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和軍人深情告別三胞胎女兒走紅:我是個不合格的爸爸

維和軍人深情告別三胞胎女兒走紅:我是個不合格的爸爸

圖據微信公眾號「解放軍報記者部」

這是劉曦有生以來,最難的一次道別。

距離成都一萬公里外的剛果(金),醫療維和任務在等待他和戰友們。9月11日上午,劉曦踏上離家的路,於當地時間9月13日上午抵達維和任務區。

跟不滿2歲的三胞胎女兒道別,劉曦帶著惦念和記掛出發。他承諾妻子每天用手機轉給她1元錢,等她收到365元時,人就回來了。

這定是劉曦有生以來,最思念家鄉的一次遠行。

9月12日,劉曦的三胞胎女兒在家。

道別

爸爸要去非洲維和

「瞞了半年才告訴家人」

毫無二致的三張面孔熟睡著,劉曦的吻留在她們的額頭上,退出門外,他不住朝里張望,目光不忍離開。三個月前已經知曉的離別,到了眼下,就像發酵的烈酒,直衝鼻頭,惹得人想流淚。

千言萬語湧上心頭,最後只化作一句輕喃的「再見」,妻子魏來堅持笑著,送劉曦出家門,進電梯,離開小區,直到背影消失在視線中。

劉曦的離家,第一次如此難分難捨。看了看手臂上的五星紅旗和醫療救護紅十字標誌,他整頓情緒,從與家人的離別中抽離出來,打電話聯繫出發事宜,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肩膀上的三個五角星被陽光照得發亮,像三個女兒在劉曦心裡那樣,他要帶著她們前往非洲中部。

9月11日早上11時許,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成都總醫院醫護人員組成的第21批赴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準時從成都火車北站出發,隊長劉曦站在車窗內側揮手,有隊員用簽字筆寫出「我們等你們」的字樣,貼在窗戶上給車外人看。呼哧的聲音響起,車輪緩緩轉動,送行的人在身後漸漸遠去,前方是為期一年的醫療維和任務。

「43人組成的醫療團隊分兩批前往剛果(金),我們是第一批,第二批17號從成都出發。」 說起工作,離別的憂傷淡出劉曦的眼眸,「在剛果(金)的維和任務區,我們要組建一所50張床位的維和二級醫院,擔負聯合國駐剛果(金)臨時部隊的醫療救助任務和必要的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以及戰時應急救療等。大約覆蓋6000人。」

劉曦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介紹自己的團隊,「我們用了2個月做準備,完成物資籌措,進行了外事禮儀和公共英語等學習。」其中,長達1個月的封閉式訓練,將戰場救治能力、野戰生存能力和安全防衛能力等作為教學重點。

車窗外的房屋飛快向後跑去,隊員間慢慢沒了聲音,各自回味著與家人的道別。早在今年初,劉曦心裡已經有譜,他必定是此次執行任務的人選,卻一直強忍著沒向家裡透露半點風聲。「不敢說,也不知道怎麼開口。」他難以給家人留太長的離別緩衝期。

直到出發前的集訓通知下來,劉曦實在瞞不住了。「他是6月告訴我的。」在妻子魏來的記憶里,她得知要分別一年的消息,比丈夫晚了大半年。

幸福

同卵三胞胎女兒到來

「我是個不合格的爸爸」

能把離別的話說出口,劉曦煞費苦心用了「計」。

他裝著事不關己的樣子告訴魏來維和的事,強調「單位同事都爭搶著報名去」,這時妻子發話了,「大家都去?那你為什麼不去啊,也該去啊」。有了魏來這句話,劉曦再娓娓道清自己的任務。「如此一來,她的接受度更高。」

然而,承認事實與接受現實之間的差距,終究是從眼淚中找補了回來。思量過維和任務區的戰亂風險,細想過要離家萬里整整一年,夫妻倆抱在一起哭了。「我主要還是擔心他的安全」,「她一個人在家照顧三個女兒,我於心難安」,兩人各有心思。

瞄了眼壁鍾,魏來看到了女兒該吃午飯的時間,也看到了劉曦的行程,思緒跟著而去,「這個時候應該到德陽了吧。」根據安排,第21批赴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先在甘肅蘭州同其他維和力量匯合,9月12日晚從蘭州飛往剛果(金)。

女兒的咿呀聲把走神的魏來喚了回來,她趕快過去親昵著孩子。三個1歲8個月大的三胞胎女兒,是劉曦最難割捨的牽掛,他不舍女兒的成長,更憂心妻子的操勞。「為了孩子,她犧牲和付出太多。」

2015年初,魏來懷孕了。對夫妻倆來說,孩子來得挺「意外」,「那陣子對懷孩子並沒有想法。」魏來說,第一次正式到醫院做產檢是懷孕3個月時,「居然查出是三胞胎,而且是同卵三胞胎。」自然受孕後受精卵二次分裂時產生同卵三胞胎,可查數據顯示這樣的概率只有2億分之一。

當旁人感嘆緣分奇妙,同月同日生的夫妻,能同時與三個小生命走在一起時,魏來和劉曦卻被嚇壞了,「因為醫生說三胞胎的風險很大,譬如大出血,嚴重的話甚至會切除子宮之類。」醫生給出建議,最好採取人工干預手段減胎。

