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魅力教師是怎樣煉成的

魅力教師是怎樣煉成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好教師的樣子,或幽默,或有愛,或博學,或美麗……關於好教師,通常會有不同的表達。

比如,中國教師報有一個關注好教師的欄目,叫「非常教師」,關注點在於有非常之思想、非常之經驗、非常之故事。

台灣教師陳香吟與四川綿陽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謝雲曾共同出版了《「不乖」教師的正能量》一書,他們用「不乖」教師定義好教師:太乖只知道順從,「不乖」意味著創造!「不乖」教師其實質指向於鮮明的個性、不斷的挑戰、勇敢的創造。

無論表達如何不同,那些多年以後依然被憶起的教師,那些被學生喜歡的教師,那些被媒體聚焦的教師,通常都是有魅力的教師。因此,在第33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國教師報以「魅力教師」定義好教師的樣子。

所謂魅力,山西運城新港實驗學校校長魏智淵認為是穩定的吸引力、風格化的產物。實際是指一個人鮮明而獨特的人格、成熟而敏銳的經驗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影響力。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認為,教師的魅力很難用文字表達出來,因為教師是有個性的,每一個教師風格都不同。共同的特點應該是既能有出色的教學,能用優異的教學吸引學生,又能尊重學生,民主、平易地對待學生,學生覺得有親和力。教師的魅力不是技巧,不是練出來的,而是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學生熱愛的表現。

「我心目中有魅力的教師,是像於漪、霍懋征、呂型偉、段力佩等這樣的教師。」顧明遠說。

那麼,魅力教師是怎樣煉成的?魅力教師具備什麼特質?魅力教師的成長需要什麼樣的學習清單?

一位魅力教師的成長樣本

李虹霞是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語文教師,特級教師。

三年前,她還在山東工作,與學生在濰坊北海雙語學校創建了一間「幸福教室」。

在這間教室里,她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一起把教室四周布置成「書的海洋」,走進教室就浸潤在無處不在的書香里,剛剛入學的孩子會迅速愛上母語,愛上漢字,讀書會很快成為每個孩子最喜歡的事情;教室里設計了空中、地面、牆壁等展示專區,學生隨時隨處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教室里有綠色植物,還有家長捐助的大魚缸和活潑的小魚,充滿生機……一切都散發著幸福的味道。

有人說,李虹霞的「幸福教室」是根據學生文字和圖畫表達的理想教室,突破了目前中國傳統教室的局限,讓一群孩子幸福地生活其中的是她基於一間教室的兒童開發的課程。美國最佳教師雷夫參觀了李虹霞的幸福教室,連連稱這間教室為「中國的第56號教室」,李虹霞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版的雷夫」。

從幸福教室起步,李虹霞的探索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迷戀,不少家長成為她的鐵杆粉絲。如今,在北京,在中關村三小,李虹霞依然接續著幸福教室的建設,她的班級又一次成為家長選擇的熱點班級。

在許多人眼中,李虹霞是一位魅力教師,她的魅力來自她在一間教室里創造的課程傳奇。她是一位從不放過自己的人,在專業發展上,她總是在不斷進行自我「追殺」。李虹霞有一個專業發展三問——

一問:學生學得幸福嗎?只有直面孩子,從孩子的實際出發,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能讓孩子在幸福中成長。

二問:我的教學如何才能更高效?首先要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師本課程」,其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再次要真正了解課堂學習的起點,最後要增強課內閱讀量,以保證學生確實在讀書。

三問:我的教學行為指向哪裡?每一節課,李虹霞都反過來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期待的達成是否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幸福指數?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哪些好習慣?是否幫助學生提高語文能力,形成語文素養?

對於李虹霞來說,做一位魅力教師,熱愛始終是第一位的。有人曾問李虹霞:為什麼會如此熱愛教育且持續熱戀,近30年了還痴狂依舊。在李虹霞看來,這就好像問一個媽媽,為什麼愛孩子一直到老。「母愛是天性,師愛難道就不能也是對生命成長的一份迷戀嗎?」李虹霞說,「我只是在享受一種生命的自在狀態,在幸福教室里修行,那裡有最純真、最鮮活的生命,他們在用成長滋養我,值得我無限地敬畏和陪伴」。

魅力教師的共識性標準

魅力教師有公約性、共識性標準嗎?如果有會是什麼?

