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ACD抄底詳解

MACD抄底詳解

1.基礎要點

MACD指標是最著名的趨勢性指標,其主要特點是穩健性,這種指標不過度靈敏的特性對短線而言固然有過於緩慢的缺點,但正如此也決定其能在周期較長、資料數目較多行情中給出相對穩妥的趨勢指向。若以此類推,將MACD在周期相對較長的分時圖如15分鐘以上中尤其是在交易日午市運用,則可化長為短,成為幾個交易內做短線的極佳工具。

指標背離原則是整個MACD運用的精髓所在,也是這個指標準確性較高的地方。其中細分為頂背離和底背離。

其基礎要點如下:

1、背離形成原理:往往是在市場多空中一方運行出現較長時期後出現的(圖象上即為DIF和DEA交叉開口後呈近平行同向運行一段時間),因為這代表一方的力量較強,在此情況下往往容易走過了頭,這種股價和指標的不對稱就形成了背離!

2、背離原點:背離原點取值十分重要,強調要具有明顯的高(低)點性!注意要在同一上升(下降)趨勢里中取值,且在最高(低)點之後運行一段(一般在下跌末段、股價與指標出現第三浪低點)後才出現原點;

3、連續性原則。注意:

必須在復權價位下運用指標;

停牌階段指標運動失效;

漲跌停板指標失效。

背弛是一種能量積累過程,只有震蕩交易才能利於能量的積累與轉換。故此,停牌期間MACD指標容易失靈。就形成方式看,只有以股價震蕩盤升(跌)方式形成的背離具有較高的判頂(底)信號,那種指標暴漲(跌)後形成的背弛往往是反彈(回調)行情。因為只有逐步震蕩的方式才能是能量完全釋放完畢而確立頂(底)部,但暴動的方式卻使市場一方擴大了發揮的範圍,其之後至少還會出現多次背離才能真正反轉。

2.底背離三大常性

一、事不過三

在大跌行情中,底背離低點後連續出現2次順次的背離時,基本可以確定下跌行情已快結束。但此時往往由於空頭力量的頑強而向下假突破,指標也隨其突破,雖然有可能打穿前兩次背離的底部,也即相對前兩次沒有形成背離,但其和最初的背離原點仍是形成了背離,而且是第三次背離,操作上反而可大膽反手操作抄底。三背離後的反轉行情幅度往往較大且安全性高,其中暴漲後期需要連續的大量支持。

二、對稱原理

在股市中,對稱原理的存在面很廣,MACD背離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出現底背離尤其是多次背離之後的行情見頂多以成交或者股價頂背離結束。因為底背離代表能量的過分集中,在反彈行情展開後壓抑的能量容易產生報復行情,而強大的慣性作用也就往往容易造成頂背離。

三、形態分析

MACD屬於趨勢性指標,而傳統形態分析中絕大部分也都是根據趨勢理論逐步總結出來的,故此從原理上看兩者有較大的共通性,這也決定了MACD底背離也可用一般的形態理論進行分析,如頭肩底、雙底、三底、圓弧底、平台扎底等,此類形態分析中常用的量度幅度、阻力或支持位等評判理論也可適用,頂背離則反之運用。

3.尋找彈幅最大的底背離

背離理論之所以受到關注,就是其能提前性預知反轉的可能性。從本質意義上而言,背離表明了股價超常運動,而回歸正常水準的自然運動原理正是反轉力量產生的內在原因,一旦反轉力量積聚到足以抗衡原有趨勢動力時,反轉隨即產生。由此可見,背離中蘊藏的反轉能量大小是反轉行情潛力最關鍵的因素!

在股市中,運動能量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幅度和成交量的合力。由於未來反彈中的成交量是很難提前預測,故此判斷底背弛反彈潛力更主要還是取決於背離過程中振幅的大小。一般而言,應積極尋找彈幅最大的底背離,即:在股價大跌中產生背離原點後,因股價有所盤穩或反彈而使指標大幅反彈,但之後股價繼續大幅下跌並創新低時,使指標再次打回原點水準,從而形成彈幅大的背離形態!

