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保娥:丁玲女兒回訪記

王保娥:丁玲女兒回訪記

GIF/47K

作者簡介:王保娥,北大荒作家協會會員,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主席,現任黑龍江省湯原農場工會女工主任,多年發表詩詞、詩歌、散文兩百餘篇,其中一篇獲第二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多篇作品入編文集並獲得省、地市級獎項。

在黑龍江省遼闊的版圖上,湯原農場或許只是一個微小的點,然而,誰能想到,在綿延起伏的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下游北岸,這個佔地僅有132平方公里的中小型國有農場,卻因為有了「舉世名將率部跋涉」和「文學巨子偕婦儒的綉綴」而聞名。這裡是「當年波瀾壯闊的十萬復轉官兵開發建設北大荒」偉大決策的發祥地,1954年秋天,王震將軍來此視察,看到這裡土壤肥沃,產生了在湯原建設農場的想法,後又了解到「北大荒」的自然狀況,觸動了他心底「屯墾戍邊」的思路,於是向中央遞交報告得到批准,於1958年3月拉開了十萬復轉官兵進軍北大荒向「地球開戰」的序幕;這裡是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轉業官兵「初戰荒原」的地方,1956年至1970年,從上甘嶺下來的十五軍官兵風塵僕僕地來此開發建設農場,即原湯原農場,為現在湯原農場的前身;而且,這裡是曾獲斯大林文學獎的著名女作家丁玲的第二故鄉,1957年7月到1964年12月,丁玲及丈夫陳明曾在這裡生活工作了6年零5個月,丁玲先後在農場畜牧隊養過雞,擔任過「掃盲」教員。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雖然無緣像當年王金寶等有志青年那樣得到丁玲的輔導,但我有幸生於此,長於此,在這片熱土上,時常漫步在藍天嬌陽之下、小橋流水之上,感懷斯人,依然能夠感受到丁玲「飛蛾撲火」之精神,並受其鼓舞,在文學創作之路上揚鞭奮蹄勤於創作。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今年,在距丁玲來湯原農場60年之際,我竟意外地邂逅了丁玲的女兒蔣祖慧。

王保娥與丁玲女兒蔣祖慧合影

7月28日下午,農場通知三點鐘丁玲的女兒蔣祖慧要到農場文化創業園參觀,讓包括我們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在內的落戶創業園的13家文學創作、文化藝術團體及玉石、農產品、微商電商生產經營者做好迎接參觀的準備。這個文化創業園,是農場為扶持職工群眾創新創業,今年利用場史陳列館一樓閑置的房舍投資改建的,旨在為創新創業者免費提供的生產、展示、銷售為一體的工作場所。聽到丁玲的女兒要來,我非常高興,甚至有幾分期待。

下午三點多鐘,透過辦公室的窗子,我看到丁玲的女兒蔣祖慧、女婿周良鵬,還有丁玲的最後一任秘書王增如及其丈夫李向東,在農場黨委書記王景偉的陪同下,從文化創業園正門進入,由右及左一家一家地參觀。我們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的辦公室在創業園右側的第四家。見王書記陪著蔣祖慧一行走了進來,我趕忙迎了上去。蔣祖慧雖然已經83歲的高齡,但精神矍鑠,特別的和藹可親。見我過來,她微笑著與我握手。王書記向她介紹說:「這就是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主席王保娥。」簡單的寒暄後,王書記開始向她介紹了我們協會的建設及發表作品情況,之後,指著牆上掛著的兩塊展板說:「這是他們協會開展喜迎十九大原創詩詞大賽活動展出的部分作品,這是他們今年5到7月份發表文學作品展示板。」蔣祖慧饒有興趣認真地看了起來。王書記見狀說:「保娥,你給蔣老師讀讀這首詩。」我便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踏莎行?婉香湖畔憶丁玲》——滿地芳菲,半湖新葉,雨濕溪客花初謝。人非物是恍如昨,五十九載情真切。撲火飛蛾,人間風雪,孤燈猶照偎寒月。廻欄九轉嘆生平,追思憑寄詞一闕。」見她意猶未盡,王書記又指著另一首作品說,你再給蔣老師讀讀那首。聽我讀完,蔣祖慧高興地說:「真不錯,我走過很多地方,現在像你們這樣還注重精神追求的不多,很難得。」接著,我與蔣祖慧在我們製作的文學作品展示板前合影留念,之後,王書記便陪著她去了另外幾家工作室。

丁玲的女兒蔣祖慧(前排左二)、最後一任秘書王增如(前排右二)與湯原農場黨委書記王景偉(第二排右二)及在丁玲編排的〈劉三姐〉中劉三姐的飾演者孫素英(前排左一)合影留念

