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第一次知道米蘭?昆德拉,是在深雪的《愛經述異》中,書中的女主角期望透過無盡的付出來換取男主人公對她的愛,於是就舉了特蕾莎的例子來自勉,期望所愛的人能從眾人中走向自己。正因這個情節,讓我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誤認為是一個女生的坎坷戀愛史,直到讀了原著之後,才知道遠非如此。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輕與重,這組相對的概念,在書中的每一個角落幽靈般的閃現著,感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這張輕重交織的人生之網中互相聯繫著、糾纏著,卻永遠的不能被逃離。這是一個關於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即使離開文本。

回望自身,我們也能夠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輕重交織的印痕。「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職責重負。」但這種重負在這個輪迴不存在的世界裡,沒有好處,「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沒有活過一樣」。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在書的開頭,作者就將我們引入了一個輕的世界,一個沒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間。我們不斷妄圖證明自己的存在,不斷期望得到肯定與唯一,故事便在這種徘徊掙扎中拉開序幕。當托馬斯將特蕾莎比作樹脂的籃子里抱出的孩子時,他們倆命運的緝畔便開始將他們牢牢束縛,再也不能放開。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正因他們是昆德拉筆下的第三類人:「務必活在所愛的人的目光下。」他們透過愛來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重,沒有了愛,就務必應對那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生命的殿堂也將陷入黑暗之中。」但這種重也使他們的處在不斷鬥爭的過程中,正因人類的愛並不是只有無條件的付出,每個人都期望得到回報,期望得到和自己付出說相同的一份愛,正因只有這種回報才能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存在的好處。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在存在主義的世界裡,認為人是無法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只有透過與他者的交流來找到自我。托馬斯與特蕾莎也正是如此,為了找到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他們互相愛著也互相糾結著。正如故事中所提到的,「他們為彼此造了一座地獄,儘管他們彼此相愛。」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文本中提到特蕾莎:「她來和托馬斯生活在一起就是為了證明他的肉體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的,而他呢?她卻在她和所有其他女生之間畫上了等號。」能夠看到她對於生命之輕的恐懼。幼年時期,她的母親一向期望磨滅她對於特殊的渴望,因此想盡辦法去告訴她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巨大的肉體的集中營,沒有靈魂的特殊,只有肉體的相同。特蕾莎則想盡一切辦法逃離這個沒有羞恥的世界,找到靈魂深處的真正自我,而托馬斯正是拯救她靈魂的天使。

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人生就是一個異鄉者的旅行,轉瞬即逝,但這終究不能改變我們證明自己來過的信念,我們期望在那裡留下足跡,我們期望得到「重」,對於人也好,對於世界也好。因此就註定了我們被逐出伊甸園。輕與重,徘徊其間,驀然回首,又有幾個人能夠看清自己走過的路呢?米蘭?昆德拉用他的哲思,向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