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孔子對易經的研究心得(二)

孔子對易經的研究心得(二)

接上上次所說到的孔子關於易經的研究心得,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這三句。

首先,師,是指易經中的師卦,師卦在《易經》中代表大眾的意思,人類社會發展到有了自私心理,需要佔有以後,就有鬥爭,有了鬥爭,自然而然就會分陣線戰營,立場不同的就對立起來了,立場相同的就聯合為一群,群眾運動來了,所以下面是師卦,而師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老師的意思,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出師,就是我們平常看電視經常聽到的,是出兵打仗的意思,所以師在易經里是群眾的意思。

群眾起來以後,必定有親附性、比較性。「比」就是排隊,與自己相同,跟著走。有群眾就會有意見分歧與意見一致,一致的聯合在一起,意見不一致的就對立起來了。

有比有群眾,大家同心同德在一起,必有畜,有積蓄,畜,就是積蓄的意思。亦即是大家謀共同的利益,雖然是私心,大的私心就是公,就有所畜,有儲蓄準備。

好了,怕說多了就膩了,今天就先說到這裡了,漲知識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玄古子:周易到底想要告訴我們天大的秘密是什麼?
寫下《愛蓮說》,出入儒釋道,精通易經的周敦頤(一)
讀「萬思之源」,「易經」前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二)
人,生來要做的三件事
墨西哥現神秘光,外星人來了?還是易經高手預言紫薇聖人將出山?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