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看懂諾蘭和《敦刻爾克》

看懂諾蘭和《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既不是神作,也不是爛片。看後既不會太失望,也沒有太大驚喜。它無非是另一部典型的諾蘭電影而已。

諾蘭是什麼樣的導演?他並不是那種才情橫溢的藝術導演,也不是深沉凝重的思想大師,他是一個技術極其純熟的主流電影導演,手法工整又時常有一些奇思妙想。

諾蘭知道大眾想要什麼,也不吝於給他們想要的。只是在給的同時,他會運用他的技術和工藝,跟觀眾玩一點小小的心理遊戲。

所以我們會被《致命魔術》《蝙蝠俠》緊緊抓住,又會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著實燒一下腦。諾蘭自稱是一個擁有「奇思」的人,但他並不是思想的真正的原創者。比起斯坦利·庫布利克和大衛·林奇這樣真正的大神,諾蘭,還只能算是一個工匠而已。

但這並不是貶低諾蘭。如果你看過他早期的《追隨》《記憶碎片》,你會知道他內心對電影的追求,但他並沒有將自已的追求凌駕於觀眾之上。在他後面更為成熟和成功的作品中,諾蘭懂得在大眾的趣味和他的電影理想中找到一種平衡,從而形成自已的風格。

諾蘭從於主流,同時又能引導主流。他讓眾多電影觀眾接觸到全新的電影語言和技術,激發他們試圖理解那些高智商主題,這就是他的造化。

只有了解這樣一個諾蘭,才能看懂他的《敦刻爾克》。

嚴格説《敦刻爾克》並不是一部史詩片,不是一部「全景式」戰爭電影。諾蘭面對的是受過教育的西方觀眾,敦刻爾克大撤退早已存在於他們的知識體系中,諾蘭不需要搬出希特勒或丘吉爾來交待歷史背景和敦刻爾克的來龍去脈(實際上只要出現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這部電影就會完全毀於一旦)。

所以如果你如果不知道敦刻爾克是怎麼回事,希望從電影里上一堂歷史課的話,建議你去找紀錄片看。這種片子太多,不需要諾蘭再來「重現」一回歷史。

實際上關於二戰的電影早已汗牛充棟,關於戰爭中的英雄主義和人性光輝的電影,也一直不絕於眼。諾蘭不會有興趣再拍這樣一部電影,他想要「重現」的是戰爭中的人,而且要找到一種不同的敘事手法。

這就是《敦刻爾克》的基本立意:戰爭是個人的,戰爭是主觀的,戰爭是混亂不堪的。

於是才能理解《敦刻爾克》的基本格局:33萬人的大撤退的千軍萬馬大場面並不是他關心的,他關心的是普通的士兵和平面在那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是如何的感受。

但即使是這樣,同類的電影也非常的多。諾蘭於是祭出他的「技術主義」大旗,以非線性結構組織整個電影的敘事。

於是才有「一周、一日、一小時」三段故事的交叉混剪。我猜想「時間」一直是諾蘭始終著迷的東西,這一次他不能像《盜夢》或《星際》那樣玩宏大的時間遊戲,但他還是要打亂觀眾習以為常的時間線定勢,與觀眾繼續玩關於「時間」的心理遊戲。

海灘上的一周,救援小船的一日,以及噴火戰機的一小時,是發生在三個時間長度里的三段故事,諾蘭硬生生地將它們切碎了組合在102分鐘里,於是你看著看著就覺得:不對啊,這時間跳了啊。

諾蘭的確就像手裡掌控著時間轉鈕的大神,隨意轉動,打亂平滑勻速的時間線,帶觀眾在幾個相互重疊的故事間穿插跳躍,結果同一個事件,例如驅逐艦被炸、德國飛機被擊中等等,會以不同視角反覆出現。

是的,「視角」,正是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最有意義的探索。例如德國飛機在投彈最後一刻被奔火戰機擊中,這樣一個視角從噴火戰機、救援船和海里掙扎的士兵三個角度看,感受卻是完全不同。也許諾蘭相信敦刻爾克的每一秒鐘都太有意義,每一個參與者的每一種視角都值得回顧。

時間線的錯亂和多視角的雜陳,既不斷營造緊張懸疑的氣氛,同時也不斷輸出一種混亂的觀感,所幸這不是諾蘭的自我陶醉,也不全然是導演與觀眾的貓鼠遊戲。在驚恐萬狀的敦刻爾克,一切都是混亂不堪的。也許只有親歷戰爭的人才會知道,戰爭本來就是混亂不堪的。

在這裡,諾蘭所營造的「形式」,的確還是服從於「主題」這個東西的。

實際上諾蘭從來都是一個「克制」的導演,他從不為了形式而形式,他的技術主義,後面多少都會有一個purpose.

但《敦刻爾克》的剋制走到結尾時多少有點鬆懈,英雄主義的意圖還是有點過於圖窮匕首現。湯姆·哈迪飾演的飛行員本已耗光了燃油,卻生生還能再擊落一架德國飛機;他飛過海灘上歡呼的英國士兵,平穩降落在海灘上,從容地點燃自已的戰機,帥帥地在一片烈火中走開,卻發現自已已身險德軍的包圍。

這一節在時空上的合理性實在令人有點存疑,但即使是合理,其實也不需要做這樣的處理。實際上烈火背景前湯姆·哈迪的剪影那個鏡頭,可以説是全片最大的敗筆。

其他敗筆其實也不少--- 比如大量不符合時代背景的民間船隻,還有英國海軍指揮官在看到大批這些船(其實畫面上也不是很多)抵達時濕潤了的眼眶。我自已最「跳戲」的時刻,是在士兵們回到祖國,坐進火車裡的時,我們看到的儼然不是1940年的老式火車,而是今天倫敦的地鐵車廂。

因為一塊火車座椅的絨面而被人看出破綻,其實並不值當。但瑕不掩瑜,《敦刻爾克》還是有不錯的成就,只是需要了解諾蘭,客觀地看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 的精彩文章:

《戰狼2》最大贏家不是吳京,這個人賺了50億!
北美票房綜述:《小丑回魂》破紀錄奪冠-09.10
午夜場:影君子
文投控股擬收購海潤影視,助孫儷2億「圓夢」打造「文化級航母」?

TAG: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