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為億萬富豪有三條路裡面有炒股和炒房

成為億萬富豪有三條路裡面有炒股和炒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胡潤研究院日前發布了《2017胡潤財富報告》,把中國有多少有錢人、有錢人都在哪、他們到底多有錢,以及錢是怎麼來的,都查了個一清二楚。然而更重要的是…小編看了這份報告,才終於明白自己有多窮。

大數據告訴我們,中國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的構成人群中,有55%是企業家,20%是金領,15%炒房者,10%炒股者。

而在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的構成人群中,已經全然不見打工者的身影,轉而變為75%企業家,15%炒房者,10%炒股者。

這意味著什麼?依靠打工,你可以成為千萬富翁,但卻很難成為億萬富豪。

不過,殘酷的事實之外,似乎還透露著那麼一點點光:大數據還告訴我們,有超過3萬戶家庭,是靠炒房炒股,炒出了億萬身家。

這也許也印證了那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中國到底有多少有錢人?

如今中國的「有錢人」多到什麼程度呢?簡單來說,在香港,平均每34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在北京,平均每83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在上海,平均每105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在深圳,平均每170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千萬富翁……

顯然,千萬富翁在當下已經談不上是「鳳毛麟角」了,充其量也就是個「中等意思」。更加引人矚目的一組數據是:在香港,每600人中就有1人是億萬富豪;其次是台北、北京和上海,每1200-1600人中有1人是億萬富豪。

數據顯示:

截至到2017年1月1日,大中華區600萬資產家庭數量已經達到460萬,比去年增加27.4萬,增長率達6.3%,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達到161萬。

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86萬,比去年增加14.7萬,增長率達8.6%,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94.8萬。

擁有億萬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2.1萬,比去年增加1.2萬,增長率達10.5%,其中擁有億萬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7.1萬。

擁有3000萬美金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7.9萬,比去年增加8300戶,增長率達11.8%,其中擁有3000萬美金可投資資產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4.8萬。

報告總結稱,「高凈值家庭的增長速度比GDP快。」

有錢人都在哪兒?

先看下「不那麼有錢」的600萬資產家庭分布情況:

1.北京重新超越廣東,成為擁有最多600萬資產家庭的地區,比去年增加5.5萬,達到63.5萬,增幅9.5%,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有22.3萬。

2.廣東第二,比去年增加3.6萬,達到62.8萬,增幅6%,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有22萬。

3.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列第三,比去年增加4.9萬,達到55萬,增幅9.8%,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有19.2萬。

4.香港第四,比去年增加1.7萬,達到52.8萬,增幅3.3%,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有18.5萬。

5.浙江第五,比去年增加3.3萬,達到47.2萬,增幅7.5%,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數量有16.5萬。

再看 「中等意思」的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分布情況:

1.廣東連續第二年成為擁有最多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的地區,比去年增加2.8萬,達到26.8萬,增幅11.7%,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13.7萬。

2.北京第二,比去年增加2.5萬,達到26.3萬,增幅10.5%,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13.4萬。

3.上海第三,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比去年增加2.5萬,達到23萬,增幅12.2%,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11.7萬。

4.香港第四,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1萬,達到21.4萬,增幅5.4%,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10.9萬。

5.浙江第五,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6萬,達到17.6萬,增幅10%,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9萬。

最後來感受一下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分布情況:

1.北京仍然是擁有最多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的地區,比去年增加1800戶,達到1.74萬戶,增幅11.5%,其中擁有億萬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有1.03萬戶;

2.廣東第二,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700戶,達到1.57萬戶,增幅12.1%,其中擁有億萬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有9250戶;

3.上海第三,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比去年增加2100戶,達到1.48萬戶,增幅16.5%,其中擁有億萬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有8730戶;

4.香港第四,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比去年增加700戶,達到1.2萬戶,增幅6.2%,其中擁有億萬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有7100戶;

5.浙江並列第四,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700戶,達到1.2萬戶,增幅16.5%,其中擁有億萬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有7090戶。

錢從哪來?

