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買手機一定要買蘋果的人是一種什麼心理

買手機一定要買蘋果的人是一種什麼心理

蘋果8還沒發布的時候,我和我哥們就打賭說頭一批一定能炒到2萬,還有價無市,他很是震驚,搓了搓手裡發燙的安卓機問我:

「六娃啊,你說買手機一定要買蘋果手機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啊?」

當時我有點蒙蔽,隨便應付回答了一下,比如系統好用、拍照強大等維度。但現在靜下心來思考這個我們都思考過的問題,再結合另一個我們更加關注的物件——房子,我會發現一個蠻有意思的維度——

「買手機一定要買蘋果手機的人就是一種買房子一定要買在一線城市的心理啊。」

手機產品三六九等,我們選擇手機之前往往會通過專業的測評網站,去了解不同手機的參數、外形乃至用戶體驗,最後結合自己的預算和喜好,決定入手哪一款手機。

可以看到,這是一套十分成熟且健康的購物流程。而房子雖然是最大一筆的消費,因為各種原因,我們沒有享受到這種服務。

但是,如果以產品維度來對我們的居住選擇進行測評,不管是租也好、買也罷,其實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蘋果手機——「一二線城市的郊區房」

剛出的8,是不是很想買?想!

可是想買你也搶不到,好像一線城市的房子,有人說不值得買,私下裡偷偷攢錢,有人說豁出命來也要買,但豁出命你可能還真買不到,因為各種限購,各種有價無市,結果一步步降低自己的標準,從市區的樓盤看到八環外。

八環外的房子現在是主流,也動輒幾百上千萬,可就真的像某些文章說的那樣,買了這裡的房子就手握打開階級門禁的鑰匙么?

做夢。

買得起這種房的人太多了,同樣,買房之後過得更慘的人太多了,1000萬的房子街邊有兩,1萬塊的蘋果舉棋難定,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很多買在郊區的朋友,甚至還沒有在市區租房的人過得開心。

平時和你一起擠在地鐵上的其貌不揚的男人女人,也許就是在城市郊區有一兩套房子的人,最後還是和普通上班族一樣,上班下班,在通勤的路上消磨著自己的年歲,起初買到房的那種熱血,還來不及向旁人炫耀,就發現旁人和自己一樣苦逼,預想中的尊貴便迅速成為了平凡生活的常規註腳。

評測語——

表面尊貴無比,出街到處撞機。

Vertu手機——「一線城市的中心房」

SignatureCobra眼鏡蛇限量版

這手機丑么,丑,可它售價了3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8萬元左右)

其實普通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富豪願意去買那些動輒數十萬一平米的房子,你也許會說地段、配套、資源等各種維度的原因,但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品牌和稀缺。

那些地處尖端位置的房產,品牌是開發商么?不是的,一旦達到某種不可取代的區位,整個城市就是這個房子的品牌,比如在上海南京東路的某處宅子,它的品牌就是上海,這在中國可以說是最牛逼的品牌。

好的品牌,加上產品的限量,價值自然攀升。郊區的房子可複製性強,因為一個城市只要想擴張,郊區的範圍可以大到驚人,而市中心則不然,因為無法擴張,所以無法複製,所以限量,而且是脫離營銷套路的限量。

評測語——

這才是階級門禁的真正鑰匙。

小米手機——「劏房」

小米2s,是我畢業後的第一款手機,堪稱經典

曾經的小米以「年輕人的第一台手機」,成功打開了年輕人的市場,而對於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在當下的城市選擇租房,可以說是選擇了「自己的第一個家」。

大城市的6平米,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第一個家,地段好,小區美,美中不足的是150平米的宅子能被分成18個帶衛生間的隔間。

這樣的產品曾經在一線城市大行其道,在香港則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名詞——「劏房」

