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獎掀起一陣VR風,哪種VR影片更受評委喜愛?
艾美獎作為美國電視屆的最高獎項,其地位如同奧斯卡之於電影屆、格萊美之於音樂屆一樣重要。第
69
屆艾美獎即將於美國時間
9
月
17
日舉行頒獎典禮,而在此前宣布的提名名單中,我們看到了一口氣拿下
22
個提名的《西部世界》,可謂眾望所歸;也有《辛普森一家》為慶祝
600
集的到來,打造的一部
VR
短片《
Planet of the Couches
》,意外獲得艾美獎提名。
此前,小編就曾體驗過《
Planet of the Couches》。即便是最簡單的
VR
眼鏡盒子,我們也能感受到《
Planet of the Couches
》高質量的畫面,濃濃的美國動畫風迎面襲來。
VR
超強的帶入感,在劇情的推進下,能讓人快速地進入角色,如同自己經歷的一場「越獄」一樣。
從聖丹斯電影節,到翠貝卡電影節,再到艾美獎,我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相關的重要頒獎禮上,都能看到
VR影片的身影。
VRPinea
之前曾推送過一篇有關威尼斯電影節
VR
相關的文章(傳送門:
威尼斯電影節今晚開幕,你猜今年的VR單元大獎花落誰家?
)
。
強體驗下的難題,VR影片該如何應對?
隨著
VR
在大眾中的普及度越來越高,
VR
頭顯設備的價格走低,
VR
從少數人的「玩具」,變成了多數人的「寵兒」。花費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的價格,購置一台
VR
眼鏡盒子,透過那兩塊透明鏡片,在家中也能夠感受到比電影院
IMAX
效果更佳震撼的觀影體驗。
確實,
VR賦予了影視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和呈現方式,帶給了觀眾非比尋常的感官體驗。
VR
的強體驗感讓人驚喜,但由於當前大部分的
VR
影片都處於探索階段,鏡頭語言和導演邏輯與普通影片的截然不同,使得
VR
影視內容從業者必須解決「如何讓用戶根據我的邏輯進行持續觀看」這一難題。
另外,一鏡到底的敘事模式、高昂的製作成本、特殊的縫合特效、因終端限制而限定的內容規格、以及長時間觀看的眩暈,都是當前
VR影片製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製作成本為例,在同時長的情況之下,
VR
影片的製作成本約是傳統影片的
5
倍,因此大部分的
VR
影片的長度也都停留在
10
分鐘左右的短片形態。
6部獲艾美獎提名的VR影片
本屆艾美獎的提名名單中,除了《
Planet of the Couches
》,還有其他五部精彩的
VR
影片的名位列其中,均屬於電視藝術和科學學院(
Television Academy
)設定的「互動媒體」獎類別下。
優秀原創互動節目
《
Dear Angelica》
《
Dear Angelica》
講述
的是主人公
Jessica
進入她母親
Angelica夢幻般的記憶中
的故事。
Angelica
是一名演員,職業生涯中曾參演過不同類型的影片,包括戲劇、恐怖片和兒童科幻片
等
。
影片中,觀眾將跟隨
Jessica
一同經歷
Angelica形形色色的多樣人生。
在
《Dear Angelica》
中,觀眾將經歷四場不同的夢境,其內容也恰恰對應著現如今四種大眾熟知的電影類型:奇幻、公路、超級英雄、科幻。第一個場景里,Angelica腰配寶劍依偎著雄師;第二個場景里,帥氣的
Angelica
開著車一路狂飆;第三個場景里,Angelica
一拳打倒了綠惡魔;第四個場景里,戴著頭盔的Angelica
身處太空。
《
Dear Angelica》
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其
對空間的處理,充滿想像力的同時,還將所有的空間設計都與情感表達相關聯。
《
Mission:ISS
》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或因身體因素,或因心理原因,參觀國際空間站並在其中進行科學實驗,是一件永遠不可企及的夢想。在《
Mission:ISS》中,觀眾可真實感受空間站的場景和運作情況,利用
touch
手柄,觀眾還可親手完成空間站人物,並且可在無重力狀態下,與虛擬物體進行交互。
市面上相關的太空體驗類的並不少,而《
Mission:ISS》能從中脫穎而出,必有其過人之處。一方面,畫面質量實屬上乘,特效與交互中的一些細節十分驚嚇。據悉,《
Mission:ISS
》特效由好萊塢視覺特效公司
Magnopus
製作。
另一方面,體驗更加真實,由
NASA、歐洲航天局嚴格把控。
《
The People
』
s House
》
《
The People
』
s House
