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劇名家張淑桂的藝術人生

評劇名家張淑桂的藝術人生

長存感恩之心

在直播的開始,張淑桂對一路走來曾給她提供過幫助的老師、同仁、媒體、戲迷等表達了最誠摯的感謝。張淑桂一直和戲迷關係非常好,經常會有戲迷給她打電話問候,說注意身體,天熱注意避暑,天冷小心受涼等家常的內容。有一些人認為作為評劇名家的她和戲迷打成一片有失身份,但張淑桂從不這麼想。在她的心中戲迷是評劇的根,沒有戲迷就無戲可唱,評劇也無法長存下去。她很樂意接到戲迷朋友的電話,心裡踏實,希望和戲迷之間深厚的友誼能夠地久天長。

在多元素藝術交織的環境下成長

解放初期,老北京天橋一帶方圓幾里地可以說是當時中國文化的小縮影。從小活躍在這一片的張淑桂接觸的都是些頂級藝術大師,聽關學曾老師的琴書、侯寶林先生的相聲,看張士傑耍紅纓大刀,欣賞新鳳霞、喜彩蓮老師的評劇。小小年紀的她覺得這個世界美妙極了,怎麼會有那麼多新奇有意思的東西。當時評劇剛恢復演出不久,天橋處三四個園子同時開唱,每一個都滿員,足見當時的評劇有多紅火。身處在這種壞境下的小淑桂深受文化的滋養,走街串巷觀看了新鳳霞老師相當多的精彩劇目,有很大一部分是現在已經沒法再欣賞到的。

學習新鳳霞老師的精神

真正的好演員是不管什麼角色都能演並且能演好,這是張淑桂從新鳳霞老師身上悟出來的道理。她將這個道理在自己的藝術生涯中時刻踐行。彩旦、小旦、老旦,什麼都演。在不同角色中輾轉、學習、借鑒、取長補短,這對於提高一個從藝者整體的藝術素養是相當關鍵的一環。

影響一輩子的一次失誤

張淑桂八歲時與新鳳霞老師同台演出《藝海深仇》,當時的辛苦是現在的年輕人很難體會到的。由於演出時間排的緊,所有的演員都處於一個連軸轉的狀態,上午下午演出,晚上排練,沒有人給多餘的時間讓你排戲。在一次演出這個戲的過程中,該小淑桂出場的時候她在幕旁累的睡著了。新鳳霞老師憑藉著多見積累下來的舞台經驗,現編詞救場,連呼帶晃的把小淑桂喚醒,最後也算是接上了茬。講到這裡,張淑桂老師不禁落淚:「從小觀眾就疼我,已經連演了一百多場的戲他們會看不出來是出了問題嗎?觀眾理解我,原諒我,還給我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他們是我的恩人!」下場後,所有的演職員都圍了過來,小淑桂在他們的眼中看出了責備,責備她砸了新鳳霞老師的招牌。團長抱起她淚目著說:「今天你們誰也不許說她!八歲本來應該是盡情在父母懷裡撒歡的年紀,為了緩解家裡負擔出來掙錢不容易,你們大人都受不了更何況她一個孩子。」團長說完全團人都哭了。這件事在張淑貴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自此她把上舞台不出錯作為自己一生遵循的原則。

博採眾長

新鳳霞老師教授張淑桂發聲方法,筱白玉霜指導她唱戲不能用嘴皮子要偷氣換氣,曾與喜彩蓮、馬泰、李憶蘭等一批名家合作演出。身處於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張淑桂深感幸福。

登錄【戲緣】APP,

進入【直播回顧】版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緣 的精彩文章:

評劇名家劉慧欣感念恩師
戲緣戲曲舞台人物化妝培訓班第一課!
直播預告——開封市豫劇院青春版豫劇《穆楊會》

TAG:戲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