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煉丹須知:鍾呂丹道十八論(上)

煉丹須知:鍾呂丹道十八論(上)

文/李遠國 李黎鶴

鍾呂丹道的發展

唐末五代,出現了兩位內丹大家:鍾離權與呂洞賓,後世常合稱「鍾呂」。

鍾呂(資料圖)

從宋元的南宗、北宗,到明清的東西二派,他們都自稱得鍾呂之真傳。自北宋以來,道教中人就開始編造故事,神化鍾、呂,尤其是呂洞賓。這樣一來,出現了有關鍾、呂的大量記載,鍾、呂成為神仙,列居唐宋八仙之中。從道經史料中,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鍾離權和呂洞賓都實有其人,鍾是呂的師父,他們都生活在唐末五代時期,以內丹術傳道,在道教與社會上擁有很大的影響。

鍾離權 呂洞賓 采自《呂祖志》(資料圖)

鍾離權,字雲房。其生卒、籍貫不詳。依唐宋文獻所載,鍾離權當為晚唐、五代時人。敦煌遺書伯希和三八一〇寫卷《湘祖白鶴紫芝遁法》曰:「夫白鶴紫芝遁,乃漢名將中離翁傳唐秀士呂純陽。純陽、韓湘子闡陽天教,廣發慈悲,交後之進道。」這裡所言「中離翁」,即鍾離權。唐僖宗朝高道仵達靈曾於乾符乙丙(875年),與鍾離權同入西蜀修道。他說:「今天子蒙塵,奸臣竊位,余西邁,又值鍾離公,得偕行同宿,超越三乘。」《宋朝事實類苑》卷三五曰:「邢州開元寺一僧院壁,有五代時隱士鍾離權草書詩二絕,筆勢遒逸,詩句亦佳。詩曰:得道真僧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自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其二曰:莫厭追歡語笑頻,尋思離亂可傷神,閑來屈指從頭數,得見昇平有幾人?」宋釋志盤《佛祖統紀》卷四二說:「鍾離權,號雲房。自稱漢時遇王玄甫,得長生之道。避亂入終南山,於石壁間得《靈寶經》,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為天地升降之宜;氣中生水,水中生氣,即心腎交合之理。乃靜坐內觀,遂能身外有身。唐呂岩,字洞賓,三舉進士不第。於長安酒肆遇雲房,將洞賓入終南山,授《靈寶畢法》十二科,曰金誥、玉錄、真原之義,比喻真訣道要,其義有六,包羅五仙之旨,以授洞賓。」

以上所說的「漢」,並非指秦漢之「漢」,而是指五代之「後漢」。對此,明楊慎考辯說:「鍾離權也,與呂岩同時。韓潤泉選《唐詩絕句》卷未有鍾離一首,可證也。近世俗人稱『漢鍾離』,蓋因杜子英《元日詩》有『近聞韋氏妹,遠在漢鍾離』流傳之誤,遂附合以鍾離權為漢將鍾離味矣。」(《升庵全集》卷七三)

呂洞賓 南宋 絹本設色 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資料圖)

師事鍾離權的呂洞賓、陳朴、鄭文叔、王老志等均為五代宋初時人。《唐仙傳》說:「長樂鄭文叔與回翁,皆師鍾離於此郡。」《岩下放言》說呂洞賓,「五代間從鍾離權得道」。《陳先生內丹訣序》謂五代時人陳朴,「隱居青城大面山,受道於鍾離先生也。」《集仙傳》亦言鍾離權「不知何許人也,唐末入終南山」。以上這些記載,多以鍾離權為晚唐、五代時人,可以相信。

呂洞賓的生平事迹,最早見載於北宋。楊億《談苑》說:「呂洞賓者,多遊人間,頗有見之者。丁謂迥判饒州日,洞賓往見之……自言呂渭之後,渭四子,溫、恭、儉、讓。」傳世有:「飲海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鐺內煮山川之句,大率詞意多奇怪類此,世所傳者百餘篇,人多誦之」。(《宋朝事實類苑》卷四三)《談苑》成書於北宋仁宗初年,記太宗、真宗朝事。葉夢得《岩下放言》說:「世傳神仙呂洞賓,名岩,洞賓其字也,唐呂渭之後,五代間從鍾離權得道。」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四三載呂洞賓事,曰:「宿州天慶觀,有神仙題詩二絕於五星門扉之上,俗傳雲呂先生神篆。其詩曰:秋景蕭條葉亂飛,庭松影里坐移時。雲迷鶴駕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又曰:肘傳丹篆千年術,口誦《黃庭》兩卷經,鶴觀古壇槐影里,悄無人跡戶長扃。」根據以上材料,可以推定呂洞賓系唐禮部侍呂渭的後代,五代宋初人。他歷五代戰亂,仕途功名無望,於是歸隱山林,潛心修道。

