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宿松的家長們醒醒吧!這不是愛

宿松的家長們醒醒吧!這不是愛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有很多人貼合體會讓他像「小皇帝」一樣

小提示

理性懲罰(如果孩子還繼續耍無賴,父母可採取「冷三分鐘」的辦法。這三分鐘不看,不說)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小提示

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滿足,要分清對與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要求,不能答應。孩子一旦哭鬧,千萬不可打罵,就耐心給孩子講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動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予以開導

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遊盪盪,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小提示

教育不能光說不練,要利用一切場合和機會進行有意識地培養

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小提示

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僅導致孩子的依賴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成自私貪心的惡習

包辦代替

由於家長的溺愛,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小提示

大人不強逼他去做,也不包攬。因為這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的「獨立行為」。而沒有獨特行為的人,怎麼會有創造性呢?

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小提示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長對孩子悉心培育、滿懷期待是無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度」 父母越呵護,孩子越逆反

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

小提示

孩子要「摔打著養活」,放開束縛孩子的手,讓他有能力依靠自己健康地成長

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小提示

教育子女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事情,要有長期的計劃和短期的安排。同時,還要注意耐心細緻,具體周到

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小提示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 教育孩子的六種錯誤態度

以上9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佔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科學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造成後果

從家庭來講

不懂父母的心思.不理解父母為你所做的一切.目中無人,認為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獨苗,恃寵而驕.將來步入社會的時候,四處碰壁後一蹶不振.處處都覺得很難,壓力很大

從愛情和友情來講

不會珍惜愛人和朋友感情.認為戀人(朋友)對你所做所為都是理所應當.因為從小就是在溺愛中長大.輕則好朋友很少.愛情不如意.重則是眾叛親離.

當然,如果是個聰明人的話,只要努力剋制改變自己的缺點.成功也很容易.畢竟人都習慣性格脾氣都是慢慢養成的.改也一樣

和我交流宿松最有BIG的idea

成為MC運營一員

加入我們

還有

這些超有顏值高的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宿松網 的精彩文章:

TAG:宿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