報告顯示,在千萬級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構成中,企業主佔比55%,金領佔比20%,炒房者佔比15%,職業股民佔比10%。

他們的具體情況如下:

企業主(55%):企業資產占其所有資產的60%,他們擁有180萬的可投資資產(現金及部分有價證券),20萬以上的車和價值200萬以上的住房。

金領(20%):主要包括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的高層人士,他們擁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紅等來保證穩定的高收入。他們財富中現金及有價證券部分增長至20%,他們擁有500萬以上的自住房產,價值50萬以上的汽車。(小編註:看來金領比企業家更注重生活品質哦!)

炒房者(15%):主要指投資房地產,擁有數套房產的財富人士。房產投資佔到他們總財富的90%,現金及有價證券佔比5%。

職業股民(10%):指從事股票、期貨等金融投資的專業人士。現金及股票佔到其總財富的30%。職業股民平均擁有450萬以上自住房產,200萬以上投資性房產和價值50萬以上的汽車。

而從億萬級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構成來看,金領已經被完全排除在外,企業主的比例上升至75%,炒房者和職業股民佔比依舊為15%和10%。

雖然炒房者和職業股民的佔比未變,但他們的資產配置情況較千萬級資產的家庭有明顯區別:對於炒房者來說,房產投資占其總財富的比例由90%降到到了約80%;對於職業股民來說,現金及股票占其總財富的比例則由30%大幅提升至73%。

他們的具體情況如下:

企業主(75%):企業資產占其所有資產的60%,他們擁有1500萬的可投資資產(現金及部分有價證券),房產佔比他們總財富的20%。

炒房者(15%):值得注意的是,由於2016、2017年兩年房市火速升溫,炒房者在這部分人中的佔比由2015年的10%上升至15%。房產投資佔到他們總財富的80%以上。

職業股民(10%):現金及股票佔到其總財富的73%,房產投資占他們財富的25%。

2017年,中國億萬資產超高凈值家庭總數為12.1萬戶。這也意味著,有超過3萬戶家庭,是靠炒房炒股炒出了億萬身家。

有錢人的偏好

小編註:本部分為附加內容,你們有錢人可以重點看看,但小編對有錢人的生活方式並不了解,因此不對本部分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有異議者歡迎文末留言。

《2017胡潤財富報告》顯示:

中國千萬資產高凈值人群平均年齡38歲,平均年消費佔平均財富的3.4%。

地產是他們最主要的投資方向。

千萬資產家庭平均住在240平米的房子。

對奢侈品的熱情已經連續兩年上升,比去年回暖20%。

最想擁有的是健康,喜歡跑步,未來三年最想嘗試騎馬。

另據泰康集團與胡潤百富剛剛發布的《2017中國高凈值人群醫養白皮書》,中國主力高凈值人群畫像及生活、投資偏好如下:

金融機構財富管理轉型進行時

高凈值人群的快速增長,也給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從產品驅動模式逐步轉向理財規劃、資產配置與組合的模式;參與者從銀行、信託、券商、基金公司到第三方獨立財富管理機構,百花齊放。

不過,目前國內財富管理行業的商業模式仍處在發展初期,國內近幾年金融牌照炙手可熱也間接反映了各方資本對於財富管理行業的熱潮湧動。

一位香港地區中資券商負責人介紹稱,國內高端財富管理市場外資投行佔比相對較高,國內富人在進行全球投資、資產配置等首選的還是外資投行。

據了解,全球財富管理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有私人銀行、全能型投行、獨立諮詢機構等,其主要收入來源是:根據客戶所委託的資產規模按一定比例收取的資產管理費(即客戶將一定規模的資產委託給機構管理,配置什麼產品由機構決定,客戶不參與);同時,也保有讓客戶自行選擇配置產品的服務模式,在該模式下,除了向客戶收費外,仍然會向產品供應商或基金管理人根據產品銷售額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

