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aaS在蠶食基礎設施世界!

SaaS在蠶食基礎設施世界!

Chris Stone是CIO網站的撰稿人,還是Acquia公司的首席產品官。

許多公司開始順應serverless計算潮流,前方將是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看看軟體蠶食基礎設施世界後會發生什麼。

從許多方面來看,我們可以將未來的軟體世界比作新興的自動駕駛汽車。正如我們面臨這個問題一樣:渴望讓駕駛員從此擺脫方向盤的所有公司想要一套統一的操作標準,隨著軟體進一步蠶食基礎設施架構,serverless計算會帶來一系列類似的挑戰。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駕駛員(或這裡的基礎設施)將消失在後台,汽車(或這裡的應用軟體)將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無論我們談論的是自動駕駛汽車還是serverless計算,隨著許多公司開始順應潮流,那將是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看看軟體蠶食基礎設施世界後會發生什麼。

向serverless世界邁進

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將某個設備插入到全球各地的電源插座,知道設備開啟後會正常工作,不會冒火花。由於AWS Lambda大行其道,谷歌、IBM及其他廠商紛紛表示構建自己的serverless計算平台,那一幕很快成為現實。這些平台按使用量計費,而不是強迫公司為它們認為自己需要的服務付費。這種模式讓公司得以輕鬆增減資源,不受伺服器內存和存儲系統的阻礙。這將導致軟體公司的商業模式發生變化,讓網站可以在淡季減少資源需求量,成本因而可以降下來,從而讓消費者和大公司都能從中受益。

感測器獲得獨立性

像亞馬遜Alexa和谷歌Home這些感測器技術很可能最終會獨立於亞馬遜和谷歌而運行。將來對話式界面會無所不在:從我們的移動設備到我們的汽車,再到我們甚至還沒有考慮過的媒介。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亞馬遜早已宣布了Lex,廣大開發人員可以用該API來編寫自己的界面,使用Lex作為後端。這可能是一種全面的方法,許多公司需要打造它們希望基於後端服務和API的體驗,或者需要與一家專門圍繞對話式用戶界面開展營銷活動的公司合作。

隨著我們進入serverless和面向感測器的世界,企業必須提供在不斷變化的技術格局中運行自如的應用軟體,就像自動駕駛汽車的廠商必須就一套能夠確保乘客和行人安全的標準達成共識。公司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駕馭數字化工具,這些方法各不相同,具體取決於諸多因素,比如一家公司已僱用(或計劃僱用)的技術人才的數量有多少,那家公司對交付給客戶的數字化體驗想獲得多大的控制權。可供選擇的那些方法包括:

構建自己動手(DIY)的應用軟體。這需要擁有技術能力的團隊從頭開始打造數字化體驗。

使用軟體即服務(SaaS)產品來處理幕後的所有細節,給用戶留下為數不多的定製方面的選擇。如果企業組織在數字化體驗應該是什麼樣這方面有著強烈的主張,這種選擇對它們來說可能太束手束腳了。

選擇一種不需要內部IT團隊的平台,同時仍讓企業組織可以通過在基礎設施上添加軟體,打造一種適合自己的數字化體驗。

在未來5年到10年,我們會繼續看到軟體和應用程序的角色不斷變化,更好地服務於最終用戶,這點毫無疑問。回到無人駕駛汽車這個比方,我們會變得不大依賴車內的駕駛員,或軟體背後的基礎設施。企業組織理應要適應這些變化,才能確保順利駕駛/運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頭條 的精彩文章:

網信辦:通過審查的雲計算服務
某IT大廠幫廣西移動割接,不小心刪除了100多萬用戶數據,導致用戶至今無法通話、上網
網傳華為將戰略入股網宿科技H股IPO
MongoDB資料庫遭大規模勒索攻擊,被劫持26000多台伺服器
VMware-on-AWS正式上線,VMware現在是正宗的SaaS玩家!

TAG:雲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