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維穴:治療 頭痛,目眩,口痛,流淚
尋找方法:
取頭維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勢,此穴在頭側部髮際里,位於髮際點向上一指寬,嘴動時肌肉也會動之處(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
主治病徵:
頭維穴的主治病徵為:指壓頭維可以治療臉部痙攣、疼痛等面部疾病。「按摩療法治療臉部痙攣、疼痛」。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頭維穴 Tóu wéi(ST8)
〖取穴方法〗人體頭維穴位於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解剖〗在顳肌上緣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的額支;布有耳額神經的分支及面神經額穎支。
〖主治疾病〗頭痛,目眩,口痛,流淚,眼瞼(目閏)動。
〖人體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頭痛;配太沖穴治目眩。
〖刺灸法〗平刺0.5~1寸。
〖附註〗
(1)足陽明、足少陽經與陽維脈交會穴。
(2)《甲乙》禁不可灸。
〖別名〗顙大穴。
〖穴義〗胃經的五穀精微由本穴分送頭之各部。
〖名解〗
(1)頭維。頭,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內物質所調節的人體部位為頭。維,維持、維繫之意。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維持頭部正常秩序的作用。
頭部為諸陽之會,它要靠各條經脈不斷地輸送陽氣及營養物質才能維持它的正常運行。胃經屬多氣多血之經,在輸送頭部的陽氣當中佔有一定比例,對頭部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起著重要作用,而胃經氣血傳之於頭又是靠本穴傳輸,故名。
(2)顙大穴。顙,額頭。大,多也,指穴內的氣血盛大之意。胃經屬陽明,多氣多血之經,與其它經脈相比,胃經輸送頭部的氣血物質要多,而本穴又為胃經氣血上供頭部的出口,其轉運的氣血物質也多,故名為顙大。
(3)足少陽陽明陽維之會。本穴為胃經向頭部輸送氣血之處,因其輸送氣血的量大且強,運行為風行之狀,性同膽經氣血,故為足少陽陽明之會。又因本穴輸送頭部的為純陽之氣,性同陽維脈氣血,故為足陽明陽維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陽氣。
〖運行規律〗陽氣以風行之狀由本穴分散於頭之各部。
〖功能作用〗向頭之各部輸送胃經的陽氣及精微物質。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口紅色號太多,怎麼選?最顯白的顏色原來是它
※肩周炎不用擔心!做好這5個動作,輕鬆搞定肩周炎!
※店面精細化管理思維導圖,有了它,開單更瘋狂!
※哪種顏色的鞋最百搭?女人必看!
※少商:治療咳嗽,咽喉腫痛效果杠杠
TAG:和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