女人陷入兩難,她既不忍心傷害肚子里的小生命,卻著實害怕不測,「一旦失敗,也許就終身不孕了。」沒人能幫魏來拿決定,只有劉曦站了出來,「要,三個都要。」那時,他這樣告訴魏來,「不用怕,如果這次保不住,沒關係,我們以後永遠不要孩子了,只要有你在就好,我陪你到老。」這番話像一陣強心劑,給魏來莫大的勇氣,她下定決心不減胎。

魏來殊死一搏,最終贏得三個健康的女寶寶,劉曦取名「浣溪沙」,因為是同卵三胞胎,三個女兒體貌一模一樣,連父母區分她們都只能靠看眼神,「只有眼神不一樣」。如今,咿呀學語的三個孩子已經會叫著爸爸,衝進劉曦懷裡爭寵,也能爭先恐後給爸爸提皮鞋換拖鞋,慷慨光陰荏苒之時,劉曦給自己評分,「我是個不合格的爸爸,對家庭虧欠太多。」

諾言

一年時間不能回家

「我每天轉給你1元錢」

「他是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最有擔當的人,把家裡照顧得很。」到了魏來這裡,劉曦卻有說不完的好,「家裡的水電氣費、物管費之類,他都辦得妥妥的,哪怕出差在外地,也會用手機支付。」

魏來嘴裡,這個男人愛家。劉曦很忙,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他再晚都要回家,睡不到7點鐘,又悄悄起床上班去了。」其實,加班後單位有住宿,但劉曦心甘情願花1個多小時往返家中,哪怕回家僅僅是睡過三四個鐘頭,和家人並無太多交集。

或許是對家的依戀,又或許是對家的保護,劉曦樂此不疲,讓人想起他帶孩子出門也會玩「戰術」一樣,他時刻護著她們。說來有趣,體貌特徵一模一樣的三胞胎女兒本是最美的風景線,出現在任何地方都會招來艷羨的目光,可是劉曦帶她們外出時卻儘可能輪著來,「尤其去商場之類的,一次最多帶兩個孩子。」他說不願意孩子過多引人側目,被驚喜的路人指指點點,「我知道別人沒有任何惡意,就怕孩子還不會理解。」

「看來他心思細膩,估計也很浪漫吧?」「不不不,」魏來靦腆而笑,「我倆之間,他沒有做過什麼浪漫的事情,連結婚都是臨時起意,去領的結婚證。」臨去非洲維和,劉曦卻做了件浪漫至極的事,他向魏來許下約定,「我會每天用微信給你轉1元錢,等你收到365元的時候,我就回來了。」為了這個約定,魏來已經清空了微信零錢包,從零開始,等待零錢的數值一天天直至變成365。

9月12日,劉曦可愛的三胞胎女兒正在吃飯。

使命

兩次參加維和任務

「成為軍人是一生所願」

9月12日晚上,劉曦出現在魏來的手機中,用幾張照片,他再次向她道別。蘭州機場出發大廳,迷彩服、維和帽和肩章,還有鮮紅的綬帶,是維和軍人留在祖國的紀念,是今後一年劉曦與家最近的距離,魏來沒忍住,任憑眼淚模糊視線。

劉曦沒來得及熨燙妻子褶皺的心情,轉頭又張羅工作去了。忙碌,常常讓他無暇顧及情緒,別離的惆悵、維和的風險、思念的折磨,統統沒有時間琢磨,似乎也無意考量,「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任何時候,任何時刻,都要做到聽從指揮,令行禁止。」

劉曦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強調,「不止我一個人,前去執行維和任務的戰友,身後都有一個家庭,有戰友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更小。」

軍人的氣質寫在劉曦臉上,刻在魏來心裡。「非常非常非常愛他的工作,」她用了儘可能多的詞來強調,「他從小的志向,就是做一名行醫的軍人。」劉曦對工作近乎狂熱的喜愛,打從心底感染魏來,她願意當賢內助包容和支持他的工作,也享受迷妹對偶像的崇拜。

距離劉曦上一次參加醫療維和任務,已經時隔6年。那一年,剛從黎巴嫩維和任務區淬鍊回來,劉曦便成功吸引魏來,兩人走到一起。

「了無牽掛者,忘生;心有所愛者,忘死」,兒女情長的小愛和兼濟天下的大愛裝在劉曦心中,剛果(金)維和任務區內,他將為家人保重身體,為國家揮灑血汗。

當地時間9月13日上午,劉曦抵達剛果(金)維和任務區,魏來的微信零錢包里,第1塊錢到賬。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攝影 雷遠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可穿透紙杯的牙籤弩仍在市場流通 店家疑似只賣給小孩
小熊貓與遊客親密照走紅引質疑 景區回應:照片並非在園區拍攝
考古學者反駁「考古=官方盜墓」:都怪盜墓小說太流行
美媒:白宮助理們認為特朗普「已瘋」,常威脅要踢人屁股
涼山偽慈善直播事件 兩名主播分別獲刑三年八個月、三年六個月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