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乒乓球技術交流之如何提高對球的控制力

乒乓球技術交流之如何提高對球的控制力

愛乒乓,愛生活乒壇資訊,技術文章,教學視頻,關注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這麼精彩的內容哦

如何提高對球的控制力?這有點像人們常說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之後形成的肌肉記憶和習慣性。對於打球來說也是一樣,球拍是我們的武器,球拍的用料不同,有不同的彈性,對於各種動作也有著不一樣的發力。那如果能「打透底板」,就能更加自如的控制進攻和防守。

習慣性「打透底板」並不是一個專業名詞,而是一種可以稱之為手感的感覺而已。有很多經典球都是因為選手對動作、球拍等的了解,才能超水平打出。下邊我們來聽聽職業選手們對於這一感覺都有些什麼看法。

球手發言:

劉詩雯:感覺球在膠皮上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停留時間越長摩擦就越深,而且手感也更好,控制起來也更容易。尤其是在主動發力的時候,比如說拉沖,這種感覺更加明顯。擊出的球速度也會快,充分借到了底板的力量。

陳玘:就像膠皮和海綿吃住了球,吃得越深控制力越強。這個過程越長,手上的感覺就越好,也更利於主動發力,而且擊球速度更快,旋轉更強。實際上是整個球拍發生了一個形變吧,包括底板和海綿、膠皮在內,海綿和膠皮裹住了球的感覺。裹得時間越長、吃球吃得越深,手上就越有底。

周雨:我覺得底板稍微有點停球的感覺,因為底板和海綿與球接觸的時候,手上會產生摩擦的感覺。發力撞擊之後,海綿會有一個先摩擦球然後再彈出去的過程。拉球時,力量差不多用到七成以上的時候,會有這種感覺。希望底板能有吃住球的感覺,跟自己發力的時間節奏比較舒服、比較搭調。

底板的力對於這個觸感,更多的是要自己個人的程度來劃分,參考的話就是每分鐘正手對攻七十板左右,基本上對於自己的球拍已經很熟悉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長期的練習結果,也就意味著球友們不能長時間的丟下球拍,等到再拿起來,可能之前打透的也會再找不到感覺。

在日常怎麼樣的練習才能更快的幫助我們達成這一目標呢。以正手攻球為例,要用腰帶動小臂,也可以稱之為「鞭打式發力」,讓球拍和人合二為一,不要讓小臂收太多,體會基礎的撞擊感,感受吃球。同時也要控制動作幅度,腰髖轉動也不要太大,感受撞球的同時,也要給下一板銜接做鋪墊,不然就會「偏科」。通過動圖我們也能看到,這些職業選手的練球動作都不太大,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點。

看視頻學技術公眾號內輸入:「正手攻球」 「反手撥球」 「直拍橫打」 「擺短」 「 挑打」 「發球」 「暴沖弧圈球」 「張繼科拉弧圈球」 「馬龍發球」 「王皓直拍橫打」 「馬琳推擋」 ...

更多原創教學請關注乒乓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乒乓生活 的精彩文章:

練習發球的幾點注意事項
許昕拼盡全力,無奈小胖實在太強!-附精彩視頻

TAG:乒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