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心糖尿病就在身邊 每年超百萬被截肢!

小心糖尿病就在身邊 每年超百萬被截肢!

說到糖尿病大家都很清楚,那麼你真的了解糖尿病嗎?你知道糖尿病如何預防嗎?如今依然有不少人對於糖尿病患者並不熟悉,那麼下面就教教大家怎麼去預防。

每年超100萬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

糖尿病已成為導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疾病。目前,我國18歲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11.6%,患病人數超過1億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患病率12.4%,截肢率7.3%,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有超過100萬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足而截肢。

專家呼籲,如果糖尿病人感到下肢疼痛、麻木,同時伴有間歇性跛行、腿部怕冷發涼、下肢皮膚蒼白以及傷口難癒合等情況時,應引起重視,進行足部檢查。須知道,糖尿病足病患者截肢術後3年生存率為50%,5年生存率為40%。我國糖尿病足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25000元。早期正確的預防和治療,45%-85%的患者可免於截肢,因而糖尿病足病早期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就是常見導致糖尿病的原因:

1、陰虛多:糖尿病其病機是陰虛燥熱。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再加上燥熱傷陰,陰損氣耗,氣陰兩虛導致消渴。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加快,過度消耗體內陰液,產生燥熱而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2、睡眠晚:睡眠不足與血糖控制失調關係緊密,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人,睡眠不足會加重病情。睡眠時間長短和睡眠質量是直接影響糖尿病的原因。時常睡不著覺或睡眠質量差的病人,血糖明顯不穩定。

3、鬱悶多:不良情緒也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人體胰島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關內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調節外,還受植物神經功能的影響。不良情緒因素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以中老年人更為明顯。糖尿病病人應保持情緒穩定,樂觀豁達,不患得患失,適當控制情緒,減少焦慮及激動。

4、吃的多:長期不規律不合理的食物導致身體肥胖,使胰腺長年累月處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久之便出現了胰島素抵抗,血糖隨之升高。對於這個糖尿病的原因,應儘可能堅持飲食多樣化,多吃一些粗糧,保持營養平衡,科學計算總熱量,高纖維素、低鹽、禁酒及禁甜食。

5、活動少:時常活動的人要比不時常活動的人長壽,患糖尿病的危險也小得多。適當的活動可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中葡萄糖被肌肉組織的利用增加,血糖降低,從而減少引發糖尿病的原因。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病人,只要適當活動,也有利於病情改善。

6、身體胖:肥胖也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肥胖程度越嚴重,糖尿病的發病概率越高。長期堅持適量活動減肥,可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胰島素數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利於預防糖尿病。

7、懷孕:在懷孕期間,女性有一段時間會出現血糖偏高的現象,如果沒有很好的調節並加以控制,這就極有可能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

糖尿病人怎麼控制血糖

1、蹲馬步

挺胸站立在椅子或沙發前,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繃緊腹肌,雙臂在胸前交叉;緩慢地屈雙膝,放低身體,直到身體呈坐姿;呼氣,站起身;10~15次為1組,總共完成3~4組。

2、觸摸腳尖

坐在床上或墊子上,把兩腿伸直並且盡量向兩側分開,同時上肢緩慢屈向右側,將兩手儘可能觸摸右腳尖,呼氣,還原後改為左側,動作相同。

3、小燕飛

趴在沙發或床上,雙臂前伸,雙腿伸直;呼氣,輕柔地將雙腿向天花板抬起,感覺腿後方和下背部用力;當雙腿達到極限時,停頓3秒鐘;然後緩慢地將雙腿放回;12~15次動作為1組,總共3組。

4、前伸臂轉肩

把兩臂向前伸,兩手交叉,再反向用力旋肩。

5、伸懶腰

平時多注意伸懶腰或環轉踝關節等,皆可以多方面鍛煉全身的關節和肌肉,從而使肌肉舒展、有力,體內多餘脂肪減少,達到血糖水平穩定。

6、仰卧屈膝

舒展平躺在床上或墊子上,將兩臂自然伸直並放於身體兩旁。隨後兩腿抬起、屈膝,用手於膝蓋處抱住雙腿,盡量往下牽拉。

7、原地快走

一般的患者只需原地小步快走,而對於病情較重者則需步速稍慢。注意走時上肢保持正直,手腳協調配合。

8、側抬腿

左腳站立,保持身體平衡,緩慢地抬起伸直的右腿,儘可能抬高;放低右腿至初始位置,再右腿站立,抬左腿;每側各做12~15次為1組,總共3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許多人說糖尿病人不適合吃小米粥?是真的嗎?糖尿病人該怎麼吃
胖又背鍋了——老婆胖,老公得糖尿病幾率高
5款常見預防糖尿病的食材,平價卻作用大
飲食五個「多樣」,血糖一樣的穩,打敗糖尿病該這麼做
別讓心梗要了你的命,這些防治知識糖尿病病友得早點知道!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