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中國史上選妃標準最苛刻的禽獸皇帝是誰

揭秘中國史上選妃標準最苛刻的禽獸皇帝是誰

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很多人以為:皇帝在選擇配偶的問題上一定也是相當隨機的,看上誰就是誰。當然,這只是一些個案,在古代,皇帝選妃有著相當嚴格的標準。入選對象不僅僅要出身名門,還要沒有麻子,沒有口臭,沒有鼻炎,沒有腋臭,沒有痔瘡,沒有腳氣,沒有任何婦科疾病。

當然,這只是些泛泛的條文,漢代就有皇帝定下了嚴苛的選妃標準,今天看來,簡直匪夷所思。漢桓帝劉志一定是個酷愛科學計量方法的人。對於後宮嬪妃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有著嚴格的尺寸觀念。身高必須七尺一寸,肩寬必須一尺六寸,臀寬要比肩寬少三寸,從肩膀到手掌必須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長,從大腿到腳長三尺二寸,足長八寸。

這樣一番計量下來,實在不知道到底還能有幾個名門閨女能夠符合標準,這不是苛刻,簡直是不可理喻!同時也看得出來:這劉志一定也是個無趣的男人。女人的妙處在於各有各的不同,環肥燕瘦,各有所妙,一旦後宮佳麗三千全成了一個模子的流水線產品,那作為皇帝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

當然,可以想像:即便成了劉志的妃子,也必定要幾十年如一日的維持原有身材,既不能胖,也不能瘦,否則身材脫離了標準,那就該嘗嘗冷宮失寵的滋味了!

明朝後宮:想當皇后要通過重重考試

在大明一朝,誰想貴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語專業考級那樣,四六八級逐級過關,一直考過「八級」,才有資格母儀天下。據《明史后妃傳》記載,朱元璋汲取歷朝後宮亂政的教訓,於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選上,為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當然,這不過是一個良好的願望罷了。但明代選后妃的制度卻是十分規範,其過程大致分為「八級」,逐級加以篩選淘汰。

第一級是「海選」。在皇帝屆大婚年齡時,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十三至十六歲之間的良家美少女,從中海選出五千名。這五千人相當於拿到了一張選美「准考證」。皇家則支付若干銀幣作為聘金與路費,令被選少女父母按規定時限送女兒京城應選。

第二級叫初選。這初選得選擇一個大場子,由太監們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後,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這初選便會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級叫複選。一般於初選的第二天,這些初選過關的少女繼續列隊,太監們用十分挑剔的標準,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髮、皮膚,當然也包括「三圍」,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即令「靠邊站」。然後就是讓大家自報門第、姓名、年齡等,以考察音色、儀態,淘汰掉嗓音粗濁、口齒不清、儀態欠雅者。如此又篩掉二千人。

第四級是精選。太監們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再讓她們走上幾十步「台步」,看看步姿與風韻。於是,那些腳稍大的,手腕稍粗的,舉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終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考級」。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號。

第五級是留宮。分頭安排宮中的老宮娥,將美女們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其體檢的嚴格程度不亞於選「航天員」。通過體檢,確定其中的三百人成為入選留宮的宮女。

第六級是晉嬪。這三百名留宮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專員詳細觀察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是否性格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據此,再篩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動晉級為嬪妃。

第七級是「選三」。所謂「選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從五十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這倒有點類似科舉廷試後張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選後為例,當年由太妃劉氏親召五十人,「與之款語,試以書算詩畫諸藝」後選定三人,即皇后張嫣,貴妃王氏、段氏。

第八級是欽定。劉太妃先把張嫣等三人的美態轉告皇帝,熹宗再親自召見三人,直接進行面試。熹宗見著三個姝艷絕倫的美人,真有些左右為難,舉棋不定,便讓趙選侍決斷。趙建議定張嫣,於是欽定張嫣為中宮皇后,王氏封為良妃,段氏封為純妃。是年,張嫣年方十五。一般「選三」後陪選的兩名美女,都會被封為貴妃,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大姑與郭氏姐妹進入最後一輪角逐,郭氏老大被選為太子妃,其妹與劉大姑落選,賜給金幣後返回家中。

據載,這位劉大姑自感身價百倍,回故里後不願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輩子老處女。令人不無遺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選後制度,選出來的后妃終未能輔佐朱元璋的子孫們,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揭秘皇帝選妃侍寢的十種方法:大開眼界

對於古代的皇帝,獨享後宮佳麗成千上萬,每天都在為選誰陪睡而煩惱。有好事的古代學者為此提出了「十五日輪迴」之說:九嬪以下,每九人中進御一人,八十一女御佔九個晚上,世婦二十七人佔三個晚上,九嬪佔一個晚上,三夫人佔一個晚上,以上共十四夜,皇后獨佔一個晚上,共十五夜。但這套理論顯然牽強附會,也不能為古代帝王們接受。皇帝擁有眾多的女性,是為了滿足色慾,哪一夜由誰來侍寢取決於皇帝的興緻,如果皇帝沒有興緻,也可以獨寢。如果按照「十五日輪迴」之說的安排行事,豈不成了一種勞役,周而復始,個個點卯,還有何種樂趣?

