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龍泉窯最為著名的產品出現於南宋時期,以獨特的厚釉,瑩潤的釉質,遠山般的翠色搖曳於世間。而除卻南宋時期這種典型的厚釉玉質龍泉,其面貌依舊豐富,有類似南宋官窯的開片極為有層次的產品等等。

而龍泉在南宋之後,逐漸進入一個相對於來說的衰敗期,因此,世間對於南宋之後的龍泉的關注相對較低。而在進入明代初期,出現了一批具有官窯性質的龍泉貢瓷,專為明代皇室生產製作瓷器。而其產地位於現在龍泉麗水,舊時為處州,因而名為處州龍泉。而在其後龍泉窯也一直有燒制。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宋,高9.3cm,口徑14.5cm,足徑5.5cm,足距7.9cm

爐口沿較寬,直壁,圈足,足下承三個雲頭形足,三足與圈足在同一平面。器身凸起弦紋四道,上下各一道,中間兩道。通體施梅子青釉。

此器造型古樸大方,以釉色取勝,梅子青釉勝於一般青釉,可與翡翠媲美,尤為難得。

爐是由商周時期的青銅鼎演變而成,多用作禮器。瓷爐最早始於東吳,宋以前常見的是托爐,宋代開始流行三足爐。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貫耳弦紋瓶,宋,高31.5cm,口徑10cm,足徑11.7cm

瓶撇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頸部凸起弦紋4道,兩側對稱置雙耳。腹部陰刻弦紋2道。里外滿釉,釉色青翠,釉層凝厚,足邊無釉。

此瓶耳呈圓管狀,俗稱「貫耳」。器形仿照古代青銅器中壺的式樣製作,瓶體碩大,器形古樸端莊,為當時龍泉青瓷中的名貴作品。

龍泉窯瓷器造型豐富多樣,如日常生活中的盤、碗、洗、爐,文具中的筆筒、筆架、水盂以及塑像、陳設品、文玩器物等應有盡有。其中尤以仿商周青銅器的鬲(音lì)式爐、仿玉器的琮(音cóng)式瓶和仿漢代銅壺等器物最為精緻。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三足爐,高12.4cm,口徑14.5cm,足距9.2cm

爐折沿,短頸,扁圓腹,下承以三足。肩部飾凸起弦紋一道,腹部與三足對應處飾有三條凸起的直線紋。通體施青綠色釉,三足底部顯露醬黃色。

此爐釉色為典型的梅子青色,青翠幽雅。爐腹至足部凸起的三條稜線原系仿青銅器的裝飾紋樣,因凸起處釉層較薄,呈淺白色,形成了出筋的裝飾效果,翠玉般的釉色中顯露出數道規整的白線,分外醒目。此爐造型仿青銅鬲,因此又稱鬲式爐,是龍泉窯的上乘佳作。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盤口瓶,宋,高17.0cm,口徑6.7cm,足徑7.6cm

瓶盤口,細長頸,溜肩,圓腹,圈足。里、外及足內滿施青釉,底邊無釉,凸棱處釉薄,映出白色胎骨。

此瓶既無精美繁複的雕飾,也無艷彩濃抹的圖案,唯以其造型之秀美,釉色之純凈俏麗,風格之敦厚,顯示出迷人的藝術魅力。它的釉為粉青釉,其色澤和質地之美,代表了我國歷史上青釉燒制的最高水平。

龍泉窯瓷器造型豐富多樣,如日常生活中的盤、碗、洗、爐,文具中的筆筒、筆架、水盂以及塑像、陳設品、文玩器物等應有盡有。其中尤以仿商周青銅器的鬲(lì 音力)式爐、仿玉器的琮式瓶和仿漢代銅壺等器物最為精緻。在裝飾方面,由於南宋龍泉窯青瓷釉層厚而失透,北宋盛行的刻劃花裝飾已不適用,堆塑和浮雕為裝飾手段則應運而生,產生了獨具特色的龍鳳、雙魚、蓮瓣、人物紋等具有立體感的紋樣,進一步加強了裝飾藝術的美感。

龍泉青瓷的成就,與制瓷匠師掌握先進的燒造工藝是分不開的。南宋時期龍泉窯以石灰鹼釉替代以往的石灰釉。石灰鹼釉的特點是高溫粘度大,燒成時不易流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釉最為著名。梅子青釉的釉層厚達1.5毫米以上,釉色青翠,光澤柔和。美玉般渾然一體的釉色,配之以硃砂底足和利用釉汁流動在器皿轉折處呈現的釉色濃淡的變化,更增添了其秀麗雅緻的風采。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琮式瓶,宋,高25.2cm,口徑6.2cm,足徑6cm