老子 元代華祖立 彩繪 上海博物館藏(資料圖)

鍾呂的內丹思想

鍾呂的思想傾向,是主內丹之道,而斥外丹、服食、導引、房中之術為傍門小法。內丹修鍊的理論涉及頗廣,共有十八個問題,見載《鍾呂傳道集》中。

皆道圖 明代彩繪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資料圖)

其經首論真仙。鍾離權說:人之生自父母交合,而二氣相合即精血為胎胞,降生之後,五千日氣足,「方當十五,乃曰童男。是時陰中陽半,可比東日之光。過此以往,走失元陽,耗散真氣,氣弱則老死絕矣」,而入生死輪迴,永無解脫。如果希望免輪迴生死之苦,只有修持仙道。

鍾離權指出:「仙非一也。純陰而無陽者,鬼也;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惟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少年不修,恣情縱意,病死而為鬼也;知之修鍊,超凡入聖,而脫質為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隨分者也。」

所謂「三成」,指小成、中成、上成。人仙不出小成法,地仙不出中成法,神仙不出大成法。是此三成之數,其實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難。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仙有「五等」,指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第一鬼仙。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放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古今崇釋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誠可笑也。」

第二人仙。修真之士不悟大道,似得一法一術,信心若一,終世苦煉,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第三地仙。「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要識龍虎,次要配坎離,辯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州,五行顛倒,氣傳子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覆,燒成丹藥,永鎮下田,鍊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地神仙,故曰地仙。」

第四神仙。以地仙已成,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鍊頂,玉液還丹,鍊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第五天仙。至此,功夫已成,傳道人間,廣行仁義道德,以達「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原本圖 明代 絹本設色 北京白雲觀藏(資料圖)

第二論大道。鍾離權認為,大道無形無名,無問無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當與天地齊其堅固,而同得長久。然此大道難知難行,傍門小法易為見功,故世間俗流多得互相傳授,遂成風俗,而敗壞大道。唯以金液還丹為正道。所謂「一氣循環無阻礙,散在萬物與人身,達人採得先天氣,一夜雷聲不暫停……混元一氣千年葯,萬劫常存不夜春。三千刻內嬰兒象,百日功夫造化靈,十月煉成純陽體,自然寒暑不來侵。」

乾坤圖 明代 絹本設色 北京白雲觀藏(資料圖)

第三論天地。謂天地運行,上下往來,行持不倦,以得長久堅固。故人當效法天地,「留心於清靜,欲以奉行大道,小則安樂延年,中則長生不死,大則脫質升仙。」因人稟天地造化而成,形象既備,降生之後,「元陽在腎,因元陽而生真氣;真氣朝心,因真氣而生真液。真液還元,上下往複,若無虧損,自可延年。如知時候無差,抽添有度,自可長生。若以造作無倦,修持不已,陰盡陽純,自可超凡入聖。」

鍊形住世圖 明代彩繪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資料圖)

第四論日月。煉丹者應把握天機,天機在於陰陽之升降。一升一降,相生相成,周而復始,不失於道,而得長久。鍾離權曰:「修持之士,若以取法於天地,自可長生而不死。若比日月之躔度,往來交合止於月。受日魂以陽變陰,陰盡陽純,月華瑩凈,消除暗魂,如日之光輝,照耀於下土。當此時如人之修鍊,以氣成神,脫質升仙,煉就純陽之體也。」

第五論四時。所謂「四時」,是指身中之時、年中之時、月中之時、日中之時。鍾離權說:「人壽百歲,一歲至三十,乃少壯之時;三十至六十,乃長大之時;六十至九十,乃老耄之時;九十百歲或百二十歲,乃衰敗之時也,是此則曰身中之時。」若以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時有春夏秋冬,此則曰年中之時。凡一月三十日,三月六十辰,是謂月之時。一日又分十二辰,是謂日中之時。四時之中,又以身中之時難得,日中之時可惜。鍾離權指出:奉道者難得少年,少年修持,根元完固,先天基全,易為見功,止於千日而可大成。其次難得中年,中年修持先補神氣,築基一成,下手進功,始也返老還童,後即入聖超凡。

五行八卦圖 明代彩繪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資料圖)

第六論五行。五行在人,腎為水,心為火,肝為木,陳為金,脾為土。以相生而言,腎氣生肝氣,肝氣生心氣,心氣生脾氣,脾氣生肺氣,肺氣生腎氣;以相剋而言,腎氣克心氣,心氣克肺氣,肺氣克肝氣,肝氣克脾氣,脾氣克腎氣。「始以五行定位,而有一夫一婦,腎水也。水中有金,金本生水,下手時要識水中金。水本嫌土,採藥後須得土歸水。龍乃肝之象,虎本肺之神。陽龍出於離宮,陰虎生於坎位。五行逆行,氣傳子母,有子至午,乃曰陽時生陽。五行顛倒,液行夫婦,有午至子,乃曰陰中煉陽。陽不得陰不成到底,無陰而不死。陰不得陽不生到底,陰絕而壽長。」

