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開始走上復興之路 能走多遠遭質疑
騰訊數碼訊(文心)據《金融時報》網站報道,作為世界上曾經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創業公司,小米似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獨角屍」( unicorpse,指敗落的獨角獸企業):虧損、遭遇供應難題。現在,隨著命運出現轉機,小米進入了下一幕:鳳凰磐涅。
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59%至2100萬部,重新進入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之列。小米產品線非常廣泛,包括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和電飯煲等在內。
小米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雷軍指出,「一年的挫折——意味著公司歷史上最困難的一段時期——後」,公司迎來了復甦。
小米年青的首席財務官周受資在公司總部表示,「我們需要放慢速度。營收從零增長至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0億元),我們僅用了4年時間——其中不包括我們沒有智能手機的一年。這意味著我們面臨組織挑戰,我們需要在這方面獲得優勢。」
雖然在中國企業界歷史是一個相對概念——小米創辦僅僅7年——它遭遇挫折是毋庸置疑的。
在2014年末進行的融資中,小米估值為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25億元),超過Uber當時的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00億元),但是,隨著更小的競爭對手蠶食市場份額,小米沒有能實現2015年的手機出貨量目標。
小米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三的位置被新秀OPPO和vivo取而代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OPPO和vivo分別成為中國出貨量第二、三的智能手機品牌。
與它們的前輩一樣,OPPO和vivo通過線上銷售渠道和佔領三、四線城市市場,取得了如此好的業績。
雷軍1月份通過微信和Facebook發文稱,「數年前,我們發展速度過快,創造了現代企業增長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但我們也透支了增長的潛力。我們必須慢下來,認真汲取我們的教訓,防患於未然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許多業界分析師都對小米復興稱讚有加。Radio Free Mobile高管理查德·溫莎(Richard Windsor)最近發表投資報告稱,「一個銷售激增的季度,使得小米重新成為手機產業一家重要公司。」
過去一年,小米員工數量由1萬人增長至1.4萬人,這是周受資所稱的招聘計劃的一部分。
《金融時報》表示,可持續性是個大問題。溫莎表示,「要長期保持優勢,僅一個產品周期的復興是不夠的。」
小米的復興策略是三管齊下:改進技術、擴大經銷渠道和拓展海外市場。
在技術方面,小米已經開始自主設計處理器,這使得它能減輕電池重量,降低對高通等外國晶元廠商的依賴程度。迄今為止,小米已經申請逾1.6萬件專利,並被授予4000件專利。
雷軍還寄希望於融合線上、線下渠道,以及佔領新興市場——尤其是印度。
相同的策略,幫助OPPO和vivo獲得了中國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大量客戶,這些地區的許多客戶都不上網。
但小米專賣店則更進一步,同時銷售多種家用電器——所有產品都包含有一款配套應用。據寰慧資本合伙人、在啟明創投時就曾投資小米的童士豪(Hans Tung)稱,這些應用未來可能為小米帶來營收。
童士豪表示,「每款產品都有控制它的應用,隨著用戶使用應用時間的延長,小米可以通過應用銷售廣告。」例如,智能音箱就是小米符合邏輯的一個擴展領域,可以通過它銷售遊戲和廣告等服務。
這一策略已經顯示出成功的跡象。小米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廠商,13.4%的市場份額使得它略微領先於蘋果和Fitbit。Fitbit曾經是可穿戴設備領域的老前輩。
小米宣布,目前公司在國內有137家小米專賣店,以線上和線下渠道同價感到自豪,同時實現了一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保持線上和線下渠道相同的營業利潤率——由於混合了線上和線下渠道,同一產品在線上和線下渠道銷售的成本相同。
《金融時報》稱,全球性擴張可能是小米最大膽的一步,它主要把目光瞄準新興市場。
小米自稱是印度尼西亞第三和俄羅斯第四大手機廠商,它尤其重視印度市場。通過贊助板球賽,OPPO和vivo在印度獲得了大量用戶。
Hike Messenger——騰訊投資的消息獨角獸創業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卡文·巴哈蒂·米塔爾(Kavin Bharti Mittal)說,小米是一個小眾品牌,也是一個備受尊敬的品牌,「智能手機每隔12個月就會被淘汰,這在印度是一個平均水平。智能手機最重要的是價格和特性。」
電信諮詢公司Ovum高級分析師尼哈·哈利亞(Neha Dharia)也認為,手機品牌忠誠度已經成為昨日黃花。
小米稱,它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銷售的手機,逾95%都是在當地製造的。不過,鑒於供應鏈問題的複雜性,這通常意味著組裝而非完全製造。
但哈利亞指出,市場仍然在不斷變化,印度電信運營商Reliance的發展將進一步顛覆市場,提振4G需求。
目前,雷軍計劃今年使小米營收達到人民幣1000億元(約合153億美元),2018年把手機出貨量定為1億部。他變得更雄心勃勃,聲稱小米的未來「與星座同樣大小」。
來源:《金融時報》


※索尼新款智能手機的3D掃描功能太令人驚艷了
※iOS 11再次加強了對手機數據的保護
※任天堂提高Super NESClassic產量,太貴的不能賣
※有了這個小盒子 走遍30國不怕語言不通
※華為麥芒6詳細規格出爐 確認全面屏 四攝設計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