物的鬃毛作為刷毛捆紮刷頭的小孔上。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還有「牙刷子」一說,講臨安城賣日用雜貨的貨郎,牙刷是貨擔上常見品之一, 可見那時人們就已經養成刷牙的習慣。

所以,古人接吻並沒有我們開頭想的那麼不堪。我們在《那年花好月正圓》劇中所見到的人物,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著大白牙,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相較而言,中國古人的口腔會比現代人健康得多。因為21世紀是一個食物過剩的時代,我們的飲食結構不同於古代,致使現代人口腔中細菌間的平衡不斷被打亂,從而帶來蛀牙、牙出血、牙齦萎縮等口腔問題。

因此,加強口腔護理,更是每個現代人必做的功課。

美好健康生活敬請關注

百草堂葯業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草堂醫藥股份 的精彩文章:

TAG:百草堂醫藥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