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義眠老街,七狸鎮龍脈

五義眠老街,七狸鎮龍脈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中稱蘇州閶門、山塘一帶為:

「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山塘街是典型的蘇州巷街特點——

房子巷道隨著河流延伸

一面臨河,另一面沿街

有橋跨樓,有樓過街

商家住戶,鱗次櫛比,朱欄層樓,柳絮笙歌

明清時期,河道中遊船貨船往來穿梭

一個個碼頭,一個個會館

戲台上吳語咿呀~

街道上才子佳人款款而行

有歌曰: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

泉州會館

廣東會館(山塘街88號附近岡州會館)

蘇州商會博物館(山塘街192號原汀州會館)

唐朝時期,虎丘和蘇州古城交通不便,易致水災

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的時候組織百姓開鑿水道,從虎丘通向古城,堆泥成堤,名「白堤」

時光隨水流,白堤成了街道

歷史在這裡流淌成一道斑斕的河

山塘街留有白公祠(山塘街18號)

傳說七里山塘,本應是「七狸山塘」。

舊傳朱元璋稱帝後對曾經是張士誠根據地的蘇州很是放心不下,派劉伯溫過來視察。

劉伯溫在蘇州走到山塘街見山塘河卧在白堤旁,狀如卧龍,擔心這裡出真龍天子,爭朱家江山。便施了法術,設置了7隻石狸鎮在山塘街上。

分別是————

山塘橋畔為美仁狸,

通貴橋畔為通貴狸,

星橋畔為文星狸,

彩雲橋畔為彩雲狸,

青山橋畔為海涌狸,

西山廟橋畔為分水狸,

普濟橋畔為白公狸。

傳說七狸有千斤巨鎖之功,能牢固地永久鎖住龍身,朱明江山就可江山永固了。

現在在山塘街還可以看到那七隻石狸,看成色,應該是後來新建的。

一 山塘橋畔 美仁狸,象徵優雅

通貴橋畔通貴狸象徵富貴

很受人歡迎,人們來沾貴氣,頭被摸得比較光滑

三 星橋畔文星狸 象徵學識

菜場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頗有老蘇州的氣息

文星狸躲在商店的門板後面,老闆打烊後才能看見

像學識總是在人看不見的地方獨自存在著

四 彩雲橋彩雲狸象徵幸福

五 普濟橋畔白公狸象徵健康

六 望山橋畔 海涌狸象徵緣分

七 西山廟橋畔 分水狸象徵機遇。

位置最偏遠的了,被雜草圍繞著,就像是機遇一樣,不是隨便就可以遇到

七隻石狸還在山塘街上鎮守著龍脈,給人們祝福,而朱氏江山早已經成為歷史。

在山塘街上祠堂會所很多,展示著舊時的繁華,和物是人非

而其中貝家祠堂展示的卻是家族傳承,生生不息。

蘇州貝家可能是中國唯一的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

貝律銘家的祠堂(山塘街603號)

江南富饒,沈萬三富可敵國輝煌一時

紅樓夢有: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權傾一時,富貴卻如紅樓一夢,轉眼成空。

故有「富不過三代」一說

而著名的建築師貝聿銘所在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經歷過數次戰亂一直是顯赫的家族。

貝家從元末時候遷居到蘇州,做醫藥起家,乾隆年間已經是蘇州四富之一

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是當時著名的"金融大亨",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還協助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國旅行社。

而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承襲父業,更加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同時還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

貝聿銘的叔祖父重金買下了獅子林,作為貝家老宅。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在蘇州都會住在獅子林。

貝聿銘少年時在蘇州獅子林留影

蘇州流傳了一個傳說,在清康熙初年,仙童劉海在貝家井裡用金錢掉起了三足蟾蜍,高興的說:「它逃走多年,終於找到了!」為了報答貝家幫助他找到三足金蟾的恩情,劉海問貝老爺有什麼心愿。貝老爺說「我們做生意人家,豈有什麼妄想,只要子孫後代能圖個溫飽悠久足夠了。 」劉海說那容易,就指了一塊地,點為他家的墓穴,「故其家至今饒裕不乏,其墳號仙人墳。」

傳說無法探究,貝氏家族一直秉承著"詩書傳家,樂善好施"的家訓,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1922年起連任蘇州總商會會長7年,先後發起募捐巨款開闢了從閶門到虎丘的馬路,時稱"新馬路",擔任過吳縣救火會會長,博習醫院、振華女子中學董事等,對蘇州經濟發展和公益事業建樹頗多。

解放前夕,孔祥熙一人就捲走了一億三千萬美元,而貝聿銘的父親身為中銀總裁的貝祖詒遠走美國之時卻沒拿走一分公款。

這些優秀的品質,都是這個家族能夠十幾代財富傳承不斷的原因。

蘇州在現代人的印象了是吳儂軟語,小家碧玉的形象。在明朝時期五個人的慷慨赴死給這個城市留下了錚錚鐵骨的一面。

五人墓山塘街775號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賢專權,閹黨當政。他們網羅黨羽,排斥異己,殺戮大臣,欺壓人民。當時以江南士大夫為首的東林黨人,主張開放言路,改良政治。他們多次上疏彈劾魏忠賢,鬥爭非常激烈。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對東林黨人進行殘酷迫害,周順昌由於對路過的東林黨人倍加禮遇,而受到魏忠賢仇視,天啟六年(1626),魏忠賢派爪牙到蘇州逮捕周順昌,蘇州市民群情激憤,奮起反抗,發生暴動。

事後,閹黨人士大範圍搜捕暴動市民,商人顏佩韋等五人為了保護群眾,挺身投案,英勇就義。

為了紀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蘇州人民把他們合葬在虎丘山前面山塘街,稱為「五人之墓」。

槳過水留,河水悠悠

舊時舊事若倒影,在河畔恍恍惚惚

熙熙攘攘,鼎沸的人群里,吳儂軟語繼續著今天的生活

泡一壺綠茶,看歷史在身邊流淌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吾物吾家 的精彩文章:

TAG:吾物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