這是因為,指標彈幅大就好比彈性好的彈簧,在背弛時一時受到壓制,但一旦取消壓制,其自然繼續爆發出良好的彈性。同時,由於彈簧最初彈動時並不需要外力的輔助就能自然完成,故此此類底背離後的反彈行情初段往往是縮量展開的。反而到了相對高位再放量時,已表明有拋壓出現,彈簧運動受到相反力量的壓制,頂部即將出現。

4.背離扎底放量反彈

扎底背離出現的機會相對較少,但由於其出現後的反彈行情往往可觀而值得關注。

此種背弛現象產生的特徵有:

1、前期上升趨勢中已產生多次頂背離,一旦正式見頂將導致股價連續大幅跳空;

2、在跳空後的盤跌過程中形成底背離,但背離過程振幅極小,形成扎底形態;

3、扎底末段一旦出現放量則是正式反彈信號,反彈持續性強、幅度大;

4、高位反彈一旦成交大幅縮小則反彈頂部逐步出現。

MACD背弛產生的本質原因在於逆反能量的囤積。就扎底背離而言,其之前的上升趨勢中頂背離次數多而蘊藏的空頭能量巨大,即使暴跌也難一次性釋放作空動力,故此指標雖然見底並出現背離原點,但仍被強大空方壓制而只能窄幅震蕩,此時底背離蘊藏的多頭能量就好比彈簧被繩子綁緊而在不斷積蓄。但是,一旦空頭能量施放完畢,且多頭能量出現首次放大量反攻,意味著彈簧綁繩已被挑斷,積蓄的多頭動力使彈簧大幅彈開,故此形成連續反彈行情。

由此可見,背離扎底放量反彈操作策略最關鍵之處在於挑斷綁繩的首次大放量反彈信號的出現!其之後的反彈成交其實正是積蓄的多頭能量表徵征從上述彈簧動能原理可知,在反彈過程中成交應該是逐步縮減的。但一旦在高位成交明顯縮小,也表明彈簧反彈動能基本釋放完畢,頂部即將出現。

5.MACD結合波浪理論抄底

MACD指標和波浪理論都是著名的趨勢類分析理論工具,其性質上的相同性也從原理上說明其運用中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結合起來運用效果往往更佳。從波浪理論多年的應用效果看,其最有價值的功效就在於指出一般5浪後會有3浪反轉走勢!若結合到運用MACD抄底中,也即當MACD出現明顯的下跌5浪時,說明指標反彈即將出現,介入信號已相當明顯。

從走勢上看,此種情況下的MACD浪型特徵主要有:

1、從1浪開跌到反彈2浪為止形成依次降低的兩個高點,結合當時的上升或者走平股價而言,已經形成典型頂背弛;

2、3浪到5浪屬於下跌釋放期,但5浪一旦形成,短線介入信號已發出;

3、在相對較長的分時圖如15分鐘以上中尤其是在交易日午市運用,則可化長為短,成為幾個交易內做短線的極佳工具。

一般而言,MACD結合波浪理論抄底在連續回調型整理中有較好的運用效果。如某股在9月初的短線回調中15分鐘MACD就出現了明顯的下跌5浪,之後反彈應聲而起。而目前的大盤30分鐘圖已是出現下跌3浪型,且與前期的大低點形成背弛,故此一旦下跌5浪完成,則反彈行情出現的可能性極大!具體到板塊上,ST類大部分個股走勢也已具有此特徵,投資者不妨在超跌後關注。

6.背離陷阱

任何技術工具都有其獨特優勢之處,但優勢有時也容易轉化為缺陷,而這經常也成為莊家騙線製造陷阱的入手點!

MACD背弛在應用中雖然成功率比較高,但同樣存在背離陷阱的可能。其中主要表現在:在連續暴跌後形成底背離原點後,指標開始斜向上形成底背離,但股價並沒有因此而反彈,只是盤平甚至盤跌,而且在指標盤升到壓力位後卻繼續向下突破,底背離陷阱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背離陷阱之後再次出現的指標高級別底背離,這往往就是真正的底部出現。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盤暴跌後在市場一片企穩反彈呼聲中,指數仍盤滑且MACD指標也開始盤升,但最終仍是繼續暴跌到指標再次出現高級別底背離時,中期底部才真正出現!同理,股價在連續暴漲後也容易出現類似的頂背離陷阱。

究其原理,主要還是能量級別與指標反映程度難以配比有關。MACD運行主要特點就在於穩健性,但這恰恰暴露其在暴漲暴跌行情中的缺陷,即其對此類行情中蘊藏的能量無法靠一次性背離就釋放完畢, 進而需要多次背離或者形成更高級別背離後,才能給出真正的反轉點信號。有鑒於此,投資者在股價連續暴跌暴漲同時MACD出現大開口突破之際,仍不適宜馬上應用一般背離原理進行反轉操作,最好是等待出現多次背離並重回低點形成高級別背離後,再動手的安全性才較高!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易開拓者TB 的精彩文章:

風險之中獲利方為真正高手
正確理解技術分析之三大假設
走出技術分析的泥沼

TAG:交易開拓者T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