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快看!豐潤這個美麗的基地居然是「華北最大」

快看!豐潤這個美麗的基地居然是「華北最大」

近日,筆者來到王官營鎮田各庄村禾盛源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藥育苗基地,見綠油油的黃芪、丹參等藥材在當地農民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

「優質中藥材價格近年來持續攀升,去年公司獲利頗豐,前景看好,基地中藥材育苗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現在基地已經達到2300多畝,成為華北最大的中藥育苗基地。」禾盛源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永林高興地說。

「地利」讓中藥育苗基地越做越大

王官營鎮位於我區北部,當地低山,土壤為高鈣石風化土壤,適合根莖類作物生長。該鎮周圍沒有重金屬污染企業,土壤無重金屬污染超標。2014年,田各庄村轉業軍人馮永林,得知做藥材種植的戰友,有在唐山地區建立中藥育苗基地的想法後,極力推薦自己的村莊。沒想到,戰友帶著科技專家考察後,認為這裡氣候、土壤都非常適合中草藥生長。

2015年在田各庄村成立唐山市豐潤區秋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600畝,用於新品種中藥種苗適應性馴化及當地野生中藥材的品種改良及家養馴化。當年掌握了在唐山地區種植高品質丹參及旱半夏高產栽培的關鍵技術。經檢驗,基地生產的丹參的丹參酮及丹參酸B超過最新2015年國家藥典規定2倍以上,生產藥材品質優良,當年盈利270多萬元。

2016年增加土地流轉1000畝,基地共種植葯苗1500畝,並建立了河北地區丹參、黃芪、地黃等當地藥材及半夏、天南星等瀕危珍稀藥材的良種培育、馴化基地,聯合各科研團體進行良種培育、馴化、研發及推廣。2017年基地中藥育苗基地達到了2000畝,成為了華北最大的中藥育苗基地。

「科技」讓中藥育苗基地前景廣闊

「這種丹參叫『秋實一號」,曾經隨太空梭到過太空,經太空特殊環境下內部結構發生了良性變化。」馮永林指著綠油油的葯苗自豪地介紹經過公司試驗馴化改良的新品種丹參種苗。禾盛源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步長葯業、以嶺葯業、魯葯集團、神威葯業建立長期合作,並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中科院植保所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瀋陽藥科大學中藥學院、菏澤半夏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團體建立科研基地。經全國頂級專家,被國家人事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定的「全國500名老中醫藥專家指導教師」蔣立昶到基地精心指導,半夏品種秋實B-1品質、產量都高于山東等地;經瀋陽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孫博航博士指導,黃芪品種秋實H-1達到了出口標準,並擬將此葯在本地加工。

馮永林介紹,隨著基地的擴大,下一步,公司將與清華大學合作,進行藥用植物工廠脫毒種質規範化種植實驗,為中藥標準化做好前期準備。將建立單品1500噸全自動提取無廢棄物加工中心,進行本地化高附加值提取加工,對標國際,進行訂單出口。

中藥育苗基地開闢了農民致富路

「中藥育苗基地落戶咱田各庄村,徹底摘掉了村子的『窮帽子』,村民們通過流轉土地、入股分紅、到企業打工,收入翻番了好幾番啊!」馮永林高興地說。

在禾盛源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拖拉機手潘友海算了一筆賬:他流轉土地5畝,每畝700元,每年收入3500元;在基地打工,每年收入2萬5千元;一年收入近3萬元。村民潘友軍參加了公司的「基地+農戶+企業」的形式,沒有把土地流轉給公司,自己經營,基地負責提供種子和技術支持,企業回收種苗。他每畝地可獲利近7000元,6畝地收入4萬多。他忙完自己家農活後,也在基地開拖拉機,每年打工收入2萬多,一年收入達到了近7萬元,真的達到了「小康」水平。除此之外,農戶還可以以土地入股,公司負責耕種管理和收穫,農戶呆在家裡當股東。

馮永林介紹說,2017年,田各庄村土地流、土地分紅收入達到140萬左右,打工收入達到80萬左右,「基地+農戶+企業」自己種植葯苗收入200多萬元,一年田各庄村因公司可以收入400多萬元。公司將來要以藥材種植為主,要建立5萬畝藥材種植基地,擴大到王官營甚至整個豐潤北部,藥材全部用於該公司在該村建設的中藥提取工廠加工,到時候獲益的將不僅僅田各庄村農民。

往期精彩

撰稿:國海濤 朱大勇 高進

編輯:楊朝鵬

編審:劉宏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中藥養生不要太隨意,艾鹽世家創始人趙小樣帶你解讀養生誤區
一個農民的秋收,帶著收穫莊稼的喜悅和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希望
南陽企業鮮為人知的幾個中國最大,你可知道?
血液病患者你知道嗎?中藥+牛奶=無效!
「食藥科普」煎好的中藥湯劑應在2~8℃的冰箱保存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