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你說到做到

請你說到做到

曾向一個做了三年兒童教育論壇的朋友取經,其中包括了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不給孩子希望與不對孩子履行承諾,哪一個結果更糟糕?」

我本以為是前者,而獲得的答案卻是後者。

兒童身上待發展的可能性極高,但惰性也極高。在《無條件養育》這本書中,作者指出:

有條件性的與孩子達成一種目標協議,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初衷,導致失去自我主動性和後續成功的可能性。

同樣的道理,假設父母對一個孩子許下承諾,多數出於兩種情況:

一種是這個承諾是一項條件,需要孩子通過完成父母對其的某個要求才能進行兌現。

另一種最常見的可能就是,說出承諾的那一刻,父母還沒有條件去立即執行它,也許是時間條件,也許是物質條件,也許是情緒條件。

所以說,承諾本身就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在子女教育中,它的本質意義是作為一個錯誤理念而出現的。

而另一方面,就是它的狀態呈現著明顯的不確定性。

而忽略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內心反射弧是家長們的常態,於是這種不確定性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心照不宣得過且過的不足以被重視的因素。

然而還有一點值得深思,據調查,父母在承諾孩子的同時,多數情況他們會自以為這種希望的給予可以幫他們自己緩解壓力。以便於讓他們可以不報以負擔的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加之上述的分析,這無疑是一種惡性循環。

從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到父母不重視反省提出承諾的初衷,再到父母在麻痹大意中逐漸走向較為自私的立場,最終形成一種口頭慣性和思維習慣。

這將直接導致兩個問題的出現:

1、孩子的行動力與信任感偏弱。

2、對父母產生懷疑傾向,從而失去溝通和分享動機。

所以說,不承諾,不代表不給孩子希望,而多數時候,只有當父母坦誠面對這份希望的意圖,才能發現希望有時候也可能被他們的行為襯托的很多餘。

而及時做計劃並嘗試跟孩子有持續性的互動,即便不是深入互動,也相比於在冷落之後,承諾的事也草草了之更能幫助孩子成長。不然就請你說到做到。

在本集《貓村狂想曲》之《燒烤》中,貓爸黑豹就向大家再一次展示了,對待孩子,應該如何承諾,並且如何將這份承諾和自己的事業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幫助孩子們更好的成長。快戳視頻,一探究竟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狸工坊 的精彩文章:

好爸爸一定會是好丈夫么?

TAG:海狸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