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pecialized Epic初體驗 讓你爬坡更快下坡更穩

Specialized Epic初體驗 讓你爬坡更快下坡更穩

儘管新款的Epic早已發布,但直到Specialized MY 2018新品發布會上,我們才看到了這款全新設計的Epic。以後我們叫Epic不再是Epic FSR,它的後避震懸掛結構變成了更簡單的單轉點結構。原來的FSR設計,後軸前方的轉點僅轉動3度左右,對Epic來說,取消這個轉點帶來的重量收益很顯著,負面影響卻微乎其微,依靠後上叉的輕微彈性形變來配合避震器的壓縮。全新設計的Brain智能避震比原來的更加靈敏,能夠有效地保障踩踏效率,對懸掛結構的依賴性大大降低。

除了結構變化之外,新的Epic在材料和製造工藝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改進。Specialized引入了始於公路車的Rider First Engineered技術來優化各個尺碼的管型和碳纖維疊層,以期在所有的尺碼上都達成既定的剛性目標,並且在S-Works級別上採用了新的FACT 12m碳纖維。據官方數據,與上一代產品相比,S-Works Epic減重達335克,Expert和Comp版本減重更是高達525克。我們發現,新款Epic的五通也由BB30改成了普通的螺紋結構,並且應用了Boost規格,座管口徑也加粗到了30.9毫米,考慮這一系列變化帶來的重量增加,新款Epic在其他地方的減重成效可謂驚人。

除了車架本身,Brain智能避震的大改款也為減重作出了貢獻。新的Brain避震器由RockShox製造,與車架的整合度也進一步提高。Brain的油路完全整合到了避震器尾部的連桿當中,然後再由軟管連接到位於後軸後方的Brain主體當度中。通過槓桿原理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慣性閥門的後移,讓輪胎在受到同等衝擊,後軸產生相同位移的情況下,Brain內部的慣性閥門位移量大幅度增加,理論上可以帶來靈敏度的提升。並且,新的Brain避震器當中還以油囊替代了IFP來隔離避震油和壓縮空氣,在避震器壓縮和回彈轉換的瞬間不再需要克服IFP的最大靜摩擦,配合避震器和Brain之間更直的油路,大幅降低了避震器的遲滯效應。

為了應對越來越複雜艱難的XC賽道,新的Epic在幾何方面也做了調整。Reach加長了10毫米,但是把立也響應縮短了10毫米。頭管角度減小了1.5度,但是利用定製的42毫米偏移量的前叉來縮短軸距,同時延長Trail值,以期在提升高速穩定性的同時,保持整車在低速急彎等窄小環境下的操控靈敏度。

此次試騎的Epic Pro是第二等級的車款,這款車型並不會在國內銷售。和頂級款Epic區別最大的就是用了11m的碳纖維材料、Rockshox Sid 29 Brain避震前叉、Control碳纖維輪組,都不是最高等級的配置,但Epic Pro給人的感覺依舊是非常輕快,操控性十足。

在試騎場地的山地路線,在第一圈熟悉林道的時候,新款Epic Pro在低速狀態感覺特別靈敏,似乎有些靈敏過頭,它不像以往的Epic一樣給人一上車就非常熟悉的感覺。不過,第二圈的騎行明顯加快了速度,而過於靈敏的現象消失了,新款Epic車款的改變非常明顯,看來還是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

取消了後下叉轉點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我把後避震器的Brain調節至了往最軟方向的第3格(總共5格調節),在亂石林立的爬坡段,我反而覺得新款Epic更加貼地,尤其是在過樹根時,你反而不會因為濕滑而脫離控制,後輪就像磁鐵一樣吸住路面,帶來非常紮實的抓地感,只要你持續輸出,在一些非常難的爬坡路段上都能持續往前。

最硬的Brain設置也會讓慣性閥門開啟的感覺變得十分明顯,雖然感覺不到它對避震器的工作有什麼影響,在遇到衝擊時沒有明顯的遲滯,但是那種爬坡時車尾時不時傳來咯噔一下的感覺相信並不是人人都會喜歡。就我個人而言,將這個軟硬設置調到中間偏軟一點的位置是最合適的設定。

29』輪徑的Control碳纖維輪組雖不是最輕的碳纖維輪組,但依舊很輕,不會拖腳的感覺,在長距離的爬坡段,只要你搭配好齒比,爬坡不再是個難事兒。頂級款Epic搭配的Control SL碳纖維輪組會輕上200g左右,會讓整車更靈活、輕量,這讓人有點躍躍欲試,Specialized在Epic Expert級別也搭配了碳纖維輪組使用,這對於29』輪徑的車款而言是個好消息。

下坡對於Epic而言變得更加簡單,69.5°的頭管角度設計相較於老款71°的設計會更加貼合現在的比賽路況,在下一些陡坡時,我的感覺會更加從容,而且本身29』輪徑所帶來的通過性就特別好,碾壓而下。在一些27.5』輪徑還需要減速選擇路線的路段,29』就會更加省心,直接下就好了。

Epic真的是一輛全新設計的車款,脫胎於以往的Epic FSR,它的操控性、踩踏效率以及輕量化帶給我們很多的樂趣。新一代Epic依舊是一台毫不含糊的爬坡利器,同時大幅度提高了下坡和高速路段的穩定性。接下里,我們將花更多的時間來測試Epic S-Works和Expert車款,看看它給我們帶來的驚喜還有哪些。

文:Lucas

圖:楊震/HCY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騎行家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難說再見——2017《騎行家》9月刊盤點
寒冬即將來臨 Bkool發布Smart Pro 2和Smart Air智能騎行台
環西S19:德根特小團衝刺贏得賽段勝利
運動補給的冷知識
從細節到服務 帶你走進Dare Bikes定製系統

TAG:騎行家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