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家之文」之《尚書》和《春秋》

「史家之文」之《尚書》和《春秋》

我國自古就有重史傳統。至遲在商代,便已設立專司記事的史官。後來歷代不斷發展,由簡而繁、由質而文。

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歷史文獻,也是第一部兼記敘和論說的散文集。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尚書·多士》

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禮記·玉藻》

一、《尚書》概說

1、《尚書》的名稱及性質

《尚書》原本稱《書》,漢代以後被列為儒家主要經典「五經」之一。多認為「尚」與「上」通,所謂《尚書》即「上古之書」。

性質上是歷史文獻彙編,主要載典、謨、訓、誥、誓、命之文。

或說《尚書》曰:「尚者,上也。上所為,下所書也。」——王充《論衡·須頌篇》

《書》之體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訓,曰誥,曰誓,曰命,是稱六體。——魯迅《漢文學史綱要》

2、《尚書》的今古之爭及偽古文《尚書》

漢代傳《詩》者有今古之爭,《尚書》亦有,甚至最早。

所謂「今文《尚書》」,是由漢初伏生所保存、傳授並用當時通行隸書所寫,共二十八篇;

所謂「古文《尚書》」,漢武帝時陸續發現並用秦以前六國文字書寫,多出十六篇。

東晉時豫章內史梅賾獻書二十五篇,後人定之為偽作。

二、《尚書》的思想特點

神權政治觀念基本上是《尚書》的核心思想:

1、「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的政治觀念演變;

(1)、殷商統治者崇尚天帝神權,強調「天命神授」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書·湯誓》

肆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尚書·盤庚》

(2)、周代統治者有所修正,提出「敬德保民」和「明德慎罰」

朕言多懼。朕敬於刑,有德惟刑。——《周書·呂刑》

2、重視總結歷史教訓,借鑒前代統治經驗;

(1)、借鑒前代經驗教訓,提出用人、理政原則

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周書·洪範》

(2)、吸取前代興亡教訓,提出勤勉治國、力戒逸樂主張;

周公曰:「嗚呼,嗣王其監於茲!」——《周書·無逸》

三、《尚書》的文學價值及特點

用現在眼光來看,《尚書》遠遠說不上是文學作品,但並不能否認其文學因素。

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劉勰《文心雕龍·原道》

夫《尚書》者,七經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學者必先精此書,次覽群籍。——劉知幾《史通·斷限》

1、體現了初步的藝術技巧和一定程度的形象性

《尚書》中已具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樣表達方式,偶有比喻、排比。

2、佶屈聱牙的語言特點

文字古奧艱澀,語句拗口難讀。

《尚書》則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劉勰《文心雕龍·宗經》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韓愈《進學解》

一、《春秋》概說

《春秋》一名,本為周代史書較為通用的名稱。魯國史書即名《春秋》,相傳孔子據此修訂而成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從此為專名。又為儒家「六經」之一,又稱《春秋經》。

春秋體例上編年體,按魯國國君十二公順序,分年記事。所謂「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時,以時系年」。以魯國為主體,兼帶他國。

二、《春秋》特點

1、內容:微言大義

即明顯的政治意圖和濃厚的政治色彩。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下》

2、敘事:簡要嚴謹

既簡明扼要,又嚴謹有方。

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史記·孔子世家》

3、語言:含蓄凝練

兩百四十二年歷史,總共卻不過一萬八千餘字。所謂「一字褒貶」正是語言的高度凝練。

《春秋》辯理,一字見義。——劉勰《文心雕龍·宗經》

裘江,字東流,淮陰人。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第三季季軍,中央電視台《中國詩詞大會》擂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願以孩童之心和孩子們說一說詩詞。讓我們一起愛淡成詩,情雅成詞,吟詠性情,通脫人生。

你轉發呢,球球就么么噠你~

關注|轉發|么么噠

媒體轉載、合作、投稿請聯繫上方微信

本文由球球獨家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就請轉發、點贊告訴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已南 的精彩文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

TAG:江已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