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我們來聊聊房地產

今天,我們來聊聊房地產

過去的20年,是新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社會形態發生巨大變化的20年。國強則民富,老百姓的錢包也慢慢鼓起來了,恩格爾係數日益下降,從早些年要憑票吃米買肉,到了現在不再為五斗米折腰,有餘力者更是著眼於財富的保值增值,步入小康乃至奔向大康。而說到財產配置和增值,這20年的帶頭大哥無疑是房地產了,網上流行的興家排行榜前10位的都是各地的購房置業,敗家排行榜前10的則是賣房炒股和淘寶、吸毒,雖是笑話,說的倒是事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年的房地產政策歷程,同時,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歷程和趨勢竟有高度的相似性,正可謂大道至簡,殊途同歸。

1、組織包分配。

20多年前,大部分的房子不是買的,是組織(單位)分給員工的,在那個年代,採取的是低工資+高福利的政策,個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大部分被國家統一收納、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個人的貧富差距非常小,也不用過多考慮個人需求,房子組織分,醫療組織付,養老組織管,甚至找哪個對象,生幾個孩子組織都無微不至地「關心」。不消說,那個年代找工作哪需要「找」?都是組織按照計劃一手分配的,也沒有跳槽,除非組織調動,每個人都是社會主義的一刻螺絲釘。

2、市場化經濟。

隨著改革開放,市場化經濟在神州大地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起來。組織說了,房地產作為個人資產,組織不再包分配了,取而代之的是國家把你現在住的使用權房子折價賣給你成為個人產權房,同時全國推行公積金制度,由企業和員工每月定期繳納公積金,專款專用於以後的購房需求中去。同樣的道理,畢業的學生也不再包分配了,企業和個人自主招聘,自主就業,雙向選擇。那時候,大家懂得了工作是可以辭職的,無特殊理由的話組織是不可以拒絕的,工作是要自己找的,人頭攢動的招聘會和順應時機的招聘網站應運而生,蓬勃發展。

3、一線搶資源。

在市場化經濟的浪潮中,一線城市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排頭兵、先鋒隊,原先的小漁村深圳被畫了個圈,就以特立獨行的特區精神網羅全國精英人士,在改革開放的浪尖上揮灑智慧,書寫青春,並因此以世界罕見的速度把深圳建設成為了國際化大都市,並以後起之秀之勢與北京、上海、廣州三個老大哥並肩於中國一線城市之列。而以上海為例的老牌一線城市也不甘落後,敏銳洞察發展趨勢,大力吸引全國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2000年初期的時候,率先推出了購房退個人所得稅以及吸引外地人購房的藍印戶口政策,大力促進了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發展。在人力資源領域,異曲同工地推出了外地大學生落戶上海的「藍表」(連顏色都是和藍印戶口一樣的),不吝為具有重要導向意義的引財/引才政策,為一線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物質和人力資源基礎。

4、限購限戶口。

明智的引財/引才政策使得一線城市聚集了大量高質量的物質財富和人力資源,並引發了馬太效應,使得更多的財富和人才積極踴躍地想流入一線城市,終於和當地資源的適配性以及國家開發中西部及發展小城鎮建設的戰略發生了矛盾。此時,不得不採取了硬著陸的方式推行了限購政策,隨之而來的是限貸、提高利率、提高交易費用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以抑制越來越旺盛的一線城市購房需求。而同樣的政策邏輯也運用到了戶口管理中,藍表消失了,落戶一線城市的門檻和要求越來越高。而沒有戶口,則難以購房、上學、就醫,一系列的生活問題堆在了生活在這4個城市,卻沒有那個本本的人群面前,這些頑強而努力的人們被成為「漂」,他們用辛勤和努力在為這個城市添磚加瓦的同時,在一步步為自己的居住證記分積累分數,致力於未來能夠紮根,不再漂泊。

