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大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中國19年培育出超級水稻,日本30年沒實現!

重大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中國19年培育出超級水稻,日本30年沒實現!

水稻作為東亞地區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具有豐富悠久的栽培種植歷史。目前水稻大約佔中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由此可見這一物種對我國人民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其中在一塊田裡種植早、晚雙季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

雙季稻的出現充分利用了自然與人力資源,極大增加了糧食產量。近年來作為我國雙季稻主要產區的江西省,因為大力推廣雙季超級稻,糧食獲得更大豐收!

所謂超級雙季稻,是江西農業大學近年來研製成功的水稻新品種:五豐優T025。位於江西撫州東鄉區的農民張得修因為種植這種水稻而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於是由去年嘗試種植5畝而一下子增加到今年的百畝。

據介紹,普通水稻5畝產量平均在4500斤左右,而試種的5畝雙季超級稻產量則接近7000斤,足足超了2000多斤。種植這種超級雙季稻,其平均畝產比普通水稻產量要高出500斤左右。

普通水稻都有倒伏的情況出現,導致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明顯降低,收穫困難。一般的水稻倒伏率是60%—70%,而超級雙季稻則一般為20%—30%左右,因此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更適合大規模種植、管理。普通水稻收貨時遇到倒伏的情況一般需要增加機械和人手,額外增加了很多成本投入,每畝地需要花上200塊錢。但種植超級雙季稻後,每畝只需要70塊錢投入即可,大大節省了投入時間和成本。

種植了這種超級雙季稻後,經濟效益具有很明顯的提高。按照每斤大米1.2元的價格計算,扣除100元左右的種子成本,每畝地可以增收四百多塊錢。不僅如此,與普通稻相比,這種超級稻口感很好,通過品嘗得知,比普通稻更軟更香。

據統計,江西雙季超級稻在湖南、湖北、廣西、廣東等南方諸省累計推廣7178.7萬畝,新增稻穀43.44億公斤,新增社會經濟效益97.76億元,為中國農業現代化作出突出貢獻!

實際上,過去三十多年來,很多國家和科研機構都在著手水稻超高產育種的研究工作。日本早在1981年開展了水稻超高產育種,計劃在15年內把水稻產量提高50%;國際水稻研究所於1989年也啟動了「超級稻」育種計劃,但都沒有如期實現目標。

那麼位於南昌的江西農業大學又是如何實現超級稻的培育目標呢?

緊靠江西農大校園有一片佔地60多畝的試驗田,擁有數萬種品系的水稻。來自農學院的周老師正帶領同學們進行水稻母本的雜交配組,尋找最優的雜交組合,並利用雜種優勢,實現優質、抗性、圍產的目標。

江西農大從19前年開始,就是利用不同品類、擁有不同優勢和劣勢的水稻進行雜交配組,培育出集各方所長的超級雜交水稻,並在此基礎上培育出超級雙季稻。1996年我國提出超級稻育種計劃,江西農大開始著手培育雙季超級稻品種,從1998年開始進行農田培育試驗。

面對我國人多地少,人口壓力不斷加大而耕地面積不變甚至不斷縮小的嚴峻現實,要養活更多人只能增加農業糧食單產量。江西農大在培育超級雙季稻的過程中,開始因沒有自己的試驗田吃了許多的苦頭,直到2007年自國家支持下才在海南獲得一片試驗田。針對長江中下游雙季稻區的氣候特點和生產需求,江西農業大學於2000年提出「性狀機能協調型」雙季稻育種技術體系,為雙季稻的培育提供了理論指導。

經過日復一日的雜交配組,2006年,江西農大選育出了江西省第一個超級稻品種。2010年選育出的五豐優T025雙季稻連續五年成為江西省最受歡迎的水稻品種。江西農大副校長賀浩華主持的「江西雙季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獲得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隨著分子標記技術的發展,江西農大已經從單一的傳統育種方法,走向傳統加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相結合的道路。

糧食安全事關國家興衰存亡!保護好糧食安全,不僅要努力提高單產,還必須通過科技創新為農業安全和效益保駕護航!未來華工啟明星希望有越來越的農業科技成果脫穎而出,為糧食安全和科技創新型強國目標奠定基礎!

華工啟明星歡迎各位交流合作

2017 華工啟明星 保留所有權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趣天地 的精彩文章:

國家非遺唯一需要火藥的保護項目,全國就泰順獨有,保證你沒看過!
這裡每天平均誕生9家公司、10項發明專利,十幾年前還是一片農田!
推動中國航天科技進步,未來需要更多下一代創新人才!
家長請注意:「電人玩具」 很危險,請看好您孩子!
父子一場,最悲傷的卻是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TAG:創趣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