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內蒙古大草原,我承認我就是個單純的吃貨

在內蒙古大草原,我承認我就是個單純的吃貨

到了內蒙古,不吃幾回羊肉,算是白去了一趟。這裡很多盟旗都說他們那裡的羊肉不膻,因為羊吃了草原上的野韭菜、野蔥,自己就把膻味給解除了。

蒙餐以羊肉、牛肉、奶類為主要原料,烹飪方法相對簡單。可你要是認為這裡的飲食不講究不精緻,可就大錯特錯了。看似簡單粗放的飲食習慣背後,其實是草原上千年以來牧民們智慧的結晶。牲畜的宰殺、烹調在這裡都有著獨特、完整、考究的方法,集美味、便攜、營養於一身。

走吧,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去看一看草原上只有當地人才能吃到的地道美食吧,當一枚簡單的吃貨,挺好。

手把肉

除了上次介紹過的烤全羊,其實手把肉才是尋常百姓家待客的佳肴。因為吃的時候需要用刀割、手撕,因而得名「手把」,是草原游牧民族千百年來最愛的家常飲食。

主要是採用羊肉,做法簡單,保持了草原上的原汁原味。用剛剛宰殺的羊肉放到水中煮,煮的時間不長,只要鍋里冒出浮起來的泡沫,就可以起鍋撈出肉來吃。有些人講究羊肉帶著一點生吃,才嫩,因為羊肉越煮越老,嫩的容易消化,可以多吃。

吃的時候,各人選取自己喜歡的部位,用刀割著吃,可以蘸一點兒佐料。早先是蘸著一碗鹽水即可,如今多了較多調料。一刀下去,汪出一點兒血絲,鮮嫩無比。

有個段子,是密碼君上大學的時候聽老師說的,講的是當時美食家汪曾祺請著名影視明星斯琴高娃和女兒去北京知名的飯館子,小姑娘對北京菜不怎麼感興趣,面對著滿桌子的菜就是不懂筷子。汪曾祺靈機一動,請餐館給白水煮了一份羊肉上來,倒是給小姑娘吃得津津有味,不用什麼佐料淡口就吃光了這一份羊肉。

在草原上,牧民們吃完手把肉,也會用羊湯煮上一點兒挂面,算作是主食。

血腸

血腸不是蒙古族特有的,卻是來到內蒙古不能錯過的另一項美食。

一般使用新鮮的羊血、白面、蔥花、鹽巴攪拌後,灌進腸衣中紮緊,然後在放到鍋中蒸熟。出鍋之後,可以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愛吃辣的,可以蘸著辣椒油、醬油;喜歡吃原味的,可以蘸上一碟子香醋。

真是不油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豬肉燴酸菜或豬肉勾雞

內蒙古中部靠近陝西、山西北部,飲食習慣也靠近這些地區,豬肉、雞肉也經常會出現在當地人的餐桌之上。

豬肉燴酸菜,主要以秋天剛剛宰殺的豬肉味最為爽口。主要是在當地的農村地區,殺豬之後,為了犒勞左鄰右舍前來幫忙,經常會煮上一大鍋的豬肉,配上剛剛腌好的秋天酸菜。久而久之,這道菜香氣飄進了各家各戶的餐桌,是旅行者必吃的當地美食。

豬肉勾雞是把雞肉、豬肉、土豆、豆腐等一併過油,然後加上濃重的調料,比如蔥、姜、大蒜、大料、花椒一起燴熟。是一道頗具當地風味的美食,在阿拉善、鄂爾多斯等地區就可以嘗到正宗的豬肉燴酸菜或者豬肉勾雞。

燜面和炒米

很多漂泊在外的內蒙古人,想起來家鄉,往往都會說很想念媽媽做的那一道燜面。麵食,其實反映了農耕文化的美食,隨著內蒙古人來人往,中原腹地與草原上的不斷遷居,麵食在當地的流行其實也並不奇怪。

燜面的特色,主要在燜。在鍋內放入豆角、土豆、肉類等食材,再將切成小條的麵條放在上面,覆蓋所有的食材,加水燜,水幹了就可以起鍋食用,主要以吃麵條為主。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入羊肉、酸菜、豬肉等不同配料,做成什麼口味,主要看各家主婦的手藝了。

炒米在當地算得上一道小吃了,用糜子製作而成,可以放入奶茶中泡著食用,也可以淡口直接吃,還可以放入酸奶中拌著吃(哎,這不是最近流行的穀物酸奶吃法嗎?)

地道的蒙古族早餐也離不開炒米,一般是把手把肉撕成小條條泡進奶茶中,加入炒米,再配以其他的茶食。滾燙的奶茶既熱了肉條,又把奶味和肉味浸到了所有的材料中,香醇無比。

這樣一道地道、營養豐富的蒙古族早餐就做成了,有些家庭還會在奶茶中選擇放入一些黃油。早餐中還可以搭配乳酪、奶皮等白食,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入奶茶中。

綠色是草原上最常見的一種顏色,這裡的食品在天下天地間自由生長,因而也常被譽為「綠色食品」,有機,味道濃郁。

天寬地闊,卻不單調,正如同蒙古族多種多樣的豐富飲食,既有牛羊肉等游牧民族的傳統飲食,也有自古以來語中原腹地密切而傳承下來的中原美食.

草原風味情

首播時間:2017年9月11日18:58分

播出平台:CCTV-10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密碼 的精彩文章:

極致之美:這裡是千島之城,亦是千年來的東海魚倉
致命誘惑:從大海到餐桌上的欲罷不能

TAG:文明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