周天火候圖 明代彩繪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資料圖)

第七論水火。人身之中水多火少。以水言者有四海、五湖、九江、三島、華池、瑤池等。所謂四海,心為血海,腎力氣海,腦為髓海,脾胃乃水谷之海;五湖即指五藏,九江即指小腸,三島即指三丹田。以火言之,指君火、臣火、民火而已。君火者心火,臣火者腎火,民火者膀胱火,三者皆以元陽為本,而生真氣。鍾離權曰:「及夫民火上升,助腎氣以生真水;腎火上升,交心液而生真氣。小則降魔除病,大則煉質燒丹。用周天則火起焚身,勒陽關則還元煉藥。別九州之勢以養陽神,燒三屍之累以除陰鬼,上行則一撞三關,下運則消磨七魄,鍊形成氣而輕舉如飛,鍊氣成神而脫胎如蛻,若此皆火之功效也。」

龍虎陰陽圖 明代彩繪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資料圖)

第八論龍虎。腎水生氣,氣中有真一之水,名曰陰虎;心火生液,液中有正陽之氣,名曰陽龍。鍾離權指出:

「龍,陽物也。升飛在天,吟而雲起,得澤而濟萬物。在象為青龍,在方為甲乙,在物為木,在時為春,在道為仁,在卦為震,在人身五臟之內為肝。虎,陰物也。奔走於地,嘯而風生,得山而威制百獸。在象為白虎,在方為庚辛,在物為金,在時為秋,在道為義,在卦為兌,在人身五臟之內為肺。且肝,陽也,而在陰位之中。所以腎氣傳肝氣,氣行子母,以水生水。腎氣足而肝氣生,肝氣既生以絕腎之餘陰而純陽之氣上升者也。且肺,陰也,而在陽位之中。所以心液傳肺液,液行夫婦,以火克金。心液到而肺液生,肺液既生以絕心之餘陽,而純陰之液下降者也。以其肝屬陽,以絕腎之餘陰,是以知氣過肝時即為純陽。純陽氣中包藏真一之水,恍惚無形,名曰陽龍。以其肺屬陰,以絕心之餘陽,是知液到肺時即為純陰。純陰液中負載正陽之氣,杳冥不見,名日陰虎。氣升液降,本不能相交,奈何氣中真一之水見液相合,液中正陽之氣見氣自聚。若也傳行之時以法制之,使腎氣不走失,氣中收取真一之水;心液不耗散,液中採取正陽之氣。子母相逢,互相顧戀,日得泰米之大。百日無差,藥力全。三百日聖胞堅,三百日胎仙完。形若彈丸,色同朱橘,名曰丹藥,永鎮下田。留形住世,浩劫長生,所謂陸地神仙……丹經萬卷,議論不出了陰陽。陰陽兩事,精粹無非龍虎。」

呂洞賓曰:

「五行不順行,虎向水中生;五行顛倒術,龍從火中出焉。龍者,心液正陽之氣也;虎者,腎中真一之水也。是之謂玄中之玄,真陰陽之粹質。」

乾坤子午圖 明代彩繪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資料圖)

第九論丹藥。所謂「葯」者,可以療病。病分三等,一曰「時病」:「當風卧濕,冒暑涉寒,勞逸過度,饑飽失時,非次不安,則曰患矣,患為時病。」次曰「年病」:「及夫不肯修持,恣情縱意,散失元陽,耗損真氣,年高焦悴,則曰老矣,老為年病。」三曰「身病」:「及夫氣盡體空,魂消神散,長吁一聲,四大無主,體卧荒郊,則曰死矣,死為身病。」 時病可以草木之葯療之,年病則以外丹療之,身病則之內丹療之。外丹以八石五金為用,積日累月,煉成三品,每品三等,故曰九品大丹。此外葯並非不可用,唯先當清其心源,堅固腎根,方可服用,以「助接其真氣,鍊形住世,輕舉如飛。」內丹之葯,出於心腎,是人人皆有。「此葯內本於龍虎,龍虎交媾而變黃芽,黃芽就而分鉛汞。」

(編輯:玄朴)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支持授籙龍虎山,全國道教大團結
道教修行對俠義文化與道義文化的認知
三位神秘房客,一枚奪命戒指;神秘老頭究竟是誰,竟可以驅鬼馭邪
道教對中國醫學有何影響?
常回「家」看看:這裡是我的精神家園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