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蒙聯軍滅金最後一戰,金哀宗主動自殺殉國,但南宋暴露了一弱點

宋蒙聯軍滅金最後一戰,金哀宗主動自殺殉國,但南宋暴露了一弱點

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金軍鐵蹄南下,勢如破竹,北宋軍隊被打的節節敗退,最後汴梁城被攻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當金軍攻入北宋皇宮之後,將宋徽宗、宋欽宗以及皇室宗親、後宮嬪妃等數萬人押往北方的金國,一路上金軍士兵對皇妃和宮女犯下了滔天罪行,最後二帝被困於五國城中,慘死在那裡,北宋的結局還是很讓人同情的。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僅僅120多年後,金國也迎來了同樣的命運,在宋蒙聯軍的猛烈進攻下,金國滅亡,蔡州城中金軍大部戰死,剩餘金軍也拔劍自殺,兩位金國皇帝也慘死。

在金國後期,由於統治者奢靡腐化,不問朝政,國家賦稅日益增多,老百姓民不聊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國內也爆發了許多次農民起義,而此時北方的草原民族蒙古族壯大起來,蒙古軍隊更是橫掃整個歐亞大陸,向西一直打到了地中海沿岸。當然蒙古對南邊的金國也是虎視眈眈,趁金國國內發生動亂之時,於1232年在三峰山戰役中大敗金軍,金軍損失慘重,國內精銳幾乎消亡殆盡,而其首都也直接暴露在蒙古騎兵的鐵蹄之下,為了避免亡國,苟延殘喘,金哀宗逃往蔡州,欲圖利用周邊的海州、萊州等地堅守待變。

當然,蒙古軍隊可不會等金軍恢復元氣,不久之後大軍便團團圍困了蔡州城,此時南宋軍隊也開始北上,配合蒙古軍隊一起進攻金軍,蒙古同意,在滅亡金國之後,兩國平分其土地,南宋朝廷也想一雪百年國恥,為靖康之恥復仇,也就派軍北上了。然而金軍卻抵抗的極為強烈,特別是在蔡州城外背水之戰時,打敗了蒙古軍隊,蒙古軍隊開始改變戰略,放棄進攻策略,改為圍困蔡州城,而此時南宋將領孟珙也已到達蔡州城下,蒙古大軍趁金軍不備,隨即攻取了周邊的海州和萊州等城池,這便使得蔡州成為一座孤城,金哀宗妄想堅守待變的戰略決策付之東流。

時間一久,蔡州城內開始出現糧草緊張的情況,金軍欲圖趁夜突圍,卻被宋蒙聯軍殺退,只得退回城中。同時,宋蒙聯軍開始水淹蔡州城,最終攻陷了蔡州城,在城破前夕,金哀宗將皇位傳給了完顏承麟,和當初北宋滅亡之時的所作所發幾乎完全一致。隨後宋蒙聯軍攻進蔡州城,金軍與其展開了巷戰,金哀宗自知大勢已去,無力挽回敗局,為了不受屈辱,最終自殺,時年僅僅37歲。而新繼位的皇帝完顏承麟也慘死在亂軍之中,金軍深感無望,紛紛自殺,宋蒙聯軍幾乎沒有活捉到多少金軍戰俘,但此戰卻在蒙古軍隊面前暴露了南宋軍隊戰鬥力落後的弱點。

筆者認為,南宋同意與蒙古合謀滅金,乃是戰略上的大失誤,大家要知道,唇亡齒寒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當時的金國位於蒙古和南宋之間,對於南宋來說,金國是一塊極為重要的緩衝地帶,一旦金國被滅,蒙古領土就將直接和南宋接壤,那麼強大的蒙古軍隊豈會對富饒的南宋江山無動於衷呢,到那個時候,不要說平分金國土地,就算自保,我想也是極為困難的,須知「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而且,更為關鍵的是,當時南宋軍隊進攻金軍時,卻被已經戰鬥力銳減的金軍打的丟盔卸甲,全然暴露了自己的軍事實力,蒙古軍隊自然都看到了眼裡,又怎麼會放過南宋呢。除此之外,在這裡,不得不說,當年靖康之恥的時候,北宋君臣和軍隊一戰不打就投降了,而金國在滅亡之時,卻是誓死抵抗,單從戰鬥意志上來說,金國還是比北宋強很多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他用大刀砍殺的日軍最多,曾右手持刀左手拿槍殺退日軍,蔣介石評價極高
中國曾經兩次寬恕此國,有一次還可以滅亡它,但它如今卻視中國為敵
抗日戰爭中最後一次會戰,此人兩出奇謀打的日軍叫苦連天,蔣介石親自做了一件事
西漢有衛青,南宋有岳飛,清朝為何一個名將都沒有?其實原因很簡單
這支部隊是抗日戰場上的百戰勁旅,戰鬥力遠超日軍,蔣介石破例下了一道命令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