「劏」是粵語中剖開的意思,看起來很殘忍的一個詞,也有不少人不斷妖魔化這種房子,甚至最後引來政府出於安全考慮去整治。

但我覺得「劏房」剖開的不是年輕人的生活,而是把這些個高冷的城市剖開來,讓原本嚴絲合縫的高牆中也能漏出一些火光,溫暖想要在這裡紮根的人。

曾經的小米就像「劏房」,給了年輕人最快用上智能手機的機會,而現在的隔斷間也慢慢被合租房、公寓房取代,普遍成為年輕人們的第一個家。

評測語——

可以當你的第一,卻無法伴你終生,當你的唯一。

華為手機——「上下求索的租房黨」

六娃用了兩年的華為手機,特別理解用華為是一種什麼心理——

哎呀蘋果一點都不貴就是系統用不慣我大華為產品做得越來越好系統不卡外觀漂亮拍照強大價格還比蘋果便宜很多但是人家啊在美國那邊賣得可是和蘋果的價格差不多啊簡直就是華人之光

總結一下就是——哎呀,想買蘋果,但是錢不夠,算了只能先湊合買華為吧。

這種心理還是和我們這群租房黨出奇的一致啊,明明在大城市裡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卻還要找各種理由,來洗腦自己可以過得很快活。

華為好用么?好用的,質量也不錯,但總歸時各方面都比不上蘋果的,就算余大嘴一遍遍地在發布會上用數據和樣張碾壓蘋果,可還是彌補不了中國手機行業和國外幾十年的差距。

就像我口口聲聲說著華為棒,可是看著新出的iPhone,捏捏手裡已經開始卡頓的手機,心理還是很想買。租房表面上的確看起來很好,但嘴上說著自由物價而願意租一輩子房不買房的人,實在是沒有一個。

但換句話來說,國產手機也好、租房也罷,明明都是過渡的產品,我們為什麼還要費盡心機去尋找好的,哪怕只是暫時留存在自己身邊,我們為什麼還要一遍遍地強調,租房也能給我們帶來家的感覺。

我想是因為在我們買房之前的這幾年,再卑微的居住夢想也應該用心去尊重吧。

鎚子手機——「青年公寓

我一直認為小米年輕人的定位更加低齡化,真正符合我內心年輕人定位的手機是鎚子。

有堅持、有情懷、有夢想、有故事,最關鍵的是,有實力。

也許是老羅帶的頭,全世界做產品的都開始拿情懷說事,青年公寓當然也不例外。

說情懷很容易,找個厲害的品牌策劃,找個像老羅那樣的相聲演員,代價不大,就能把差的或者一般的產品吹上天。但是像鎚子一樣能用實力把情懷落地的品牌公寓還是稀缺的。

盧俊用的就是堅果pro,天天和我們顯擺,價格不貴,但很多功能的確人性化,關鍵是的確好用,這簡單的幾點,其實正是25歲年紀半熟不熟的少男少女所需要的。

最近品牌公寓成了風口,我也在參觀市面上知名的品牌公寓,發現在宣傳階段,大家都是好的,都是最懂年輕人需求的。可真正落地,那就是群魔亂舞。有好有壞,層次不齊,真正讓年輕人住得開心的,真需要耐心尋找。

尋找什麼?找那個願意用故事陪你走過迷茫的25歲的公寓品牌。

測評語——

全世界都在空口說故事,我想用故事伴你走過25歲

除了這些,還有像樂視一樣永遠停留在概念的三四線開發區,還有像諾基亞一樣又硬又堅挺的學區房,還有像大可樂一樣的曇花一現商住房。我們對居住的渴望,折射在手機這個日銷領域,一樣是如此的貼切。

把不同的居住選擇和手機作對比之後,六娃有兩點比較感慨——

1、租房也好,買房也罷,不同的時間點自然對應不同的產品,選擇當下你能接受的最好的,然後安心過活,安心提升自己。

2、居住產品的選擇更加繁雜,金錢投入幾乎也是一生中最高的,卻沒有像手機分類測評那樣得到一點點對比和尊重。更多時候,住哪裡,租哪裡,我們沒得選,只是等待被選擇而已。

所以當下市場野蠻生長,各種情緒被妖魔化,其實和我們都沒什麼關係,因為能做的太有限。

而我們做什麼努力,上什麼樣的班,掙多少多少錢,不是為什麼買房買車的偉大理想,也許就像是在店裡挑手機一樣,目的,不過是讓自己多一點選擇權而已。

有比較,有選擇權,也就有了尊嚴。

以上為正文,來自楊六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叫盧俊 的精彩文章:

深扒薛之謙買房時間安排,絕對高手

TAG:真叫盧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