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肩周炎這樣動一動,比吃藥管用!

肩周炎這樣動一動,比吃藥管用!

?

點上面「

脈脈養生

」……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五十肩」就是我們常說的肩周炎,也叫做凝肩,因為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所以叫做「五十肩」。





五十肩


疼起來睡不好,吃藥也不管用







發病的時候,洗臉、梳頭、洗頭,甚至抬個胳膊都疼得要命,有些嚴重的更是疼得晚上睡覺都睡不好。有時候一疼就是半年一年的,廣東清遠的王先生去連吃了兩個月的葯也沒有明顯好轉。




咋辦?






運動治療法


比吃藥還管用






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 陸瑾 

介紹:



中醫認為,肩周炎與感受風寒有關,常稱為「漏肩風」。




肩周炎的發生與氣血不足,復加慢性勞損,感受風寒或肩部外傷引起,導致肩部經筋脈絡痹阻失和瘀滯不通。



今天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疼痛專科副主任醫師 劉德昭

 就要來介紹一個方法,來對付這惱人的肩周炎。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方法,堅持做下來,肩周炎、頸椎的問題,都會不知道不覺的好了~







1、甩手鍛煉:




做法:

兩腳分開站立,先用手揉擦肩部,使局部肌肉鬆弛,然後甩動手臂,先前後,後左右,甩動幅度由小到大(與身體成30-90度),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鐘30-60次),每次1-5分鐘。


2、畫圓圈運動:




做法:

兩臂分別由前向後,由後向前,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畫圓圈,幅度由小到大,達到最大限度為止,每次50-100下。


3、爬牆鍛煉:




做法:

患側手指接觸牆壁,手向上移至最高點,然後放下來,反覆做10-12次。


4、衝天炮:




做法:

立位或坐位均可,兩手互握拳,先放在頭頂上,然後逐漸伸直兩臂使兩手向頭頂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5、展  臂:




做法:

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伸直向兩側抬起(外展)與身體成90度,兩臂展開後停5-10秒鐘後緩緩放下,每天做30-50次。


6、摸  頸:




做法:

坐位或立位均可,兩手交替摸頸的後部,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7、聳  肩:




做法:

坐位或立位,兩肩聳動,幅度由弱到強,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溫馨提示  




肩部疼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也可能是其他損傷,比如肩軸撕裂等等。肩周炎的癥狀比較有特點,比如:






  • 肩部疼痛,有時晚上疼痛加重,甚至影響睡覺;



  • 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



  • 怕冷,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病期一般不超過1年;



  • 活動、熱敷後後會有明顯好轉。


50肩是生活中特別常見的毛病,一定要給自己收好,也給家人、朋友看看,以備不時之需

~




關注

脈脈養生

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夜啼、小兒推拿、小兒常識、

腰痛、男科、補腎食療、強腰鍛煉、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頸椎病、肝病、養肝、解酒、胃病、便秘、

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髮、脫髮、豐胸、美容、皮膚病、

膽結石、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鼻炎、眼病、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

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症、

食物屬性、補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濕氣、經絡、中成藥、打嗝


診斷:

辯證、背診、面診、痘痘、月經、舌診、青筋、汗診、目診、指甲、肚臍(找病因)


治百病:

打坐、拉筋、滾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膽經、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點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脈養生 的精彩文章:

一張全身食物地圖,告訴你「從頭補到腳」的超級秘方!太珍貴了!
一分鐘抖一抖,排出體內垃圾,補腎效果驚人!
一張健康表,人人都需要,全家這樣做,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初秋,這樣睡就能補腎,為冬天打基礎(腎氣足百病除)

TAG:脈脈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