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小孩童
他們拿起亮晶晶的小燈,就在黑暗裡用力舞動,在他們眼裡,看到流星划過天際,看到三體出現在蒼穹。在我們眼裡,是好奇地等待有人冒險打開潘多拉的盒子,看到光怪宇宙經轉流年。
一次時尚前衛的光影繪畫實驗,背景是令美國人民寵愛的抽象派藝術大師波洛克的「滴畫」。哦不,這些滴畫是他們受波洛克的啟發而來的自己的原創作品。
從8月到9月,他們,這33個小夥伴,在薄物美術館裡悄然進行了第一次新鮮的藝術實驗。
有人問,你們薄物美術館就教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沒有「正經」的畫畫那些課嗎?
答:非也,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就是我們課程的一部分,是常規藝術課程的延伸,它包含構圖、線條、色彩……。而我們的常規課程就分布在基礎美育課的不同年齡段中,包含大家認為「這才是美術課」的素描、寫生、油畫、國畫等,也包括雕塑、手工等豐富材料的藝術實踐課程等。
真正的藝術大師決不只會畫畫,真正好玩的人生不只有一種趣味。黃永玉決不只會版畫,崔健決不只會小號。而那些深之又深,專之又專的畫家、雕塑家、風箏第N代傳人,他們也是「多功能」的葫蘆娃。
我說你不信,看看畢加索。
下面這些作品,是畢加索年近七旬時發展出的新愛好,創作出的新作品。叫做——光影繪畫。
這是畢加索開始光影繪畫的靈感來源。他的攝影師朋友Mili將兩個小手電筒裝在一位滑冰運動員的冰鞋上,隨著她的動作變化,兩條美妙的光影被相機記錄下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和心靈)。假如畢加索說,這是什麼玩意兒?那我們今天就可能沒有這麼奇妙的藝術形式玩了。
所以,小60年前,這位藝術大師爺爺就率先玩起了令他著迷的光影畫。(贊他的攝影師)
這個偉大的藝術大師年老時尤其傾慕東方文化,瞧出來了嗎?
我說你不信,看看波洛克。
波洛克是畢加索的粉絲,看他的畫就知道,同樣超現實、抽象的表現風格。波洛克認為內在的世界大於圖解現實。
你別想在這幅叫《茶杯》的畫里找到你認識的那些茶杯
而「滴畫」點亮了波洛克多彩藝術人生的另一顆星辰。這一幅滴畫叫《還是無名》。所以,關掉一切具象的思考,打開想像的翅膀想像你看到的任何吧。
這幅叫 《眼睛》,eyes on me.
滴畫的波洛克先生。
畢加索在空氣中畫畫,波洛克在畫布上畫畫。他們不追求「像」,追求情感的表達,不在意評價,「忘掉你的天才、才幹和其他人的才幹」,始終在藝術和創作的本身。所以,他們是大師。他們都像孩子一樣創作。
孩子們則像大師一樣創作。
未完待續,明天孩子見。


TAG:薄物美術館 |