7月30日,雖然還有七天就是立秋,但此時,地處祖國邊疆的黑龍江天氣還很燥熱。一大早,天空格外晴朗,艷陽高照,一抹抹雲彩像是有意襯托藍天的高遠輕描淡寫地暈染上去的。今天是蔣祖慧一行回訪農場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7月31日早上他們就要返程了。

上午,農場要在機關四樓會議室召開追憶丁玲到湯原農場60年座談會。八點多鐘,會議室里就陸陸續續來了20多個人,有曾經與丁玲一起工作過的退休女工、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會員、機關和學校幹部、場直社區群眾。九時許,王景偉書記陪同蔣祖慧一行來到了會場,應邀同來的還有佳木斯日報社的編輯呂品、寶泉嶺管理局教育系統退休幹部趙文生。

座談會上,首先發言的是當年與丁玲同在一分場畜牧隊餵雞的任廣榮。她說,當年丁老聽說我老家在河南,家裡很窮,曾給我寫了一篇題為《我的生活回憶》的家史。我知道這篇文章,這是丁玲在北大荒12年間唯一發表並保留下來的文章,就發表在1961年1月12日的《合江農墾報》上。任廣榮還說,看到我不認字,丁老就一個字一個字教我,後來成立了掃盲隊,先教我們從一寫到十,我識了不少字,學了不少文化。那時丁老餵雞,別人想幫忙,丁老不讓。她說我就是來勞動的。有時丁老包了餃子還讓我去吃。六零年那會兒,她看誰家困難,她就幫助誰,給錢,給買東西。丁老去寶泉嶺農場時,我們都哭了。後來丁老回了北京,回來探親,農場通知我們老倆口到場,我愛人周繼海當時是畜牧隊長。丁玲那次回來,還去我家坐了一會兒。

第二個發言的是楊明琴。老人回憶道:丁玲來的那天晚上,我們聽說她是北京來的,就去看了看,當時丁老正在吃飯,吃的是青菜和苞米面,可樸實了。我的丈夫張學禮是二隊的,後來陳明就分配到二隊,和張學禮在一起。我記得文化大革命時,丁老挨批鬥,遊街,我們碰上了,想跟她說句話,她就說你們快走,別跟我說話。那時她主要是怕別人受牽連。後來我弟弟考上了哈工大,是丁老資助上的大學。

我重點介紹了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的由來。丁玲,原名蔣偉,字冰之。為了傳承丁玲精神,2012年我組織成立了丁玲文學創作協會, 並於今年5月份更名,取丁玲名號中「冰之」二字,加「夢」,以彰顯農場廣大文學愛好者弘揚丁玲精神共圓文學夢的決心。協會現有會員30多個,多年來,有十多篇作品獲得省級獎項並收錄文集,一篇作品獲第二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

隨後,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會員李麗、王彥春等結合實際,談了丁玲精神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自己為弘揚丁玲精神所作的努力。

通過座談,蔣祖慧一行進一步了解了丁玲在湯原農場生活工作期間與湯原農場人民結下的深厚友誼、從湯原農場人民身上汲取的力量和創作的源泉及靈感,以及丁玲精神對農場人產生的影響。

蔣祖慧說,我1959年國慶十周年時從蘇聯回來到湯原農場看我媽媽。她跟我說,我在這兒一看到那些姑娘們,就跟看到你一樣,雖然你在不在我身邊,但有他們在,我就很開心,你不用想著我。第二天,她帶我去見了場長。我感覺場長對我母親挺好。後來,我母親說給我聯繫個學校,讓我去給這裡的孩子教教舞蹈。看到母親的整個生活環境和周圍的人,我就放心了。這次來,覺得真是看到了她的親人,特別是還看了冰之夢文學社、公園,覺得這裡真是我媽媽的第二故鄉,今後我也把這裡當作我的第二故鄉。

王增如說,我36年前陪丁老到過湯原農場,今天又陪丁老的女兒蔣祖慧來到這裡,所到之處,祖慧非常興奮,我陪著祖慧也十分感動。我和丁老接觸是一九八一年,那時我是作為咱們農墾總局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陪同丁老。開始我不太理解丁老剛剛"文革"復出,工作非常忙,各種的事情,包括寫作、約稿的人也很多,別人都是上名山大川,甚至出國,可她為什麼要到我們墾區來,當時墾區還很艱苦,道路泥濘,不是像咱們現在這樣。丁老說,過幾天你就知道了。我們第一站是到普陽農場,實際上就是想到咱們湯原農場,因為湯原農場百分八十的職工為了開發荒原都到了普陽農場。我們到達普陽時,碼頭上人山人海的,他們見了丁老真像見了老熟人一樣,都叫老丁。丁老對這些職工家屬也非常熟悉,叫這個老張、那個老李的,真像親人一樣。丁老後來跟我說,雖然工作很忙,我熱愛創作,但是這裡的老百姓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我,我寧肯放下創作,也要看這些老百姓。我親眼看到了丁玲和咱們湯原的這些職工家屬的感情。另外,我覺得咱們湯原農場真是有這個很好的文學創作基礎,丁老的文學創作精神真的不知怎麼潛移默化滲透到咱們湯原農場了,而且咱們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這些人的創作水平真是很高。祖慧剛才還一個勁跟我說,還是那句話,人才在下面,人才在廣大的人民群眾當中,我希望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能夠發揚壯大,也希望湯原農場的事業取得更大發展。