當前財富管理行業仍處在以金融產品銷售為導向的初級階段,但中國財富管理專業化的時代大幕已經開啟。

不少券商也紛紛提出了「財富管理轉型進行時」、「金融科技引領財富管理轉型」、「財富管理布局鑄造差異化優勢」等口號,尤其一些已經出海的中資機構。

8月24日,國泰君安國際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董事會主席閻峰等高管出席會議,並表示,國泰君安國際正從經紀商轉型為財富管理的綜合服務商,未來將藉助風險管控能力和低資金成本優勢,發展資本中介業務。

8月29日,海通國際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海通國際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隨著投資者越來越年輕化的未來趨勢,海通國際的經紀業務正在進行兩個方面的轉型:一是10月份,所有傳統股票經紀業務全部轉型成為私人財富管理,往高端、多元的產品服務方面來發展;二是給客戶提供一些便宜的方便的服務平台,比如iBest平台。

掃描打賞,隨心

延伸閱讀:中國私人銀行2017:十年蝶變 十年展望

導讀

2017年中國私人銀行業發展迎來第一個十年。得益於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機遇,中國已形成了規模達120萬億人民幣的個人財富管理市場;其中,高凈值家庭達210萬戶,所擁有資產佔全部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的43%。與此同時,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私人銀行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客戶需求、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諸多變化。站在十年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展望未來,中資私人銀行應進一步明確私人銀行業務的戰略地位,並積極思考和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和路徑。

十年,形成基因獨特的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

規模順勢而起,迅猛發展、黃金十年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令世界矚目的高速經濟增長,拉動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漲及居民財富的迅速積累。至2016年底,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穩居世界第二,達126萬億人民幣,為財富管理市場形成了百萬億級的蓄水池。預計到2021年,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將穩步增長至220萬億人民幣,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將持續令全球矚目(參閱圖1)。

中國高凈值家庭(即家庭可投資金融資產超過約600萬元人民幣的家庭)的數量在2007-2016年間以21%的速度快速增長,到2016年已經超過210萬,其所擁有的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量佔中國總體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量的43%。未來,在新常態的宏觀經濟環境下,高凈值家庭的整體財富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預計在2016-2021年仍能保持約15%的年增長率,到2021年形成一個規模達110萬億的高凈值財富管理市場,為中國的私人銀行機構創造巨大的發展機遇(參閱圖2)。

過去十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產品類別不斷豐富,現已涵蓋銀行理財、信託、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直接股票投資、保險與年金等各類投資產品。中國的個人投資者隨著市場趨勢的變化調整自身的投資配置,目前形成了以儲蓄為主,銀行理財引領,信託、保險、股票、基金等產品百花齊放的配置組合(參閱圖3)。

隨著高凈值人群財富規模的迅速積累和資本市場的日趨成熟,中國私人銀行機構的業務規模得到了迅猛發展。根據12家中資私人銀行公開披露的信息,截至2016年底,這些中資私行的總客戶數已經超過50萬,管理客戶資產(AUM)近8萬億。

客戶自主性強,創富引領、逐高收益

中國市場的獨特宏觀環境和發展階段造就了高凈值人群的眾多共性特點:一是財富來源,主要來源於創辦企業和在資產(特別是房產)價格上漲後的變現獲利;二是年齡集中度,多為50-60年代出生,現在的年齡約在40-60歲(參閱圖4)。

中國高凈值人士的上述共性特點對其財富管理需求與偏好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是高凈值客戶會自己尋找投資機會,直接投資在實業、股票、房產等。二是即使將財富放在金融機構進行管理,多數高凈值客戶也視金融機構為「產品超市」,而非真正的財富顧問。三是高凈值客戶會自主在機構之間進行大類資產配置,而非將所有財富放在一間機構。

競爭格局未定,多元參與、各有所限

過去十年,中國高凈值人士財富規模增速迅猛,但私行機構的滲透率仍低,吸引各類機構爭相進入。商業銀行私人銀行目前的管理資產規模最大,同時各類非銀行機構也在快速發展(參閱圖5)。

雖然私行業務呈現多元參與和競爭的格局,但中國金融體系的現狀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類中資私行機構的能力發展,整體財富管理市場呈現重固收、輕權益的特點(參閱圖6)。

