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古語云:「千寒易除,一濕難去」,9月祛濕效果佳!

古語云:「千寒易除,一濕難去」,9月祛濕效果佳!

本文同發於公眾號【健康問也】(微信號:ysfaq_cn),歡迎您關注。

夏季剛過,正是天涼好個秋。暑氣漸消,涼意漸生,氣候宜人非常適合養生。同時這也是去除「濕、熱、毒」的最佳時節。

古語云:「千寒易除,一濕難去。」

有的人年過半百,照樣膚白貌美,體態婀娜,滿頭秀髮,精氣神好得不得了,看起來精氣神十足。

有的人,卻早已大腹便便,身材走樣,皮膚暗黃粗糙,精神萎靡不振。

這些毛病,在西醫上往往無法從根源上得到解釋。在中醫里,這就是「濕、熱、毒」的體現。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乃至惡性腫瘤,其實都與此有關。

濕、熱、毒的關係

濕氣、熱、毒素並不是獨立的,反而會相互勾結,相互影響。

濕氣久蘊會生熱,濕氣和熱在一起變成濕熱,進而影響脾胃,導致排便出現問題。最終產生毒素,相互結合,危害人的健康。

中醫稱之為濕、熱、毒。其實,這三種病邪正是層層遞進,一步步侵害人的身體。

第一步:濕氣入侵

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

很多人會奇怪,我體內的濕氣怎麼來的呢?其實,濕氣有兩種途徑進入我們的身體,一個是外感濕邪,一個是內生濕邪

外濕:例如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外部濕氣侵襲人體導致人體濕氣過重。這就是南方地區及沿海地區小夥伴為什麼身體濕氣比較重。

內濕:例如飲食沒有節制,或者時飽時餓、吃太多生冷、油膩,酗酒等原因導致脾胃失調,脾不能運化體內津液,體內津液散發不出去,聚而為濕氣。

第二步:形成濕熱

一個人長期被濕氣困擾,久而久之轉化為濕熱,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熱」。

身體受熱之後會出現非常多的類似上火的癥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頭暈,頭髮油膩,苦幹口苦,頭髮皮膚油膩......

同時,濕熱也在傷害我們的脾胃消化功能。濕氣重會影響脾胃運轉,傷害身體脾陽,身體由此會出現消化不良,出現腹瀉、大便不暢等問題。

此外,老年濕熱時,危害可能是下肢酸困、腰腿疼痛等。而女性身體濕熱的話,會造成白帶增加、陰部瘙癢等問題。

第三步:滋生「毒素」

「毒素」是人體內多餘的垃圾,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食物消化、吸收後產生的代謝廢物滯留;二是從外界環境吸收環境的各種污染在體內沉積。

其中,因濕熱導致的便秘危害最大。排泄物堆積在腸道里腐爛變質,成為細菌的滋生地。而「毒素」很可能被腸道重新吸收,危害人體。

自測:你是否有濕熱毒

如果你有上圖幾種癥狀。那麼,就說明你正在受濕熱毒的侵害,清除濕熱毒刻不容緩。

如何趕走濕熱毒?

濕熱毒的癥狀還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正是一個人體虛,氣虛,胃弱,腎虛,肺弱,腸胃排泄等諸多問題的統一表現。身體的多個重要器官受到濕邪入侵,自然百病纏身。

中醫研究表明,濕熱毒的根源在於脾虛,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所以想要祛濕熱毒,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就需要從脾胃入手。

中醫崇尚食療,但單純的紅豆薏米水只能表面緩解濕熱毒的一些癥狀,對於濕氣侵襲過重的人群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下面的《清太醫院配方》——八珍膏,是清代延承至今,經得起歲月考究的一套配方。

相傳此配方,由御醫研製。配料眾多,見效快。對內調理濕熱,對外消除濕氣。內調外養,消除由濕邪引發的面部油量大、虛弱體胖、陰部潮濕、便秘、精神萎靡、睡不夠睡不醒等問題。

本文相關視頻:

https://ysfaq.cn/s?wd=%E7%A5%9B%E6%B9%B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問也 的精彩文章:

秋季進補不要光吃肉,吃點蔬果、粗糧不但營養滋補,還不易長胖!
人們常說「春捂秋凍」,但這幾個部位和這幾類人不宜「凍」!
生病卻忘記按時吃藥,到底要不要補上?記住這四字法則!
今日白露,睏倦乏力、睡不醒?你的秋乏是生理反應還是疾病隱患?
酸奶比牛奶有什麼區別?這些喝酸奶的誤區和禁忌要牢記!

TAG:健康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