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大寶和二寶
長江日報 賈代騰飛 攝影
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長達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結束。今年是全面開放二孩的第三個年頭,不少家庭選擇了再孕育一個孩子。
養育二孩絕不是「多添一雙筷子」這麼簡單,當愛需要被分享和再分配時,大寶和二寶之間的關係則更要家長的調解和引導。
記者走進了五個二孩家庭,發現沒有想像中的雞飛狗跳,但也並非波瀾不驚。嫉妒心和佔有慾是人之天性,要接納老大可能的壞情緒。儘管現實的雜音,或多或少,有意無意會鑽進孩子耳朵,但孩子內心世界的底色,終究還是純凈的,孩子之間總有一段磨合期。
少拿孩子做比較,讓大寶多參與二寶的成長中,因為愛不能對比,愛需要傳遞。
家有兒和女,血脈總相親。
闞文傑11歲 弟弟2歲
「一直期待媽媽給我生個妹妹,沒想到是個男生,好在他很胖,還是很可愛的。」每天放學一回家,弟弟就幫他開門,拿出小人書讓她讀。「不過讀不了3分鐘他就跑了。」
父母不在家時,闞文傑儼然一副家長的模樣。上周六,弟弟忽然發燒,闞文傑一個人照顧弟弟,給他沖葯,幫他蓋被子捂汗。每隔一小時,她都守著給弟弟量一次體溫,直到當天下午,弟弟退燒她才鬆口氣。
衛紫薇 11歲 妹妹3個月
自從有了妹妹,她經常攛掇同桌回家也要爸媽再生一個,因為妹妹實在是太可愛了。
衛紫薇 11歲 妹妹3個月
妹妹剛出生時,衛紫雯很不開心,因為媽媽要照顧妹妹,明顯冷落了她。但沒過多久,但衛紫薇第一次抱起妹妹,妹妹軟綿綿的小手抓住她的手時,這點不高興就煙消雲散了。
衛紫薇 11歲 妹妹3個月
現在每天放學回到家,她都要先把妹妹抱起來親一親,再去寫作業。
吳欣茹 7歲 弟弟2歲
有好吃的,吳欣茹會首先想到弟弟。
吳欣茹 7歲 弟弟2歲
吳欣茹家裡開了一間小賣部,弟弟沒出生時,她「獨霸」整個小店。得知媽媽懷了弟弟時,吳欣茹很不開心,因為鄰居跟她開玩笑說,會有人來跟你搶零食。媽媽笑著開導欣茹,以後家裡多了一個親人,才更有力量來守護這個家啊。
吳欣茹 7歲 弟弟2歲
吳欣茹經常帶著弟弟在鄰居家玩,弟弟睡著後,她就一個人把弟弟抱回家。「我5歲就抱得動弟弟,如今7歲更抱得動。」儘管弟弟已有24斤,吳欣茹還是天天抱他。
劉紫薇 11歲 弟弟1歲半
弟弟1歲3個月時,第一次叫她姐姐。劉紫薇記得,那天弟弟躺在床上玩,她遞給他一個玩具,弟弟突然抬頭喊了她一聲「姐姐」。
劉紫薇 11歲 弟弟1歲半
自從得知媽媽肚子里有個寶寶,劉紫薇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趴在媽媽肚皮上聽一聽。弟弟出生後,她最喜歡給弟弟放《街舞少年》,讓弟弟跟著擺動。
潘俊爽11歲 弟弟3歲
放學後,潘俊爽陪著弟弟在巷子里玩耍,父親潘時松每每看到此情,都覺得心裡熱乎乎的,希望兄弟倆能結伴同行,茁壯成長。
潘俊爽11歲 弟弟3歲
潘俊爽的父親是汽車修理工,母親賣早點,起早貪黑忙工作,家裡經常只有兄弟二人。潘俊爽性格靦腆,弟弟開朗活潑,所以得無時無刻不看著弟弟。
潘俊爽11歲 弟弟3歲
前段時間,家裡來了同學做客,在喝肉丸湯時,潘俊爽一時疏忽,弟弟把滾燙的湯水潑在了身上,連夜送往醫院。看著弟弟難受的樣子,潘俊爽十分自責,「今後我一定要好好保護弟弟,不再讓他受傷。」
點擊展開全文


TAG:長江日報影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