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一碗藕湯,不負秋光

豆瓣日記:一碗藕湯,不負秋光

本文作者「安東」,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一碗藕湯,不負秋光

| 安東談吃

聽相聲,說一個老頭,掉得只剩一顆牙齒,結果吃菜還塞牙了。為什麼?因為吃的是藕,唯一那顆牙卡在了藕孔里。

這個段子生生把藕給滑稽化了。其實在果蔬里,藕的「格」是極高的,飄飄然如不沾人間煙火。可還記得,《紅樓夢》里開海棠社、設螃蟹宴的風雅之所,名字便叫「藕香榭」——名字取得妙,若叫「蓮香榭」,便落了俗套。

藕是食材中的隱者。不似尋常果蔬,掛於枝梢,赤紅、燦金、碧綠,俗艷的色彩透露著淺薄的賣弄。即便稀罕如松露,也不過淺埋於泥土,生怕你找不到,吸干身邊土地的養分,寸草不生,昭告自己的存在。藕深匿於水底,隱於淤泥,看似自暴自棄同流合污,掰開一看,卻是通體雪白,一彎西子臂,七竅比干心,還有比這更雅的嗎?

都在誇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我卻好奇誰是第一個吃藕人。污泥中的根莖,圓滾滾,髒兮兮,看起來實在不似可食之物,最初的吃藕人,下嘴之前恐怕也是躊躇的,可一旦入口,甘甜脆爽,叫人停不住口。

藕在菜市場中四季都有,最好吃的時令是夏秋。

盛夏所產之藕,叫「花香藕」,蘇北水鄉有句俗話「頭刀韭,花香藕,新娶的媳婦,黃瓜扭」,說的是世間四鮮。剛出水的花香藕,脆嫩甜爽,可以生吃,一口咬下去,清漿滿口,沒有半點兒渣滓,甚至連藕絲都沒有,因為還沒長出來——「藕斷絲連」那是成年人的事兒,花香藕如藕之少年,愛便愛,恨便恨,沒這扯不斷理還亂的纏綿糾結。

汪曾祺寫吃蘿蔔,說講究「棒打蘿蔔」。什麼意思?張家口沙嶺子產的心裡美蘿蔔,熟透了,往地上一扔,叭嚓一聲,能裂成好幾瓣。用棒子敲一下,也有這效果。隨手拿起一塊來啃,甜、脆、多汁,難以名狀。吃花香藕,也有類似感覺,如吃水果,所以花香藕也叫「果藕」。

杜甫有一首名字又長又不正經的詩,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裡面有一句「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講的就是喝冷飲、吃藕絲消暑的事兒,盛夏讀來,有絲絲涼意。

《紅樓夢》里,薛蟠過生日,有人給他送禮,有「這麼長一尾新鮮的鱘魚,這麼大的一個暹羅國進貢的靈柏香熏的暹豬」,按說都是稀罕物,他卻不在意,倒是對「這麼粗這麼長粉脆的鮮藕,這麼大的大西瓜」更感興趣,拿來宴請寶玉。寶玉平素在賈府里吃膩了龍肝鳳髓、山珍海錯,看到新鮮果蔬,「果見瓜藕新異」,頓時眉花眼笑——並未講如何烹飪,想必也是拿來當水果吃的。

果藕常拿來涼拌,切片糖醋,是酒席上常見的冷盤,清口,下酒,全國各地都有這種吃法。待到秋來,花殘藕老時,採摘的藕才是正式的菜藕。彼時如傘如蓋的荷葉枯萎了,偶有幾枝頹莖敗葉立於水中,有雅興的詩人會寫出「留得殘荷聽雨聲」的佳句,更多的人卻是對湖底的秋藕垂涎欲滴。

菜藕中稍微嫩一些的,拿來清炒最宜,切薄片,以大火熱油爆炒,略加醋烹一下,味道不錯。若嫌顏色素寡,也可以將藕切絲,配以青辣椒絲、紅辣椒絲同炒,裝盤,如一個雪膚的女子,穿紅戴綠。也有人感覺這樣口味太過清淡,說用豬油去炒才有味道(沒錯,說這句話的人正是「豬油狂魔」蔡瀾),見仁見智,看個人口味了。