造就同質模式,零售升級、產品驅動

中國特殊的宏觀環境及高凈值客戶的共性,使多數中資私人銀行機構都選擇了零售升級、產品驅動的同質化業務模式。零售升級是指對私行客戶的價值主張源於零售,是普通零售業務的升級版,如優先的零售銀行服務、更好的網點環境等;產品驅動是指主要依靠理財與投資產品的銷售拉動業務,而專業投資顧問與大類資產配置服務缺乏或流於形式。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這樣的業務模式有一定合理性。一方面,中國私人銀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屬於典型的增量市場,大量客戶沉澱在零售銀行;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積累了豐厚的資源,可以與私行業務形成極強的協同效應。因此,源於零售、高於零售的零售升級模式成為了各大中資私行機構的首選。

思變,中國私人銀行正站在轉型關鍵路口

市場之變,財富多資產荒、新常態新預期

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能夠提供長期、穩定、較高回報的投資機會明顯減少;存量資產中,不良資產累積增多,風險隱憂升高。與此同時,整個市場的財富水平仍在不斷積累,大量的財富渴求高回報的投資機會。因此,優質資產和投資機會的供不應求成為了新常態。

宏觀環境的變化正在改變投資者的預期與偏好。高凈值客戶一方面開始認可專業金融機構提供的大類資產配置建議的意義與價值,另一方面對投資回報率有更加理性的預期。

市場環境的變化也促使財富管理機構開始思考新常態下的展業策略轉型。剛性兌付下的高收益產品模式將難以為繼,金融機構需要更加重視對多樣性底層資產的獲取和管理能力,打破對於固收類、非標類產品的過度依賴,同時,以客戶為中心,提供適合的、專業的投資顧問建議,回歸業務本源。

客戶之變,結構日益多元、需求分化成熟

伴隨著宏觀經濟的發展和財富積累階段的變化,中國高凈值客戶的結構正在不斷發生變化,超高凈值人群逐步崛起,富二代、專業人才等新興類別人群不斷湧現。

客群結構變化的同時,高凈值人士在財富管理目標、風險偏好、財富打理方式與產品服務需求等方面也產生了新的變化:財富管理目標上,守富和傳富的需求上升(參閱圖7、圖8);

風險偏好上,從要求「剛性兌付」到接受「風險收益」的概念,且年輕和新興高凈值人群風險偏好明顯高於創一代(參閱圖9);

財富管理方式和產品服務需求上,從推崇自主投資到愈發信賴專業機構,從僅關注投資產品收益率到尋求資產配置建議與綜合金融服務(參閱圖10)。

高凈值客戶結構的多元化帶來日漸分化、複雜成熟的財富管理需求,要求中國私人銀行市場從「粗放生長期」進入到「精耕細作期」,根據個性化的客群特點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更好跟上中國高凈值客戶變化的步伐。

格局之變,經營邊界突破、跨界競爭加劇

十三五以來,金融體系改革市場化、縱深化發展的思路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獨立私人銀行牌照的發放和專項監管被再次提及。如若私人銀行專營機構和業務監管框架得以完善,適度放寬經營限制,將有助於私行機構打破「零售升級」的發展定位,能夠切實從私行客戶需求出發,進行業務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供與私行客戶特性需求相匹配的產品與服務。

與此同時,資產管理機構向下游財富管理市場發力,跨界競爭加劇。對於傳統的財富管理機構而言,這樣的跨界競爭不僅帶來了分流客戶的直接壓力、擠壓了業務發展空間,同時也將促使自己向價值鏈上游發力,建設自有的資產獲取和資管能力,以避免喪失服務客戶的主動性和掌控力。

地位之變,戰略價值凸顯、改革轉型引擎

過去10年,私人銀行業務在中國金融機構中的地位和定位經歷了發展與變化,我們觀察到不同機構對私行相關組織架構的差異化處理和往複調整,這體現了中資金融機構對私行業務地位與定位的模糊和搖擺。隨著新常態下中國金融體系改革和銀行業整體轉型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中資金融機構意識到了私行業務的重要價值。