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也引起了李向東的關注。在大家爭先恐後與蔣祖慧、王增如合影留念之際,李向東問:「你們幾個誰是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的負責人?」我說:「我是。」他說:「把你的手機號留給我好嗎?」我欣然告之。接著,他跟王景偉書記說,我們捐贈給你們的那兩套《丁玲傳》,可以給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一套。我聽了非常高興地說:「那太好了。」可轉念一想,農場新建了丁玲物品陳列室和丁玲紀念館,這些地方都要存放與丁玲有關的書籍和物品,勻給我一套《丁玲傳》,合適嗎?於是試探著對李向東說:「李老師,別讓我跟王書記要書了,您能不能再送給我們文學創作協會一套呢?」李向東老師很爽快地答應回去後給我們郵寄一套。

座談結束後,見蔣祖慧、王增如、李向東對我們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如此感興趣,我便拿著早晨來開座談會時帶來的那個新日記本,讓三位老師給我及我們的文學創作協會簽字留念。

蔣祖慧老師在我的日記本上寫道:「王保娥,你們做的非常好,向你們致敬,向你們學習,謝謝你們對我母親的愛。」王增如老師寫道:「丁玲精神滲透了湯原農場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李向東老師的留言是:「每一個有志向的女同志都應從丁玲『飛蛾撲火』的精神中得到鼓舞和激勵,祝『冰之夢』辦得更好。」

(作者王保娥(左一)與丁玲最後一任秘書王增如及其丈夫李向東合影)

蔣祖慧一行來之前聽說農場正在籌建丁玲紀念館,還特意帶來了一些物品準備捐贈給紀念館。

捐贈儀式是下午三點多鐘在農場場史陳列館前舉行的。儀式十分簡單,先是蔣祖慧將母親丁玲的幾件衣物、丁玲全集(1-12卷)和丁玲各時期的照片贈送給王景偉書記,農場為她頒發了榮譽證書。接著佳木斯日報社的呂品向農場捐贈了六七本書籍和一些報紙,還有一張其夫人創作的丁玲肖像的剪紙作品。農場祥和管理區黨支部書記沈恩龍也將自己創作的一幅丁玲肖像油畫作品捐贈給了農場。

我一直不知道王書記為什麼要通知我來參加這個活動,便在一旁見縫插針地跟王增如老師聊一些關於丁玲的事。在我和王增如聊得正投入時,王書記讓電視台的王秋偉喊王增如過去,接著又喊我也過去。原來,王景偉書記決定把李向東和王增如捐贈給農場丁玲紀念館的兩套《丁玲傳》勻給我們冰之夢文學創作協會一套,回頭李向東和王增如老師再給王景偉書記郵一套來。這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接下來,王增如和李向東先後在那套書上簽字,我們三人合影留念。

短暫的邂逅就要結束了。就像蔣祖慧說的那樣,這裡是我母親的第二故鄉,也是我的第二故鄉,你們是我母親的親人,也是我的親人,我真的感謝和捨不得你們。其實,我們何嘗不是把她們也當作了自己的親人來看待了呢?在我們的心中,對於他們短暫的回訪和明天別離,又何嘗不是依依難捨呢?連日來,腦子裡縈繞的全是與丁玲息息相關的信息,此刻,我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經寫過的那首《丁玲—湯原—北大荒》:

也許是造物弄人

冥冥之中

註定了你與這裡有著不解之緣

那是一段非同尋常的日子

疲憊的你,艱難跋涉

在這片土地上

留下了你初來北大荒的第一行足跡

從此,你的名字—丁玲

一個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女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一個斯大林文學獎的獲得者

一個被毛澤東譽為「毛瑟三千精兵」的偉大女性

便與湯原農場

這個當年從上甘嶺下來的十五軍

轉業「初戰荒原」

的地方緊緊相連

丁玲—湯原—北大荒

我在心裡自豪地說:「丁玲,永遠的故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濃情黑土地 的精彩文章:

今天的北大荒副刊,版版精彩
園丁頌——獻給全國第三十三個教師節
闞烽:為你高高舉起的手臂

TAG:濃情黑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