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來雄才大略的毛主席在《賀新郎》這首詩里也有著綿綿柔情

原來雄才大略的毛主席在《賀新郎》這首詩里也有著綿綿柔情

每當離別之時,那份苦痛往往會灼傷人的內心,困擾人的心思與情感,使得自己的那份熾熱的情感被現實的冷水冷卻,那顆玉潔冰清的內心被世俗的烈日融化,那片潔凈的天空被愁緒的烏雲遮沒。這是一份多麼深重的愁緒啊!當迫於形勢的壓力以及受到調令,毛主席當年不得不離開自己摯愛的妻子楊開慧,此時楊開慧剛剛生下了毛岸青,身體十分虛弱,需要人照顧,而且原本蓬蓬勃勃的工人運動處於令人痛苦的低潮時期,可是他堅持鬥爭,不懈奮鬥,大公無私,毅然地選擇了奔向革命事業,這種偉大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敬仰與學習,同時這體現了一代革命黨人願意為革命事業奉獻自己的偉大精神。

富於深厚感情的毛主席也對自己的愛妻,也是革命同志的楊開慧充滿無限的深情,依依不捨,綿綿情深。從下面這首極具藝術性與感染力的詞,我們不難看出毛主席對楊開慧的一往情深,含情脈脈。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翻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賀新郎 贈楊開慧》

同時,毛主席他老人家十分重視這首詞,可能既希望能從詞中深情懷念曾經的愛妻楊開慧,又期待著從詞中懷念當年的光輝歲月,以及那份曾經深入骨髓的愛戀。首句里毛主席化用大詩人李白那句經典的」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首先就勾勒出了一種離別的惆悵與凄傷的氛圍,我們能從中漸漸地感受到毛主席對愛妻楊開慧的真心情誼,而且「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訴說著這樣一種深情,分離的苦痛折磨著他的那顆深情的心,因為無法料到他這次離去是短暫的分別還是永遠的訣別,可見在當時險惡的社會環境下人的旦夕禍福,頃刻間難保。

可是唯留有一份真情在,風雨如晦的天地間方有一線希望,一縷光輝。「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依依不捨的深情深入骨髓,使得他覺得這次分離帶有著一種憤恨,這種憤恨滿溢在他的心裡,想要大聲地哭泣,可是理智控制住了他,使得他不能夠暢快坦然地表達著自己的感情。

下片開始詩歌的鏡頭開始轉向凄傷地離別場景,「過眼滔滔雲共霧」,環境凄涼蕭條,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楊開慧很是深明大義,這使得毛主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活動中去,可以說楊開慧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可以說是當年毛主席的革命知己「算人間知己吾與汝」。那遍地的白霜,天邊隱隱約約的殘月,使得橫塘在這種氣氛的襯托下十分空冷凄清,「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歷歷在目的細緻寫景使得惆悵氣氛被烘托出來的時候,也使人感覺到那份離愁別恨以及內心的苦悶。

到車站那邊,一聲令人傷感的汽笛聲響徹兩人心間,瞬間點燃了內心的那份情感,「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一句「腸已斷」把內心別離時的愁苦寫到了極致,一想到馬上就要天各一方,內心止不住的痛苦充溢於心。「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但是偉大的毛主席始終心懷祖國與人民,不惜拋卻自己的幸福,大公無私的他為了偉大的革命事業必須振作起來。這樣,他就能夠勇往直前,毅然投入浩浩蕩蕩的革命洪流,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結尾處「重比翼,和雲翥」強烈地抒發了自己有朝一日一定會和愛妻團聚,連理同枝,比翼高飛,共同為偉大的革命事業奮鬥。

雄才大略的毛主席不僅有著高瞻遠矚的眼光,以及運籌帷幄的謀略,而且有著綿綿不斷的柔情,這份柔情揉入心水,就會成為內心的那份詩情,最後化為美妙的文字,而且終將被後人歌頌與敬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詞品讀之家 的精彩文章:

曹操與毛主席的兩篇雄壯剛健的詩作,自強不息的精神油然而生
「詞中之龍」辛棄疾:拳拳報國之心,殷殷愛國之情
浩浩蕩蕩的黃河畔,雄壯的英雄豪情,宏大的文人歌詠
毛主席詩詞里的漫漫長征路,讀一次驚嘆一次!

TAG:古詩詞品讀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