藕炒出來要色澤白潔才好,偏偏又最怕氧化,切開放置時間過長,或遇鐵器,都會變黑。有人建議用竹刀來切,其實陶瓷刀亦可,防止變黑最好的辦法是置於水中,隔絕氧氣,卻也不宜放置過久,會影響口感。或者刮皮切薄片,在滴了白醋的清水中泡一陣子,再用沸水略微焯一下。焯水時切不可用鐵鍋,否則炒出來顏色泛紅,有病色。

切出來的藕片可以炸藕盒(南方叫「藕夾」),脆生的藕片,香軟的肉餡,簡直是天作之合,有葷有素,軟硬兼施,實在是妙菜。藕盒費事,又要切藕、又要焯水、又要剁餡兒、又要裹麵糊、又要炸……其實難度不算大,都是功夫活兒。這道菜難在視覺,炸出來的藕盒要是一個整齊的圓盤,上下兩個藕片要基本一般大、要對齊,說到底,就是要好看。雖然好看與否並不影響口感,但做菜,色香味中,色排第一,不僅指顏色,也涵蓋造型的美感。

藕有七孔、九孔、十一孔,很神奇,都是奇數,骨子裡透著清高。便有人想到在孔里塞上東西煮來吃。有塞糯米的,叫糯米藕,是道甜點心。有塞肉餡兒的,叫肉塞藕,加水、醬油、酒、糖等紅燒,燒煮到湯盡藕酥,切塊兒上桌,也好吃。

徐皓峰的小說《道士下山》里講過一段,說民國時有個軍閥,母親祭日,需要三十六位修行者不吃不喝誦經七天,幾十個人被刀槍逼著領了這差事。才一天過去,眾人腹響如鼓,頭昏眼花,已然支撐不住。領讀經文的道人下了寶座,如傳輸內力般,給每個人摸頭頂,被摸過的人便會精神振奮。原來這道人借寬大道袍遮擋,給人嘴裡塞進了食物,是一片蓮藕,藕眼裡塞了肉末。七天後,法會圓滿結束。大家均氣色紅潤,旁人看了嘖嘖稱奇。

江南水鄉,有一種藕稀飯,早些年會在巷子里推車叫賣。秋天光景,先是聽聞一陣「梆梆」的敲打聲,跟著就推來一輛板車,車裡有火,火上有鍋,糯米秈米加上又白又肥甘甜鮮美的藕,文火慢慢燜熬著。老人們尤其鍾情藕稀飯,午後抽閑打幾盤麻將,肚子餓了,便把賣藕稀飯的招呼過來,來上一碗,又甜又糯又香又面,喝下半碗,又飽又暖。

真正的老藕,煨湯最能顯其長。表皮刮掉,盡量別用刀切,用力將藕拍碎,放入砂鍋燉煮,無論是燉排骨、豬腳、豬肺,都宜,一鍋醇香的濃湯,夠一家人喝。

吃藕對身體有益,韓愈有言:「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秋日食藕,不僅潤燥止渴、清心安神,有明顯益血益氣功效,還可增強免疫力。我最喜歡的吃法是蓮藕肉湯。先將生薑洗凈去皮,切成片,生薑皮保留備用。鍋中倒入清水,放入排骨和生薑皮,水煮開後繼續煮三四分鐘,再將排骨撈出瀝干。將焯好水的排骨和生薑片放入砂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蓋上砂鍋蓋,轉小火煲大約一小時。蓮藕去皮,拍碎,陶瓷刀切成與排骨差不多等大的塊兒,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繼續煲一小時。最後加適量的鹽調味,再轉中火煮約十分鐘,撒上蔥花出鍋即可。這道湯,醇香甜美,既有肉香,又有藕香,來一碗,方才不負這大好秋光。

(全文完)

本文作者「安東」,現居青島,目前已發表了7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安東」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凱撒大帝」就這樣一步步從呆萌奶娃進階為猿族領袖
豆瓣日記:你想要如何評價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這個存在?
有一種英文歌,叫TVB的英文插曲
豆瓣影評:匱乏的恐懼和膨脹的權力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