5、逃離北上廣。

不知不覺,很多「北漂」、「上漂」畢業打拚了幾年後到了適婚年齡,有些人成功地紮根了,有些人還在艱辛地漂泊。這時候,遠方的父母和故鄉的雲開始召喚他們了,放眼一看,這些年國家小城鎮化的建設碩果累累,無論是二三線城市乃至大部分的四線城市,那裡也通了高鐵、蓋了高樓,人民安居樂業,商業工業繁榮發展。即便沒有500強公司的全球或亞洲總部,但同樣有規模不小的分公司或者本地企業運營得如火如荼。而那裡的房價往往只有一線城市的20%-50%,當你在一線城市還為首付苦苦打拚時,豁然之間發現,坐高鐵沒幾個小時就可以回到老家,用相同的錢不但可以全款買房,加上裝修費用還有剩。在生活的壓力和父母的呼喚中,揮一揮衣袖,和一線城市告別,衣錦還鄉。正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當人們逃離北上廣返回家鄉,或者選擇置業於周邊的二三線城市,用火車或汽車到一線城市上班的候鳥式模式,自然而然人才的流動趨勢也隨之順勢流動,產生了一線嚴控管理後的資本和人才向二三線城市的「溢出效應」。所以,2016年果然出現了環上海、環北京、環廣深的溢出性房價飆升現象,同時三四線城市也迎來了普漲行情。

6、租售要並舉。

中央說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強調了房產作為資產以外的使用作用。資本的逐利性使得大家淡忘了其本質上的居住功能,而房價的飆升使得一線城市的租售比(年租金/房產市場價值)普遍低於2%,使得不少房東都懶得去掙那可憐的租金,寧願空置著減少麻煩,也便於出售,從而抬高了一線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引起了惡性循環。所幸中央政府洞察了這一病症,對症下藥地提出了租售並舉的改革舉措,強調居者有其屋,租售同權等一系列方針政策,抑制資產泡沫化,強化回歸居住功能。我需要這個資源,但未必非需要把它買下來,通過租賃,同樣可以實現所需要的效果,不光是居住功能,甚至會衍生到落戶,上學等諸多高附加值的效果。而這樣的理念,恰恰契合了最新的人力資本管理理念—-人才租售並舉,人才即可以買(正式僱傭),也可以根據使用的要求和時限實時租賃(項目外包或靈活用工),這樣企業在高效實施輕資產運營的同時又可以不斷獲得專業高效的服務。而反之,在供給端,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抑或為了工作生活的平衡,抑或為了自由奔放的靈魂等各種原因,選擇了靈活就業形式,從而形成了供需兩旺的良好局面,其中即包括高端智力和知識服務(如諮詢業),也包括專業技術服務(如招聘、研發、生產、物流、銷售等),乃至普通勞動力服務(如雙11的臨時快遞小哥)。據統計,在歐洲,像西班牙、荷蘭等國已有約20%的員工採用了靈活用工的模式來進行工作,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和市場規模也將伴隨著企業的需求和員工的特性不斷擴大。

當然,講了那麼多房地產行業和人力資源管理行業發展的相似之處,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其不同之處。房子,歸根結底是一種商品,拋開政策、環境、市場和投機產生的影響而言,其本身的使用價值是逐步折舊而貶值的。而人力資源則是具有生命、自我驅動、有發展願望和潛能的,只要能有效地做到識人用人、授人以漁,則將得到不斷發展,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推動組織效能的不斷提高,從而實現更加卓越的組織績效。這也正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所在。

生活中,把握房地產業戰略大脈搏,工作中,迎接人力資源管理新潮流,融會貫通,讓我們一起來做新經濟、新常態中的新HR!

作者介紹:陳亮 (Richard Chen),通力電梯人力資源及行政總監,智領薈VHR會員。

**********************

註:本文系智領薈(VHR)原創文章及獨家發布,內容與版權歸智領薈(VHR)所有。如需轉載或引用此文,請註明來源智領薈(VHR)微信公眾(ID:智領薈VHR)及作者姓名。若擅自引用,將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領薈VHR 的精彩文章:

績效教練三問

TAG:智領薈V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