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星際穿越》:每一個可能,都是必然

《星際穿越》:每一個可能,都是必然

星際,看似是諾蘭衝出地球邁向浩渺的宇宙甚至差點拋棄人類的一步,實際上卻代表著這位一直過於執著、專註於拍攝理性高於感性,客觀壓制主觀,用思維邏輯撐起整部影片的被稱為「燒腦電影」的導演終於回歸人類世界。帶著氤氳已久即將溢出的淚水。

在星際里,終於已經不在僅僅彰顯諾蘭的才識,邏輯思維和編撰故事的能力了,而是傾注了更多的人文情懷和感情。他更多的在關心這個世界,社會,環境,家庭,人類,而非冰冷的數字,理論,定律,公式,機器。雖然這些,都充斥其中,但更多的,甚至是對其的駁論。

如同幾乎將一生都奉獻給科學可晚年卻執念於信仰上帝的牛頓一樣,當一個人理智客觀到極點,又是否會回頭想想這些都有什麼意義呢?科學的意義是什麼?一系列征服地球甚至宇宙的做法是否正確是否值得是否應該繼續?未來,誰來承認它的正確性?會不會,被當做反面教材,或只能存在於故事裡?

我們費盡心思,投入無限的金錢和經歷,為了開拓外太空,找一個和地球一樣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然後離開地球,可是,卻不去考慮怎樣留在地球,留住地球?其實無論我們怎樣走都離不開這個地球,就像我們無論怎樣尋找,都只是在尋找另一個地球,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保護好現有的家園呢?所以,也許是時候了,是時候考慮怎樣留下來,更好的生存。

星際,個人感覺有點兒小小轉型的意思,當然不是說要拋棄什麼,而是要繼續增加些什麼。以往的片子往往太理性,甚至幾乎完全在關乎劇情的邏輯和發展,全然不屑的情況下才在片尾輕描淡的添兩筆感情。驟然使得影片略顯空洞,缺乏某種升華,可是這次,感情戲大範圍的爆發,它們正是存在於那些看不慣如此諾蘭的觀眾口中的「冗長的前戲」,更有甚者希望剪輯掉為情感爆發而作的鋪墊和特寫。當然,必然會有人正是因為諾蘭純粹的拍燒腦電影而欣賞喜歡他的與眾不同,但就電影而言,星際,才是諾蘭至今為止,最完善最飽含和豐富的作品。沒有拋棄對理智和客觀的熱愛,卻也不在只是將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東西無限擴大,讓觀眾看過後不再只是可悲的糾結於影片的構架,邏輯,劇情甚至結局到底是如何如何。更多的是一種久久不能平息,情緒的爆發,不敢說是讓人領悟到什麼,但卻真的賦予了影片某種不一樣的情緒。

淚水,是一部影片,哪怕是喜劇也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的星際,幾乎很難想像這部處處充盈著淚點的影片,居然真的是諾蘭的電影。近三個小時,只需坐在影院,淚水盡情的流淌,放任涕泗一次次沖刷你的臉,心裡疼,可感情卻是前所未有的充實與滿足。無論是父女離別的場景,還是影帝看著時隔「23年」的視頻哭的像個孩子,又或者是看著近在咫尺的女兒悔恨當初的離開而哭的不知所措,甚至最後,父女終於相聚的場面,衝擊著你心裡最後一道堅強的防線...當你看著那個為了家為了孩子而流淚的男人,你絲毫不覺得他軟弱,只是想陪著他,跟著他一起哭的傷心欲絕。這就是一個影帝的本事,馬修麥康納的演技。

片中除了親情戲路帶來的數次淚崩,還有的就是人性的展露,馬特達蒙出演的曼恩博士,「騙子」布蘭德教授,以及男主成年後的兒子這三個形象,赤裸的展露人性的自私與醜惡,某種角度講也是在將他們與兩個機器人的形象做一種對比。另一點,就是愛的表達。這似乎是諾蘭第一次在電影里直觀坦誠的表達愛的情緒,甚至不惜用語言去墜余。在燃料只夠探索一顆星球的抉擇時刻,男主基於客觀數據的判斷選擇了一條差點要了自己性命的星球,見了本應優秀偉大的曼恩博士,拒絕了為了「自私」的愛,即希望還能再見到所愛之人而選擇的也許真的會帶來機會的艾德蒙斯教授。這是否從某一個角度表示,那個冷酷理智只臣服於邏輯和事實的諾蘭大導演在向大家重現展示理性和感性的地位呢?還是對客觀存在和作為人的感知覺的重要性是否有了新的重要性的衡量呢?諾蘭這一次,要向我們表達什麼?是推翻了曾經過於執著於大腦的自己,還是決定建立一個追隨心的自己?也許我們隨著數據走的路太遠了,太久了,也是時候跟隨著愛的力量前行了,存在即合理,畢竟愛也有它自己的作用。無論他自己是否認同,星際的這一部棋,走的堪稱成功。

另一方面,諾蘭不在拍只有「自己」能理解或者留給觀眾個可以「過度解讀」的背影的影片了,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在「照顧」觀眾。照顧觀眾的理解能力,照顧觀眾的感情基礎,照顧觀眾的接受範圍。劇中不吝時間的增加了大段明顯在做理論講解的台詞部分,驚人視覺效果的穿插,也一如既往的作為主要部分,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黑洞一直都是人類探索卻總也夠不著的領域,諾蘭呈現的黑洞帶著絕對的諾蘭風格,層層環環,不可思議的格局設想,扭曲的理論概念,對一直事物獨特的解讀和展示,突破普通人常規的思維方式,這才是我們的諾蘭,意想不到,難以理解。但儘管就是這樣一段格外諾蘭感覺的戲,也不在單純的讓人去理解去思考,而飽含了情感和意味。你被困在那裡,卻只能看著一切發生,絲毫不能改變。你想要的觸手可及,可無論怎樣都碰不到。這段不僅讓我回想到盜夢空間,同樣是父女,同樣是虛假的鏡像,前者明知是假,所以無論有多麼美好多麼渴望都不敢看一眼,因為一旦看了就是萬劫不復,徹底告別真實的世界。如今,明知是假,觸不可及,男主卻展示給我們如同困獸的掙扎,無比激烈的靠近。當然都是終不可得,唯有回到現實。其實無論怎樣,無論去哪,怎樣抉擇,都是為了愛。

