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痛的十七歲:導演真的明白十七歲孩子的心情與愛恨嗎?

會痛的十七歲:導演真的明白十七歲孩子的心情與愛恨嗎?

中訪網主筆 王小朔

《會痛的十七歲》中的「痛點」首次聚焦失痛症群體,這也是電影意在打出的亮點,片名以「會痛」點題,反「失痛」而行之,所以雖然乍看之下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降低期望值,可是細想之下也不無道理,導演似乎也有「用心良苦」的努力,可是結果卻很難差強人意,總覺得有那麼一點力不從心和敷衍了事。這樣的話,在電影的競爭中,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來自片名的第一印象已經把很多觀眾推開了。

導演彭發,做過《風雲》及《無間道》的剪接師,也因此獲得過多項重量級獎項的認可;獨立開始拍電影的時候,也拍過一些驚悚片,此前與徐嬌有過合作,執導電影的口碑參差不齊,《會痛的十七歲》是導演的第一部青春題材電影,目測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電影即將上映,豆瓣上的想看人數還遲遲沒有突破三位數,而想看的人中,三分之一的是在吐槽片名,還有三分之一是在吐槽陣容,還有三分之一,屬於在無條件支持自家愛豆。

電影中,班主任完全根據成績的好壞對學生區別對待,激化了師生之間的矛盾;父母對於孩子隱私的無底線侵犯,強化了少年的叛逆情緒,在一切他們幾乎無力抗衡但又不願意為之妥協的勢力壓迫下,他們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藏匿自己的秘密。導演試圖以電影帶領觀眾重回十七歲,酸甜苦辣的回憶在某一個不經意的淚點扎紮實實地湧來,再不設防地重新想起相似的苦楚和同樣的幸福。

可是這一理想化的目的幾乎毫不意外不會實現。

對於沒有體驗過的人生,年輕如徐嬌,沒有演繹經驗如胡夏,他們怎麼去詮釋?憂鬱的雙眼和放不下的公主架子,最悲傷的心情也只有拿不到糖果的孩子的那種程度,說服力何在?反而是刻意去演壞人的孩子們更加逼真,給足了主角光環。徐嬌真的應該去學一學文章演《海洋天堂》時候的修為,同樣是聚焦小眾病患群體,雖然是完全不一樣的題材和風格,但是對生活的深入體驗上,從一個眼神便能立斷高下。

導演真的明白十七歲孩子的心情與愛恨嗎?本意在於呼喚愛的電影,試圖用譴責惡的視角去完成這樣的目標,但是電影中傾注了過多輕佻的苦情,甚至很有可能會對電影的低齡觀眾群產生誤導,叛逆很酷,不合群很酷,有秘密很酷,「問題少女/少年」很酷,不是這樣的,真正能獲得幸福感的人生是在對的年紀把該做的事情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不那麼尖銳地去一味對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訪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青州億元挪用大案審查起訴遭「擱淺」 律師:依法公訴
蜜月計劃:媚俗導演 「養成記」
二次初戀:透露著山寨味道,除了尷尬,不知道該作何評價
專訪唐宜青:展示每一個真實的個體和他面前的世界

TAG:中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