一、「羊車望幸」法

「羊車望幸」的發明者是晉武帝司馬炎同志。話說司馬炎三十歲那年,其父司馬昭死,他取代了父位,立即逼魏帝禪讓,自己登上了帝位,建立西晉。這位官二代出身的皇帝,在統一中國後覺得萬事大吉了,開始琢磨如何去好好享受一番了。晉武帝滅吳後,將其末代國君孫皓的後宮美女盡收名下,開創了後宮萬人的歷史紀錄。

由於後宮妃嬪數量太多,晉武帝最初也頭痛於到何處過夜。後來,發明了羊車,用羊車載著他在後宮的小路上漫遊,羊車停到誰的門前,就由誰來侍寢。妃嬪們都盼望皇帝的羊車在自己的門前停下。這時,便有聰明的女子顯示智慧了,她們用竹葉插在門前,把鹽汁灑在通往門口的小路上,引誘羊舐著鹽汁,順路走到門前,吃門上的竹葉,於是,車子就停了下來。

從此,羊車成了後宮的傳世寶物,為後人發揚光大。轉眼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也有乘羊車的嗜好。而潘淑妃因貌美而被選入宮中,卻不得寵。但她是個很有心計的女子,就來個投羊所好,在門外的屋檐上插以青竹枝,地上灑以鹽汁。羊車經過諸妃嬪房前,羊總在潘淑妃的門前停下來,舐地上的鹽水。文帝見到潘淑妃,感嘆地說,「羊都為你留連,何況人呢?」潘淑妃由此愛傾後宮。

二、「投錢賭寢」法

「投錢賭寢」的發明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同志。唐玄宗李隆基是出了名的風流皇帝,在開元、天寶年間,後宮美女多達四萬,真不知怎樣安排她們為他服務。於是,玄宗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將一群妃嬪集中在一起,讓她們擲金錢投骰子,投中者中最優勝者,當夜侍寢。私下裡宦官把「骰子」稱為銼角媒人。

三、「蝶幸」、「螢幸」法

玄宗不愧為一代風流皇帝,在選妃侍寢工作中也是不斷創新,不久又發明了「蝶幸」法、「螢幸」法、「香幸」法等。春秋季節,玄宗令後宮妃嬪們在門前栽花,他追隨著一隻蝴蝶走,蝴蝶落在誰的門前,當晚便宿在該處,稱此法為「蝶幸」。到了夏天,又使妃嬪們競相撲捉流螢,以先得螢蟲者受幸,稱之為「螢幸」法。向妃嬪發射香囊,以中者得幸,即為「香幸」法等等。由於進御的女子太多,玄宗難以一一記住她們的姓名和相貌,便又發明了一則風流辦法,將已進御的宮女臂上,打上「風月常新」之印,再漬以桂紅膏,使印記牢固,經水洗不褪色。

自楊貴妃入宮後,「集三千寵愛在一身」。銼角媒人、蝴蝶和「風月常新」印都派不上用場,後宮女子只得在七夕向牛郎織女訴幽情了。

四、「風流箭中」法

「風流箭中」法的發明者為唐敬宗李湛小同志。別看這位小皇帝15歲即位,18歲就over了,但得益於其先祖唐玄宗良好的風流基因的遺傳,早早熟諳男女之事。

敬宗他發明了一種風流箭,用意也是決定侍寢之事。用竹皮做弓,紙做箭,紙中間密貯龍麝末香。後宮妃嬪們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濃香觸體,了無痛楚,夜中侍寢。當時宮中有俗語:「風流箭中的――人人願。」

五、「託夢自薦」法聰明的嬪妃也會很巧妙地向皇帝自薦。而「託夢自薦」法的發明者是宋真宗妃子李宸妃。話說李宸妃原本是侍候章獻太后的一個小宮女。

有一次,宋真宗偶爾經過時想要洗手,李宸妃趕緊抓住這個機會,巴結地端起盥洗器具前去服待。皇上見她膚色潤美,就與她聊了起來。她趁機對宋真宗說,昨晚忽然夢見了一個羽衣之士,光著腳從天而降,對我說:給你生個兒子。而此時的真宗正為沒有兒子而犯愁,聽了李宸妃的話之後,挺高興地說,我來成全你吧!李宸妃因此而得幸,果然於隔年就生下了皇子。