》
作為奧巴馬告別白宮的完美謝幕紀錄片
,其帶領觀眾瀏覽了白宮的相關細節,並帶領觀眾走到影片,聽奧巴馬講述白宮的故事。
影片重點展示區域是白宮的公共活動區域
state floors。
據悉,《
The People』
s House
》全程共拍攝了
20
多個場景,僅放出了
9
個左右的場景。《
The People
』
s House
》主要是為了
配合奧巴馬的卸任
而製作的,作為奧巴馬卸任流程的一個部分呈現出來的。
最佳互動媒體創作獎
《黑客軍團》
美國東部時間
7
月
21
日,美國有線廣播網和
VR
內容分發平台
Within
合作而成的《黑客軍團》
VR
版與電視劇同步進行播放。值得一提的是,《黑客軍團》系列電視劇的創作者
Sam Esmail
為這部長達
12
分鐘的
VR
版影片編寫了劇本,並指導了拍攝。因此該部
VR
影片保持了《黑客帝國》獨闢蹊徑的風格。
毫無疑問,《黑客軍團》
VR版全美同播有點噱頭的意味,但影片的質量確實過硬,為電視劇錦上添花的同時,也為
VR
普及助了一波力。
雖然《黑客軍團》
VR版僅會在電視上播放一次,但好在,觀眾通過
Android
和
iOS
上的《
Within
》
App
也可下載觀看,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的用戶也可觀看。
《怪奇物語》
在今年
7月舉辦的
SDCC
上,《怪奇物語》
VR
版就有展出。與
SDCC
上展出針對
HTC Vive
設計的可交互版不同,現在觀眾也可在
YouTube
進行觀看。
在影片中,觀眾將置身於失蹤男孩的家中,伴隨著房間里燈光的昏暗閃爍,觀眾會體驗到來自原版電視中的各種詭譎事物。
《怪奇物語》
VR影片時長雖不足兩分鐘,但卻能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置身於電視劇緊張恐怖的氛圍中。當然,觀看要確保遵循
VR
體驗中給予的任何指示,不然極易錯過很多不錯的畫面。
《
Planet of the Couches》
看過《辛普森一家》的人都知道,在每集片頭曲後都有一個
「沙發時刻」,辛普森一家人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在客廳沙發上,然後出現各種各樣極富創意的場景。而為了紀念第600
集的到來,其創作人決定將製作「沙發時刻」打造成
VR
版的。
辛普森執行製片人表示:
「VR
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觀影體驗,在觀影的過程中發現各式各樣隱藏的彩蛋將會感受到傳統觀看方式感受不到的樂趣。」
大IP VS 原創,誰更受青睞?
這
6部或艾美獎被提名的
VR
影片,我們可以大致將其分為兩大類,一是背靠強
IP
的,一則是白手「起家」的。很多人都認為在大
IP
光環的籠罩之下,
VR
影片的下載量與口碑都會相較於後者好很多,畢竟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創作的。
其實不然,我們看到過很多大
IP化的
VR
影片,效果並不理想。一方面是因為觀眾對於其期望值過高,目前
VR
影視製作水平仍在初級探索階段,因此很難達到大眾的期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束縛過多。
其實很多的大
IP影片並不適合放在
VR
中呈現,又或者說刻板印象,桎梏了
VR
影視內容從業者的思想,依據原來的劇情出發進行改編,如果只是平平的將影片為了噱頭而
VR
化,最後呈現的效果並不見得會很好。
而另一些
VR影片,他們更多的是從
VR
的特性出發,編寫劇本、分鏡頭腳本等,敘事的方式,也更加適合觀眾在
VR
中體驗。他們不是以大
IP
吸引觀眾,而是以優質的體驗留住觀眾的心,並會為之後
VR
影片拍攝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
總的來說,大
IP與原創
VR
影片走的是兩條路,相較於傳統影片而言,但它們也僅僅是取材、內容上的不同而已。但真正的
VR
大作,內容只是一部分,劇情、互動、敘事方式、畫面的呈現效果都是需要參考的因素。
而關於這六部
VR影片最終的獲獎結果,我們將隨時關注,並在第一時間進行推送,感興趣的朋友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本文屬
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
brand@vrpinea.com


※每天堅持買彩票的我,萬一中獎了該怎麼辦呢?
※漫威與DC這對糾纏了大半個世紀的好基友,又一次在VR中相遇了
TAG:VRPin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