瓶仿玉琮(cóng音從)造型,口底徑度相若,方形直腹,四面各以凸起橫豎線紋裝飾。圈足。通體施青釉,釉色瑩潤光亮,開細碎片紋。

琮式瓶始出於南宋,宋代盛行仿古之風,這種瓶式系仿照周代玉琮外型並加以變化而成。明代石灣窯多產此類瓶,清代景德鎮也有燒造,但仍以宋代龍泉窯製品為最佳。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弦紋瓶,高31cm,口徑10cm,足徑11.3cm

瓶洗口內斂,細長頸,斜肩,扁圓垂腹,圈足外撇,頸上凸起弦紋3道,腹中部凸起弦紋4道。里外滿釉,胎體潔白,圈足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通體所施的粉青釉,青翠碧綠,汁水瑩徹,溫潤如玉,特別是器身凸起的7道弦紋,凸出的部分釉薄處顯現潔白的胎骨,形成一條白線,俗稱「出筋」,是有意識地突出坯土的白度,襯托出青釉之美。

此青釉弦紋瓶代表了南宋龍泉窯在其鼎盛時期極高的燒制水平。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塑貼雙魚紋洗,高6cm,口徑23.5cm,足徑13cm

此洗敞口,折沿,圈足。洗心內塑貼兩條游魚,外壁刻凸菊瓣紋一周。口沿兩側各有兩個穿孔,相互對應,可用於穿飾金屬提環,以便於提攜。此器釉色青翠,塑貼魚紋清晰,是南宋龍泉窯的典型作品。在韓國新安海底沉船中亦發現有類似器物。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高17.5cm,口徑5.7cm,足徑6.3cm

瓶小盤口,直頸,折肩,直腹,圈足。頸部兩側各置一鳳耳。灰白色胎,通體施青釉,釉面開片紋,釉色青翠瑩潤。

南宋時的龍泉青瓷特別講究釉的色調。窯工們以多次上釉和改變釉的配方技術,燒成粉青、梅子青兩種釉色,代表著我國青釉燒制的最高水平。在厚釉失透的情況下,北宋龍泉青瓷盛行的刻、劃花裝飾已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堆塑和浮雕技法。

此瓶唯以典雅的風韻、秀美的造型、瑩潤的釉色,煥發出迷人的魅力。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凈瓶,元,高48.2cm,口徑7.3cm

清宮舊藏

凈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凈。

這種俗稱凈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一種。「軍持」是梵語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為印度民族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凈手或飯後漱口。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其基本特徵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浙江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凈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元代龍泉窯青釉凈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凈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元,高7.5cm,口徑42.9cm,足徑29cm

盤敞口,淺腹,坦底,圈足。里外施青釉,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盤心模印雲龍紋,內壁刻劃花紋。此盤器形較大,胎體厚重,釉呈青黃色,在較厚的釉層下模印的雲龍紋清晰可見,據此表明這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

龍泉窯青瓷自宋代發展到元代雖然燒造地區擴大且產量巨增,但已無法燒出南宋時期的梅子青色。為彌補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龍泉窯青瓷常採用模印、貼塑、鏤雕等工藝手段作裝飾,以追求圖案美和造型美。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劃花執壺,元,口徑8.7cm,足徑11.5cm,高32.7cm

壺盤口,細頸,圓腹下垂,細長流,流與壺頸之間連一曲形扳,曲柄,圈足。通體施青釉,釉下刻劃庭院蕉石等花紋,若隱若現。壺體高大厚重,造型端莊沉穩。

此壺為龍泉窯製品,釉色瑩潤,青翠欲滴,造型為玉壺春瓶形,具有元代瓷器的典型特徵。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執壺,元,高25cm,口徑4.5cm,足徑3cm

執壺直口,口下漸豐,垂腹,圈足微外撇。壺一側置長流,相對一側置曲柄。附平頂圓紐蓋。口、足邊露胎。通體施青釉。

此執壺上瘦下豐,線條流暢,收放適度,造型優美。其釉面勻凈,釉色粉青,美若天然古玉。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刻花葡萄紋大盤,明,高7.5cm,口徑50.6cm,足徑33.2cm