記者採訪了不同人眼中的魅力教師。且看有哪些是相同的。

李迪是河南省鄭州市科技工業學校音樂教師,卻將班主任當得有滋有味,尤其是將班級成長故事描述得有聲有色,先後出版了近10部班主任方面的著作。

李迪眼中的魅力教師,除了寬容、真誠、善良、睿智、豁達、知識淵博、熱愛生活等其他行業優秀員工所具備的共同魅力,還要真心熱愛孩子、熱愛教育、熱愛生命。「他努力工作,不是為了別人的誇讚,而是因為真心喜歡這份工作;他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在課堂上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他能保持童心,在課外活動時和學生毫無隔閡、嬉笑聊天;他有寫作反思的習慣,會及時彌補自己在教學中無意犯下的錯誤;他有一顆寧靜淡定的心,清楚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不會人云亦云……」

李迪認為,這種對教育、對學生、對教室發自內心的愛,自帶一種感染力、震撼力,能讓一個平凡普通的教師在講台上光芒四射。

曾有人歸納出「最受學生歡迎的十種教師」,分別是:像父親一樣嚴而有度的教師;像母親一樣慈愛的教師;實習教師;寬容的教師;帥哥教師;溫柔的美女教師;風趣幽默的教師;充滿愛心的教師;以身作則的教師;有真才實學的教師。

但在魏智淵看來,魅力教師沒有一個「標準畫像」,因為魅力往往來源於一個人的獨一無二性,但仍然可以從師生關係的角度將魅力教師分為兩種類型:藝術家型和導師型。

藝術家型教師的核心是「表現」。藝術家型教師往往依賴於某種天賦,並通過展示和利用天賦喚醒學生對知識的熱情,「慕其師而信其道」。

導師型教師的核心是「發現」。相對於藝術家型教師的「我自開花,蜂蝶自來」,導師型教師往往依賴於洞察力,他們獨特的魅力來源於高尚卻不空洞的人格,以及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他們能夠理解並接納不同生命的特質,洞察到他們的內在需要,能夠引導、幫助他們理解自我,並尋找到獨特的自我發展路徑。

山東省樂陵市實驗小學教師張書才認為,魅力不受年齡的制約,不因人的衰老而消失;也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不因形象一般而不存在魅力。相反,魅力如同陳年佳釀一般,越久遠越香醇!所以,魅力要「品」!因此,魅力是大美,是美麗的終極。

有人將教師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一類是固定性思維的人。相關研究表明,具有成長性思維的教師所教出來的學生成就要遠遠高於固定性思維能力的人。具有成長性思維是教師創新素養的體現。山東省泰安市基礎教研室許興亮認為,核心素養時代,教師的創新素養主要表現為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人格。

魅力通常屬於少數人,少數教師魅力的形成,或依賴於天賦,或依賴於後天訓練;大多數人則是缺乏風格而不自知的,因此在職業生涯中,往往只是知識的搬運工,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除天賦外,魅力是可以修鍊的。

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鎮第二中學教師李素懷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學校剛剛分配來兩名大學生,剛參加工作的兩個年輕人做事都很積極,有一位大學生與辦公室的所有教師很快融合到一起,下班邀約去逛街,課間聊些八卦新聞。大家很喜歡這位精靈般的教師,而另外一位教師卻很少說話,常常捧著一本書,或是讀,或是記,或是在電腦里敲字。一年下來,兩位教師的教學卻拉開了距離,少言寡語的那位教師贏得班級學生的喜歡,「我們的數學老師有一種魔性,常常把我們吸引住,帶著我們探索數學的奧秘,讓我們樂不思蜀」。

在李素懷看來,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教師不應該加速自己的腳步,而是要學會讓自己慢下來,深紮根,強化教學技能,讓自己真正專註到教育工作中,讓學生看到你獨特的個性,從而成為魅力教師。

陳香吟眼中的魅力教師是,一位魅力教師要看他在教育孩子時,是否還記得自己也曾經扮演過孩子的角色?是否能夠以陪伴和傾聽的姿態去除強勢病與固執病,讓自己重新檢視教學的本質和教育的初心,不斷思考如何引導孩子越過學習的浩海峻岭,體驗奇妙的研學旅程。

魅力教師成長清單

魅力教師是如何煉成的?魅力教師需要完成哪些修鍊?

有人曾提出「教師的十大修鍊」,即修鍊自己的聲音,讓它引人入勝;修鍊自己的語言,讓它妙趣橫生;修鍊自己的眼睛,讓它給人鼓勵;修鍊自己的表情,讓它神采飛揚;修鍊自己的行為,讓它規範專業;修鍊自己的學識,讓它猶如泉涌;修鍊自己的心靈,讓它平和美麗;修鍊自己的靈魂,讓它崇高聖潔;修鍊自己的氣質,讓它超凡脫俗;修鍊自己的人生,讓它陽光幸福。

《教師的20項修鍊》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郭元祥用10年時間完成的一本書。這本書從修鍊教師形象、精鍊教師生活和錘鍊教師專業三個方面指出教師20項修鍊,分別是:教師的服飾、教師的微笑、教師的語言、教師的習慣、教師的寬容、教師的德性、教師的智慧、教師的情感、教師的規劃、教師的閱讀、教師的研究、教師的反思、教師的寫作、教師的幸福、以人為本、課程意識、跨越邊界、教學藝術、尋找聲音、教育之夢。

