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數80年代香港樂壇譚張爭霸那些事

細數80年代香港樂壇譚張爭霸那些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僅是粵語流行歌曲百花齊放的時代,也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中國大陸和台灣同胞縱然不諳粵語,亦會聽粵語流行歌曲,甚至跟著唱。許冠傑、徐小鳳、張國榮、梅艷芳、譚詠麟、羅文、林子祥是這個時代的樂壇巨星,他們不但開演唱會場數極多,更是票房保證,可謂聲色藝俱全。

縱觀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些光芒四射的巨星支撐著整個香港樂壇,尤其以譚詠麟和張國榮兩人的競爭最為激烈和突出,兩派歌迷經常發生口水大戰,非吵即罵,甚至肢體衝突,以至於達到白熱化!真是世所罕見。二人在競爭中顯示出了超凡的偶像魅力。

永遠25歲"的譚詠麟是華語歌壇一個"不老的傳說",自20世紀60年代末為失敗者樂隊,70年代初溫拿樂隊紅透香港開始,他的藝齡已橫跨了60、70、80、90及新世紀5個年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譚詠麟在1984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四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議地佔有10首,並在年終獲得了多項樂壇大獎,不可動搖地確立了他樂壇第一人的地位,也同時宣布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1985年他在紅館連開20場個人演唱會,1989年再次刷新紀錄創造連開38場演唱會的輝煌紀錄,他的高產震動了整個華語樂壇。他是香港樂壇幾十年來最出色的歌星之一,在香港樂壇德高望重,是後起之秀的偶像和榜樣。

張國榮是香港流行樂壇的殿堂級歌手之一,在香港樂壇享有崇高地位。張國榮1984年他的一曲《Monica》唱至街知巷聞,開啟了香港流行樂壇的舞曲潮流,《Monica》也成為香港流行音樂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作品之一 ,並於1999年當選港台20世紀百年十大金曲之一

譚詠麟和張國榮一直都被人們作為對立面來解讀,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譚張爭霸"把香港流行樂壇推向了巔峰。譚張爭霸最終以譚詠麟在1988年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和張國榮1989年正式宣布退出樂壇而告終。

1995年,在影壇大放異彩的張國榮復出歌壇。1999年,譚張兩人破天荒地合唱了一首《幻影+霧之戀》。萬千感慨,盡在歌聲中。

譚張爭霸使八十年代後期的香港流行樂壇精彩迭出,後來的結局令人唏噓感嘆。往往最燦爛時也是最寂寞,最繁華時也是最悲涼。歲月流金,他們和一個時代連在了一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費城七六人 的精彩文章:

TAG:費城七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