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解構」的方法學《聖教序》

用「解構」的方法學《聖教序》

學習二王的書友,有一部分是從《聖教序》開始的。但是,《聖教序》的弱點是集字而且是碑刻,看不出微妙的筆法來,學習時要找到相應的方法才有效。

胡宗江老師這次講課專題講了《聖教序》的學習方法,我大致整理了一下,按照我的理解寫出來,希望能對學《聖教序》的同學有所幫助。

胡老師說的最為重要的一點:既然看不到筆法,我們就先解決字法。字法就是字的間架結構,倚側形狀。在這上面下功夫,然後慢慢融入筆法。剛開始學筆法以中鋒行筆為主。

有幾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鑒:

1.找相同,找不同。在聖教序里,一個相同的字有很多不同的寫法,找出來對比,分析字形構造的原理。

以「而」字為例:

我們找到了聖教裡面如此眾多不同的「而」,並不是讓我們死記硬背下來,這種效率是很低的。不妨寫在一張紙上,然後,分析字法的規律。

首先,我們發現行書筆畫都是在倚側變化對拉中達到平衡,不像正書要求的中正不偏,所以字形態是均衡,而不是對稱式平衡。

其次,懷仁集字,按照上下關係來找適合的字,為什麼,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再次,空間布白是靈動的,「而」裡面的兩豎,不同的劃分產生不同的效果,原則上要每塊空間大小形狀都不同。

最後,每個入筆動作都有差別,這是和上一個字最後一筆有關,這個在集字中是欠缺的,要從二王手札里找答案。

2.找出處。

《聖教序》里的字,可以從二王手札或者《蘭亭序》里找到,從唐人摹本的墨跡里找到筆法,應用到《聖教序》里。

這兩個字有差別,但是筆法是一樣的,通過《二謝帖》的謝字學會《聖教序》的謝字。

由這個字我們可以弄明白王羲之的技術特點:一,用筆中鋒為主。二,內掖式用筆。三,筆鋒用到筆畫邊緣,看箭頭所指之處。

3.找解構的規律。

懷仁在集字的時候,一些沒有的字,會用打散構成的方法重組,我們也可以如此,也可以拆成獨體字。

裡面的這個「耳」是可以拿來主義的。

我們也可以替換不同的井字,就得到了不同的寫法。

這兩個「見」字都可以變成獨體字。這些字變成你常寫的習慣字,就是區別於他人的特色。

4.找分類。在這些字里,有傾向於楷書的,行書的,草書的,分類練習。

楷書一類:

行書一類:

草書一類:

5.找書寫的連貫性。

集字嗎,肯定是單個字組合而成,自然書寫必定有連帶。所以學習《聖教序》,單個字解決了,要練習書寫的連貫性。

學習聖教不容易出帖,必須結合二王手札,活學活用。也可從《書譜》中找到鑰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宗江書法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臨帖臨什麼?3——特色
臨帖臨什麼?1-動作
讀帖讀什麼-氣韻(四)

TAG:胡宗江書法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