與其他教師相比,李素懷並沒有什麼特長,如何修鍊成為魅力教師?她學會了觀察學生,把學生的生活敲成文字,給孩子們講故事,便成了一個會講故事的魅力教師。

李迪則給出了一個魅力教師成長清單:

一是博覽群書,開闊視野。閱讀專業書之外的文、史、哲經典書籍。所有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源於厚積薄發的積澱。相信開卷有益,相信學習是最少的投入、最大的產出。只有博覽群書,才能在課堂上遊刃有餘引領學生。

二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裡的布施,是指真心實意引導身邊人向上、向善;愛語,是對身邊人多說溫暖、積極的語言;利行,即多做有益於身邊人幸福成長的事情;同事並非一個單位一起工作的人,而是心理學中的「共情」。每個人都有讓身邊人快樂幸福的責任和義務,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培養自己感恩心的最好方式。

三是靜思冥想,遠離喧囂。人的靈氣不可能在電視機前、商場里、手機中獲得,只能在接受大自然或音樂的熏陶中靜思感受。走進大自然,看著大地上蓬蓬勃勃、鬱鬱蔥蔥的玉米、芝麻、葡萄架,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對大地的敬畏和感恩便油然而生,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沐浴在星空下、散步在月色中,帶一份淡淡喜悅感受著生命的美好,梳理著脈脈情懷,日積月累,學生便能感受到來自教師身上的寧靜。

四是熱愛自己,善待學生。一個深受學生歡迎的魅力教師,愛自己、愛家人、愛學生、愛教育……全部源於他對生活真切的愛。教師當以自己的美,引導學生去感知美、了解美、熱愛美,追求美,進而幫助學生成就美麗的人生。所以,每一個教師都應該美美地活著——真真切切、生動活潑、神采飛揚……

閱讀,是魅力教師修鍊的共識。沒有大量的閱讀,很難有寬闊的教育視野,很難將學生帶到一個更大的世界。魏智淵出版過《教師閱讀地圖》一書,這本書對於教師閱讀做了詳盡的介紹,已經成為教師專業閱讀的一份指導手冊。

上海市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語文教師朱煜認為,教師一定要讀書,語文要做到思想啟蒙。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有一顆赤子之心,這樣才不會讓孩子過早地「老去」,讓自己變得暮氣沉沉。閱讀兒童文學是保持童心的好辦法。

教師的魅力應該體現在教學中,體現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學生感受到這樣的魅力,就會對學習充滿興趣。教師怎樣才能修鍊出魅力?朱煜認為,第一,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每天走進校園、踏上講台,應該以職業的方式與學生交流。當學生遇到困難,教師應該從專業的角度給予指點幫助。第二,教師應該將每一節課視為鍛煉教學能力的練功場。時代在前行,學生在變化,教師絕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因為在教育教學中「不變」是無法應對「萬變」的。把握學情,研讀課標與教材,設計適合的教學活動,實施有效的教育教學流程,這些都需要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第三,教師應該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學習拓展眼界,豐富知識,錘鍊常識,了解專業發展情況,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更好地根據事物本質,作出正確的判斷。第四,教師應該將學習成果及時體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使學習與實踐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陳香吟對魅力教師的成長有不同的概括,她認為魅力教師煉成的過程是歷經「堅持:不忘初心——享受:課堂風景——歸零:生活勇氣」三種人生階段,練達一種如沐春風的魅力,也就是讓人在輕鬆自然氛圍中產生想親近的靈性魅力,在學習過程中陪伴對話的理性魅力,在價值形成中引導思辨彈性的感性魅力。因此,有魅力的教師,不需要任何造神口號的堆砌,就能鼓舞學習者走上充滿「人味」智慧的學習之路。

河南民辦教育共同體理事長王紅順曾研究了30多名中小學名師成長曆程,他概括出這些魅力教師成長的路徑,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量變走向質變型,先一步步從課堂做起,慢慢總結經驗,梳理思想,構建系統理論,形成自己個性風格。二是先質變再追求量的突破,針對當前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先提出一套不太成熟的理論主張,然後紮下身子在課堂上實踐驗證、反思、改進、優化、提升,最後取得理論與實踐雙豐收。三是自己量變,專家引領產生跨越性質變,自己做到一定高度出現高原瓶頸時,因為閱讀、專家指導和點撥而豁然開朗,漸成名家。

王紅順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師學習的三個視域:一是學經驗、方法、思想,即學思想,用思想去學,學出自己的思想;二是學精神、追求、教育情懷,即修鍊、做人;三是悟名師成長曆程、路徑、方法,即捕捉、把握跨越的四個關鍵:關鍵事件、關鍵人物、關鍵一本書、關鍵場景。

誠然,魅力教師的成長並沒有標準路徑,但我們仍滿懷期待:一批批魅力教師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中國教師報》2017年09月13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師者,何為
致敬魅力教師
米新江:無師課堂創生記
創意迎新形式 傳承航空文化
人文關懷溫暖四千新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