六、「姐妹引薦」法

有時嬪妃之間也會相互引薦。歷史上利用「姐妹引薦」法得益的典型案例要數宋高宗趙構的生母韋妃了。

話說趙構生母韋氏,18歲時以處女之身被選進了端王(即後來的徽宗)府,成為端王趙佶寵妃鄭王妃(即後來的鄭皇后)的一名侍女。因長得高大豐壯、膚色發黃而難以勾起趙佶同志的性趣。不久她結識了一位同為服侍鄭王妃的喬氏宮女,這位喬氏妹妹呢,生得是身形優美、嬌小玲瓏、肌膚白嫩,不過在粉黛如雲的後宮,當時同樣沒有引起趙佶同志的注意。她們兩人情同手足,因耐不住寂寞而搞起了同志戀,並約定:「先貴無相忘」。後來,端王成了徽宗,喬美人終於得幸於微宗而成為貴妃,便向徽宗推薦韋氏,但徽宗望著身邊這位相貌平平卻說不上醜陋的女子,著實表現不出性致。

直到一年的中秋節,喝得酩酊大醉的徽宗,來到了喬貴妃住處意欲再次臨幸喬美人,喬貴妃趁機讓韋氏矇混上床,品嘗了一生中第一次而且也是她與徽宗唯一的一次男女之歡(有傳聞在靖康之難後韋氏隨徽宗等北上被金人凌辱生子)。可以這麼說,沒有喬妹妹的引薦,韋氏就不可能得到宋徽宗的臨幸,就不可能有康王趙構(即後來南宋皇帝宋高宗),也就可能沒有南宋王朝的延續(因為在靖康之難中,宋太宗名下後裔除了趙構成為漏網之魚,其他男性們全部當了俘虜被弄到遙遠的東北勞動改造去了!)。

七、「皇帝誤幸」法

有時,帝王的糊塗加上寵妃的任性,會鬧出所謂誤幸之事。上面提到的徽宗臨幸韋氏,可以說是在喬貴妃的幫助下借徽宗酒醉而成就了韋氏,也算是徽宗的誤幸之事。然而,早在西漢時期,漢景帝也幹了一件類似的事情。話說有一夜,漢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願侍寢,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兒打扮一番去見景帝。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辯,以為唐兒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纏倦之後,便使唐兒懷孕了。

八、「以詞述怨」法

有的嬪妃得到陪睡的機會純粹是歪打正著。「以詞述怨」說的是元順帝淑妃程一寧的事情。程一寧是元順帝時的七貴之一,是「位在皇后之下,而權則重於禁宮」的寵妃。傳說,她是以歌哀怨宮詞得幸的。程一寧在得寵之前,怒憤頗多,時常在夜深人靜之際,登樓倚欄,唱出詞意哀怨的宮詞,唱得音語咽塞,情極悲愴。有幾次,恰好被元順帝聽見。順帝深受感動,對人說:「聞之使人不能不凄愴,深宮中有人愁恨如此,誰得而知,蓋不遇者亦眾也。」於是,就駕車往程一寧的住所去了。

九、「鋪宮焚香」法

明代後宮,每日天漸黑時,嬪妃所住的宮門前,都掛起兩隻紅紗籠燈。皇帝臨幸某宮,則該宮門上的燈卸下來,表示皇帝已選定寢宿的地方。於是,負責巡街的宦官,傳令其他各宮均卸燈寢息。失意的嬪妃們只得滅掉希求寵幸的紅紗籠,明晚再重新掛上。

明代皇帝第一次臨幸嬪妃的住所,要鋪宮,由宦官將房間裝飾一新,該承幸的妃子也要有相應的裝飾。皇帝臨幸之所照例焚香,香氣異常,其用意有宮詞道出「參於鼻觀氣非清,脈脈遺芳媚寢情。雨跡雲蹤易牽引,莫容輕露上空明。」一次,崇禎皇帝來到一間便殿,覺得有團異香浸入心脾,心怦怦直跳,問近侍這是什麼東西?回答是:「聖駕臨幸之所,例焚此香。」崇禎嘆息道:「這是皇父、皇兄所以活不長的原因啊!」於是,禁用此香。

十、「翻牌懸燈」法

清代嬪妃侍寢與各代不同,不再是皇帝親自登門。清代皇帝自有一套制度。每日晚膳時,決定哪一個妃子當晚侍寢。每個妃子都有一塊綠頭牌,牌面上是該妃子的姓名。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皇帝晚膳用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沒有興緻,則說聲「去」。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太監拿過此牌,交給另一位太監,這位太監專門負責把將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寢所來。出於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備心理,防止妃子中出現刺客,妃子必須裸體裹著被子到皇帝寢所。清帝召幸妃嬪,照例在門前倒懸紅燈,在行宮也是這樣。宮女們入宮時梳辮子,一旦被召幸並獲得名號,就要把頭髮盤上去。

喜歡看歷史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丸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諸葛亮不願稱帝背後的六大顧忌竟是這個原因
揭秘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狐狸精是誰,下場有多慘
雷鋒塔下真有白蛇,揭秘白素貞的前世今生
康熙的寵妃開了一句什麼玩笑而被打入冷宮

TAG:小丸子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