盤敞口,弧壁,盤心凸起,圈足。通體施青釉。器外壁雙線弦紋間刻折枝蓮一周,內壁刻纏枝竹葉夾靈芝紋,內底刻葡萄紋。外底有一圈不規則的無釉支燒痕。

此器體大而周正,胎體厚重,釉質光潔瑩亮,符合明初龍泉窯青瓷的典型特徵。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凸花纏枝蓮紋尊,明,高33cm,口徑13cm,底徑16.3cm

瓷尊撇口卷唇,短頸,溜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內凹。通體施青釉,器身滿刻凸纏枝蓮紋,腹下部至脛部刻菊瓣紋。足沿露胎處呈火石紅色。

此器胎體厚重,造型規整端正,釉色呈黃綠色,釉質光潔瑩亮,透明度強,具有明初龍泉窯青瓷的典型特徵。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窯青釉刻花石榴式尊,明,高36.4cm,口徑18.4cm,足徑15.5cm

尊口沿刻菱形紋,沿面刻卷枝紋,外環凸起乳釘紋。頸中部凸起,上半部刻纏枝花卉紋,下半部刻纏枝如意雲頭紋。肩上刻錢紋。腹部刻纏枝菊紋,輔以葉紋,空間飾篦劃紋。近足處刻菊瓣紋。里外及圈足內均施青釉。圈足寬厚。

此器紋飾精細生動,釉色瑩澈明潔,清新雅緻,是傳世明代龍泉窯瓷器的珍品。其造型摹仿石榴的形狀,但不拘泥,而是結合瓷尊造型的特點,力求使造型附合瓷器的特有本色。

明代龍泉窯的生產仍很興旺,成為景德鎮以外較大的窯場。明初的龍泉窯瓷器在製作工藝上與元代基本一致,裝飾技法以刻、劃花為主。明代龍泉窯瓷器一般胎體厚重,造型雄渾粗獷,在明代瓷器中別具風格。其釉層肥厚,色調雖不如宋代粉青和梅子青那樣青翠,卻也保持了龍泉窯釉色淡青泛灰、明艷沉著的特色。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爐,明萬曆,高21.5cm,口徑28.2cm,足距22cm

香爐筒式,腹下略收,下承三足,底外凸。通體施青釉,釉面較薄,有黃色的開片紋,口沿凸起兩道弦紋,中間等距飾6個鼓釘。器腹一周印5朵蓮花紋,一側有長方形開光,內有銘文「龍泉縣一都玖保皇□居社戶李成德,出心舍田貳石□□□□安□瓶及爐一副,恭入本社。天師大真人衙前永遠供奉,專保家肥屋滿,子貴孫賢,一門富盛百事利,享有□者。萬曆二十八年十一月吉日。」(萬曆二十八年為1600年)

龍泉窯始於五代,終於清代,是我國制瓷歷史最長、影響深遠的一個瓷窯。龍泉窯在南宋發展到頂峰,元代燒制出大量的大件器皿遠銷國外。明初龍泉窯仍保留著宋元風格,至中期以後逐漸衰落。

此爐造型承襲元龍泉窯風格,施釉較薄,釉色偏黃,製作粗糙,為明代晚期龍泉窯典型作品。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北京故宮藏龍泉窯青瓷全在這裡了,一次看個夠!

龍泉爐,明天啟,高28cm,口徑27.5cm,足徑22cm

香爐筒式,直腹,下承三足,底出臍。通體施龍泉青釉,釉色深沉,釉面開片較大,臍底刷一層醬色的護胎釉。外壁一面暗刻兩朵折枝花卉;一面暗刻長方形開光,開光內暗刻銘文:「處州府龍泉縣北隅柴□社供奉,弟子楊思禮、妻王氏、金娘,喜造爐、屏壹副,獻奉保福寺天台普陀山觀音佛母娘娘位前,祈保夫妻諾老,子孫昌盛,家門迪吉,財途□茂,福甚遠大。天啟五年十一月吉日。」(天啟五年為1625年)

元代龍泉窯香爐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制,它在原有三足爐的基礎上,在器物底部多加一層而略高於三足。我院收藏的明代龍泉爐大多繼承元代香爐特徵,多為懸足爐造型,紋飾繪有雲龍、八卦、纏枝蓮等。此爐胎體厚重,釉層略厚,透明度較高,紋飾刻劃簡略,為明龍泉窯典型器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慚愧!又一個源自中國,卻被日本發揚光大的文房藝術
論造假,我只服他!想變誰就成誰,連黃賓虹、徐悲鴻都被騙了
美國 California 重要亞洲古董藝術品拍賣會精品一覽
北京故宮藏康熙五彩,全在這裡了!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