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博物館未來之路研討會:文博科技融合發展 讓文物「活」起來

北京博物館未來之路研討會:文博科技融合發展 讓文物「活」起來

資料圖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趙穎彥)今後,「高科技」將應用到博物館觀展中,市民可以體驗在正陽門用VR身臨其境「看」乾隆出巡盛況。9月12日上午,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文博+科技——博物館未來之路」研討會在首都博物館舉行。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後將有更多高科技技術應用到博物館中,讓文物「說話」,讓歷史「活」起來。

近年來,科技、互聯網與文博事業融合已經成為我國當下新的發展趨勢。AR/VR、雲平台、物聯網等一大批新興技術已經開始廣泛運用到我國博物館行業的各個領域。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指出,近年來利用科學技術在地上和水下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及修復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了重大的突破。責任編輯:楊佳欣(EN064)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向徳春介紹北京將完善「乾隆皇帝出巡體驗VR互動項目」等一批高科技項目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趙穎彥

北京地區博物館展覽中高科技含量如何?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向徳春介紹,北京地區博物館近年來在科學技術、互聯網技術利用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首都博物館「生物文保技術」「五色炫耀海昏侯」展覽等,都將一批高科技文保、展覽技術應用到博物館的實際工作當中。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周明全認為,今後VR技術在博物館中將有四個層面的應用,其中包括文物考古信息檔案的數字化管理、二維紋理三維幾何信息數字化保存、文物虛擬修復、文物資源合理再利用等。

向徳春表示,未來,北京將繼續推動完善「虛擬正陽門展示及拼接科普產品研發」、「乾隆皇帝出巡體驗VR互動項目」等一批高科技項目,利用科技復原歷史,讓文物「活」起來,以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中華文化、傳承傳統文化。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責任編輯:楊佳欣(EN06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畢淑敏 的精彩文章:

愛情是溺水者看到的陽光
俞敏洪:中國應該多一些許知遠這樣的「遊盪者」
為何叫它天堂灣

TAG:畢淑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