墨菲定律,每一個可能,都是必然。這不單單是一個消極糟糕的理論那麼簡單,這是一種難能的智慧體現。

拍攝手法和效果方面,其一是高潮迭起的感覺,也正是基於169分鐘的時長,可以不似大多數影片走一個高潮的模式,而是在這樣一段五維空間的冒險上造成不斷的跌宕起伏,沙塵暴、太空的對接、進入蟲洞、滔天駭浪、冰川區、黑洞、時間實體...觀眾如同在坐過山車,情緒剛剛平息,就又是一個轉彎。不膩,過癮;其二是兩條主線鏡頭穿插的部分,至少有兩個小高潮部分,諾蘭用了兩條主線劇情的鏡頭不斷切換交疊的形式進行呈現劇情的發展,使原本就緊張的情節更加緊湊,甚至慌張、焦急、刺激你的一切感官和情緒;其三是反差對比的處理,毫不吝惜的讓它優勢盡顯,毫無保留展示其間。升空的躁動嘈雜和進入太空後絕對的寂靜相互間的銜接,切換和保持效果做的實在精妙。

下面又要誇獎一下IMAX技術了。眾所周知,諾蘭是膠片電影的堅決擁護者,甚至也是絕對的摒棄3D技術,熱衷於IMAX,於是,就是這樣一個喜歡基於實景拍攝的諾蘭,用膠片,用攝影機,用2D的方式,帶我們進入了一部電影。這種進入,不是「看」起來的,而是感覺到的。所以不論怎樣,星際,都應該是走進電影院,在IMAX影廳去享受的電影,因為絕對值得!

諾蘭的團隊,勞苦功高,全片無綠幕的實景拍攝不知辛苦了多少人,為了不讓諾蘭和觀眾們失望而默默努力著;寂寞叔的配樂又一如既往的令人震驚沉迷其中;加上影帝影后們的加盟;記憶碎片的編劇自己的老弟親自執手劇本;以及諾蘭的全方位介入,真的沒什麼可擔心了的,畢竟諾蘭兩個字,就是電影品質的保障。

介於諾蘭電影「燒腦」的帽子,現在真的不敢輕易說自己看懂一部電影了,但不論是會被冠以「你根本就沒看懂」還是「過度解讀」,我都想在此討論這樣一問題,實在不敢說是影片的bug,所以,就歸為沒看懂吧,簡單探討一下。劇中的「他們」到底是指誰?這個「他們」被多次提到了。

1、回歸一處羅盤不穩定的收割機

2、女兒房間推書的幽靈

3、通過重力異常現象呈現的航空局隱秘的位置坐標

4、被放置的蟲洞

5、穿越蟲洞時安妮海瑟薇的第一次握手

6、五維空間的建立

如劇情展現的,我們逐一解釋。1的問題似乎沒有明確的解答,我們歸咎於引力,或者重力異常問題;2我們後來得知那是掉入黑洞的男主自己,也就是說,「他們」的一種答案是男主;2的答案和5一樣,與女主握手的是男主,也就是一直被女主稱呼的「他們」;可是當3出現,男主解釋這似乎是同1一樣的重力異常現象,可女主卻說是「他們」引導男主找到了這裡,同時坐標也是出現於女兒的房間,所以由此看來似乎位置坐標應該是男主自己給自己的,可是在五維空間里,很明顯,男主希望自己的女兒留住自己,也就是最開始就不希望自己發現秘密航空基地,所以當然不可能是男主自己給自己的,同樣影片里也沒有表明是男主做到的。既然如此,那麼「他們」一定還有其他含義,並不僅僅代表男主;那麼在6里,男主又不止一次的重複,「他們」就是我們自己,所以難道是說其實一切都是一個圈,從始至終都是我們自己選擇了自己的結局嗎?那麼問題來了,基地位置坐標到底是誰給的?蟲洞又是誰放置的呢?這個「他們」是不是說必然還有一個外界力量,是所謂的引力嗎?一部怎樣的電影,要看到這樣讓人糾結其中。

星際,終於不再是被個人甚至少數人收錄的藏品,而真正的走上盧浮宮一樣的大場面,作為被全世界人欣賞瞻仰的展品。

當然,諾蘭的改變,並不是在取悅誰,而是告訴這個世界:哥不是只會燒腦,這種戲碼哥也駕輕就熟,哥無所不能,就看想要什麼。奧斯卡,如果你非要一種精神,一份情懷,可以!

看著這樣一部有硬更有軟的堪稱完美的科幻片,原來諾蘭依舊在進步,不斷的突破自我,超越自己一部又一部作品。真正的神邸是沒有瓶頸的。

劇終,似乎一切都回到了當初,只是桌子上,不再有塵土..(文/ 段子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reamers電影評論 的精彩文章:

被玩壞的米高梅LOGO,獅子背後的故事很精彩
《黑鴉兇殺案》披著偵探片外衣的驚悚片,給你看頹廢神探愛倫坡
真正的好電影,絕對不會怕劇透——《普羅米修斯》
星球大戰系列的真正男一號,阿納金的一曲輓歌

TAG:Dreamers電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