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既是中國金融體系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型背景下的順勢而為,是直接連接高凈值投資者和資本市場融資需求及產品的橋樑,同時也是金融機構自身盈利增長及業務模式轉型的新引擎。作為大投行、大資管和大財富這三大新興業務的重要結合點,私行業務不僅帶來大量中間業務收入,還有助於推進金融機構的輕型發展。未來,金融機構應當進一步明確私人銀行業務的戰略地位,加強資源投入和專業化建設,以充分發揮私行業務的戰略價值。

展望,探索中國私人銀行特色化發展道路

戰略定位,以客戶為中心的差異化價值主張

私行機構必須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為客戶提供適合的、綜合的產品與服務,以增加客戶粘性、深挖錢包份額。以客戶為中心意味著需要針對不同的目標客群設計差異化的價值主張。縱觀國內外領先私行機構,根據其為私行客戶與零售客戶提供的價值主張差異化程度,有零售升級、大眾私行和專屬私行三種模式,其背後實質是對不同目標客戶及其需求差異的不同考量。隨著中國高凈值客戶的成熟和機構能力的提升,部分高凈值人群越來越呈現出與零售客戶迥異的財富管理訴求,機構也需要在價值主張設計上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升級(參閱圖11)。

能力布局,掌握全價值鏈能力競爭優勢凸顯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掌握從資產端到財富端的全價值鏈能力的全線布局型財富管理機構優勢凸顯,在優質資產稀缺的背景下,資產獲取和產品創設能力是財富管理機構的重要競爭力。此外,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及客戶需求的成熟與分化,財富管理機構要能夠提供滿足不同風險收益偏好、豐富的產品類別,並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大類資產配置和投資顧問建議,持續為客戶創造財富管理價值。最後,資產管理機構已經有明顯的向下游財富業務延伸趨勢,財富管理機構應積極向上遊資管業務挺進以應對挑戰。

在能力搭建手段上,有內部自建和構建平台兩種路徑,尤其是對於中大型金融機構而言,應著力於構建平台化模式,以充分利用機構內、集團內和外部合作夥伴的資源,打造在全價值鏈上的強大競爭力。

組織支撐,總分制下加強私行專業體系建設

過去十年,許多中資私行機構在私行體系組織建設上出現了往複變動,這正是由於私行業務的定位和價值主張選擇不清晰,同時也體現了私行專業化管理需求與機構傳統總分垂直架構的客觀矛盾。

根據私人銀行總部垂直管理的深度,私行在組織管控體系設計上有三種選擇:以分行為主、總分行平衡的准事業部制、以及總部完全垂管的事業部制。在目前零售升級的業務模式下,私行價值主張與零售的區分度小,很多銀行採用了分行為主的組織體系,私行僅作為總部的業務指導部門,有現實合理性。展望未來,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對於私人銀行的專業服務體系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私行機構也需要通過一定的垂直管理許可權,自上而下的貫徹和實施差異化的價值主張。但具體管控深度與機構業務發展階段、目標客戶定位、分支行資源和能力有關。私行發展程度越高,服務客戶需求複雜度越高,對分支行資源依賴越小,越具備獨立發展的條件。私行機構應當根據自身現實情況和發展目標,選擇適合的授權深度和管理抓手。

路徑選擇,主流商業銀行私人銀行發展道路

基於目前中國私行客戶和市場的發展階段,我們建議,對於具有一定規模的全能型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在中短期的模式選擇上,相對適合採用突破零售升級的價值主張、拓展全價值鏈的能力布局、並在總分制下加強私行專業化管理體系。中國主流商業銀行應充分依託綜合金融集團的背景,通過構建平台化的模式和機制,整合協同集團內外部資源,從而打造強大的護城河。

中國主流商業銀行在短中期需要著力推行以下三個方面的舉措。一是建設專屬、專業的私行服務人才隊伍,落實針對私行客戶的差異化價值主張;二是加強產品平台能力和投資顧問體系建設;三是理順和加強跨部門、總分行之間的協同體系和機制,在專業化體系建設的同時最大程度地調動分支機構的業務積極性。這三個方面落到實施層面均非一日之功,需要資源和精力的持續投入和恆心。

洞察,2017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情勢前瞻

2016年,財富管理機構在規模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金融市場波動性增大、監管趨嚴、優質產品稀缺等多方面的挑戰。然而,面臨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高凈值客戶對2016年的投資回報較為滿意。85%的受訪者表示2016年基本實現或超額實現了自己的投資目標收益。91%的受訪者表示實現了投資盈利,更有45%的受訪者表示盈利在10%以上(參閱圖12)。

受股市、匯市、利率等宏觀因素影響,高凈值客戶2016年的整體投資風格趨於保守。2016年主要增持了銀行理財、存款、保險和信託,主要減持了股票和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整體疲軟的環境下,銀行理財仍是高凈值人士財富配置的首選。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保險產品對高凈值人士的吸引力上升顯著,其中保障型保險、投資型保險、賠付型重疾險、養老型保險等歡迎度均較高(參閱圖13)。

展望2017年,從客戶調研結果看,高凈值人士對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形勢較為樂觀,並對自己家庭財富的增長富有信心。房市:54%的受訪者認為至少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將繼續上漲,但整體上漲預期沒有去年調研強烈。股市:66%的受訪者認為股票市場將保持穩定或上漲,對股市信心回暖(參閱圖14)。宏觀經濟:87%的受訪者對未來宏觀經濟轉型持積極態度,同時93%的受訪者認為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自己家庭的財富將保持穩定或上漲(參閱圖15)。

高凈值人士預計在2017年維持相對穩健的投資風格與風險偏好,近7成的受訪者預期在2017年的風險偏好將維持不變,但另有2成受訪者表示將會更加謹慎。金融產品投資方面,在增持產品種類中,銀行理財、存款、信託、保險和股票佔比較高;而信託、非信託和非銀行的固收類產品以及存款是主要計劃減持產品(參閱圖16)。可見,受訪者對非銀行發行的固收產品的觀點出現分化,這可能是由於打破剛性兌付的預期走強、固收類產品收益率走低等多重原因共同導致。同時,繼2015年股市大幅震蕩後,高凈值客戶首次在調研中表現出了對股票的較高興趣,對股權、權益類產品的信心有所增加。

雖然高凈值人群對宏觀環境的預期較為樂觀,但2017年宏觀市場環境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基於此,財富管理機構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

首先,宏觀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使得資產配置的難度加大。財富管理機構需保持敏銳的洞察和判斷,積極研究資產配置和風險對沖策略,加強快速反應和風險管理能力,以為投資者持續創造價值。

第二,在房地產市場調控趨嚴的大環境下,一旦房產市場轉入冷靜期,可能有大量釋放出來的資金尋求新的投資渠道,給財富管理市場和金融市場投資帶來機會。各家財富管理機構應當加強投顧和客戶綜合服務能力,以吸引資金抓住機會。

第三,從具體金融產品類別來看,在金融去槓桿和信用風險壓力下,固收類產品恐難 恢復前幾年的火熱態勢。因此,財富管理機構尤其需要蓄力資本市場的投資能力建設,加強股權、權益類產品以及保險類產品的供給,持續修鍊內功,有效應對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結語

自2007年第一家中資私人銀行成立以來,中國私人銀行業隨著宏觀經濟的飛速發展走出了第一個輝煌的十年,既實現了規模上的迅猛發展,也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和能力的積累。但與此同時,各家私人銀行機構也經歷了業務模式和組織體系的彷徨與反覆,並仍然面臨著牌照的制約和能力的短板。展望下一個十年,我們相信擁有遠見卓識的中國私人銀行家們能夠苦練內功、勇於創新,順應時代所賦予的機遇,助力私人銀行業最大程度地發揮對中國金融業轉型發展的戰略價值,同時,真正以客戶為中心,踐行差異化的客戶價值主張、打造強大的全價值鏈能力、建設私行專業化組織體系,從而成就一個傲視全球的輝煌私人銀行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富看投資 的精彩文章:

TAG:家富看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